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美两国的合作、竞争与冲突

前沿君微信:tech9999  手机:18501361766


转自: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

来源:美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图片来自互联网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 刘伟雪 张岸佳 陈培


导读

8月7日,美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题为《中国和美国:合作、竞争与冲突》实验性净评估报告。报告大量援引中美两国近年来公开发布的官方文件,提供两国关于中国发展、中美竞争的官方观点和专业数据,并结合作者观点进行分析。报告称,中国已成为经济大国,拥有持续增长的资源和不断完善的科技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的军事结构也正在演变发展,至少在亚洲地区已经可以与美国进行对比或竞争。按照目前趋势,中国有能力在未来20年内某个时间点赶上或超越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一、中美之间战略调整


报告认为,中国近年来在对美战略、中美竞争等问题上的态度,已从“强调中美合作”转变为“在竞争中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中国崛起确实对美国构成了潜在威胁,但如果双方都采取间接对抗战略,结果将非常危险。对中美两国来说,密切关注对方真实意图至关重要。目前尚不确定中美两国宏观战略和军力态势的变化是否会超越战略竞争和威慑的范畴,但是两国似乎都认为,“利用军事和经济实力来争夺相对优势”与“陷入战争”两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

特朗普上台后,陆续发布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强调在政治、经济、贸易和军事力量等战略层面与中国竞争。这两份战略文件广泛关注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日益增强的实力,尤其是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建设和行动;认为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对“日益强调竞争”负责,并指出美国寻求合作的愿望;宣称美国有必要作出响应,在整个印太地区与战略伙伴共同开展更直接的竞争和行动。

二、中国经济增长对军事建设的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军事大国的崛起,与其经济的稳步增长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现代化,军事力量的组织结构和职能作用也有所调整。因此,对中国战略的任何分析都必须首先关注中国的经济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在未来继续保持。如果中国经济未来继续取得成功,中国军队的现代化速度将在未来十年内赶上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届时中国不仅将成为一个军事超级大国,也将成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

三、经济竞争为战略利益服务


经济竞争为中国实现战略利益和目标提供了最佳途径。中国深知这一点,并且正在迅速发展。随着中国全球贸易地位的稳步上升,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这种经济活动和全球一体化的象征,寻求扩大中国对亚洲其他地区以及欧洲、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影响,提高中国海军力量、武器出口和安全纽带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新的港口和海上航线,提高其经济和战略地位。这将使中国在力量投射和军事影响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更感兴趣的似乎是扩大其经济利益和影响力,而不是建立直接的军事和战略伙伴关系。

四、中国作为军事大国的崛起


在核武器库存和运载系统方面,中国还没有与美国展开竞争。在发展和部署军事力量方面,中国的支出大约是俄罗斯的3倍,并可能在2030~2040年之间达到美国的水平。到目前为止,在先进军事技术和战术方面,中国也可能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中美俄核武器库存


中国在常规力量和武器数量等领域已经具有竞争力,尽管其在科技和系统能力方面相对落后。然而这一滞后被中国的地理优势所弥补,美国和俄罗斯面临着在亚洲投射能力不足,以及中国将政治、经济压力和影响力与其在西太平洋、亚洲和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力量相结合的问题。与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混合战行动一样,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D2)能力对美国也是一个重大挑战。

五、美军关注的关键领域


西太平洋地区以及中国在其东部大陆和南海的力量,是美国重点关注的战略问题,也是中美战略竞争的主要焦点。二战结束后,中国在东太平洋、南中国海、延伸至第二岛链的地区,不断实现军事现代化。美国密切关注中国在这些地区以及太平洋其他地区不断扩张的军事力量,及其在空中、导弹和海上行动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中国在第一、第二岛链军事力量的扩大(特别是在南中国海)、在世界各地专属经济区的行动、在其他地区稳步扩大的军事演习和军事存在共同构成美国的重点关切。反之,中国也对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力建设和现代化有所反应。

六、中、美和其他亚洲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博弈


报告指出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和中美南海竞争的关键领域。中国与邻国之间的广泛分歧,在南海和第一、第二岛链一系列新设施的出现,直接挑战了美国海军、空军和导弹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使中国对邻国具有新的重大战略影响力。

中国在有关地区的领土主张是战争、占领或落后时期的产物。当时,控制海上交通的军事能力远不发达,远海权利和经济进入边远地区的权利也远不重要,南海尤其如此。法律和经济主张不能脱离战略影响和军事力量。正如中国在南海所显示的那样,对西太平洋关键战略点的占领和军事建设,对其战略影响力和地区军事平衡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七、中国的战略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美国必然关注中美之间的合作、竞争和冲突的前景。中国与亚洲许多其他国家有着日益增长的战略利益共同点,也存在问题区域和潜在冲突领域。中国与俄罗斯、日本、中亚、巴基斯坦和印度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接壤。尽管中国大部分出口现在通过海上线路运输,但也在寻求发展通往欧洲的高运量铁路线路,以及通过伊朗和中亚的输油管道网络,以确保能源供应。中国战略的经济和军事层面不能分割开来,因此面临着几个关键的军事和经济领域的挑战。

▲中国能源进口路线之一


八、中国军事建设及现代化


中国军事力量朝着更加灵活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并力求尽可能采用具有原创性的先进科学技术。在深度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军事发展的真实水平不仅复杂而且具有实验性,涉及中国长期关注的先进联合作战、精确打击和智能导弹、太空、网络以及许多其他领域。

中国的核力量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美国和俄罗斯核力量的许多方面,都属于不确定领域。中国正在开发一系列新的核投射能力选项。目前尚不清楚未来将部署哪些系统,也不清楚中国的核武器库存将如何发展来进行装备。同样具有不确定性的还包括中国未来的导弹防御战略和核战略。中国军力已发展到了当美国在评估美俄之间核平衡、核战争和军备控制时,不得不认真考虑中国未来战略核力量的程度。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大学排名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预见2030  | 预见2035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8文章全收录 | 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已同步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