▲ 紫晶存储市场总监江子山
光存储由来已久,最早的时候光存储技术多用于影音娱乐场景,产品形态包括CD、DVD光盘等。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影音信息更多上传到了网络上,该领域的光存储需求大大降低;但在数字智能的时代中,数据正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冷热数据分层存储需求,为光存储带来了更广阔的行业空间。
一增一减间,光存储的应用场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技术改进与迭代,光存储技术在数据中心等行业应用场景中再度发挥价值,而紫晶存储就是推动光存储再度发挥价值的重要一员。
紫晶存储成立于 2010 年,是国内领先的光存储供应商,针对海量温冷数据管理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 紫晶存储参展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注:按照被访问频率从高到低,存储数据可分为热数据、温数据、冷数据:经常被访问的称为热数据,较少被访问的数据称为冷数据,处于中间状态的称为温数据。)
江子山表示,光存储作为冷温数据存储方式有三大优势:
一是实现数据存储安全。在数据存储时候,光存储是将数据经过一次读写后刻录光盘上的,从物理层面上来讲,这样存储的数据不会被篡改,实现了安全存储。
二是相对于其他介质存储方式,光存储长期成本更低、更稳定。一方面,光盘是由塑料片加上存储介质图层组成,材料成本不高,由于材料特性,光盘也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对温度和湿度不敏感,无需增加温度和湿度控制装备,存储成本低。
另一方面,蓝光存储寿命长,长期运维成本低。光存储对象多为温冷数据,温冷数据入库后,只有需要读取的时候才会调用出来,在保存期间只需非常低的能耗,节省数据存储能源成本。
此外,磁盘和闪盘的存储有效周期在5~10年间,5~10年后,存储的数据需要进行大规模介质更换,才能保障数据存储,带来数据存储的额外成本,但企业级的蓝光介质寿命达 50 年,除非外部机械性破坏,在存储周期内一般不需要更换。此外,相比频繁更换数据存储介质,长期稳定的光存储除了降低成本,还能大大降低数据在更换介质时造成泄露等数据安全事故的风险。
三是在数据读取设备上,光存储技术的兼容性更强。以紫晶存储为例,紫晶采用通用的蓝光数据存储介质,只要数据光盘还在用户手中,通过支持该存储协议的设备,光盘数据就能被读取出来。但对于光存储的主要竞争对手——磁带来说,其读取设备隔二代不兼容,换而言之,即使存储数据的磁带还在用户手上,但读取设备是两代之前的,数据就无法被读取。
▲ 紫晶存储主要应用市场
正是因为光存储技术在冷温数据存储领域的诸多优势,紫晶存储从蓝光介质起步,公司逐步形成“介质、设备、软件、行业解决方案”的技术及产业发展路径,专注服务于电子政务、数据灾备中心、公检法、医疗、金融、档案等多个行业,全面满足冷温数据的存储需求。
谈及公司产品形态,江子山介绍:“用我们董事长的话来讲,紫晶存储从几块钱到几亿的产品都有,几块钱的产品就是光盘,几亿则是指大型数据中心项目。”
▲ 紫晶存储光存储设备
实际上,紫晶存储的光存储领域的产品包括自产的蓝光光盘、通用光存储设备、光盘摆渡机、行业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等,全面覆盖了蓝光存储相关产业链。
江子山表示,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市场的爆发,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心市场收入占业绩比重较高,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其中解决方案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
江子山进一步解释:“紫晶存储不光是要卖光盘,也不仅仅将光存储服务器当作独立的硬件进行一次性的销售。紫晶存储是要为用户赋能,让用户存储的数据产生价值。正是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逐步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紫晶存储财报同时表现出近年来其研发支出也在不断增加。江子山透露,紫晶存储的研发支出增加源于迭代式的光介质和设备的研发布局,光存储设备和光存储介质的技术自主,是紫晶存储技术核心所在。
站在公司的角度来看,紫晶的这种技术自主的坚持在维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极具优势,使国内较为稀缺的覆盖蓝光全产业链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保持这种技术优势对市场开拓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产业的大环境来看,当前国家对IT关键领域技术自主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关键领域的海量数据长期、低成本、稳定存储的需求提升,这将进一步推动国内蓝光产业的发展。
▲ 长城紫晶数据库一体机方案合作对象
江子山表示,通过整合与众多优秀国内企业合作,紫晶存储的解决方案实现自主可控,满足某些对信息敏感的政府单位使用需求。据紫晶存储现场展示,其子公司产品——长城紫晶数据库一体机从底层芯片到管理软件的供应链合作均已实现本土化。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每日30+资讯等你来!)
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