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紫光集团首次公开展出了旗下长江存储研发的64层堆栈3D NAND闪存。今天(9月2日),长江存储正式宣布,其64层堆栈3D NAND闪存已开始量产。
据介绍,长江存储64层3D NAND闪存是全球首款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256Gb TLC 3D NAND闪存,即每颗裸芯片的存储容量为256千兆字位,每个存储单元为三个字位的3D闪存。长江存储表示,该闪存满足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等主流市场应用需求,与目前业界已上市的64/72层3D NAND闪存相比,其拥有同代产品中更高存储密度。而这主要得益于长江存储自主研发的Xtacking架构。
当前,NAND闪存主要沿用两种I/O接口标准,分别是Intel/索尼/SK海力士/群联/西数/美光主推的ONFi,去年12月发布的最新ONFi 4.1规范中,I/O接口速度最大1200MT/s(1.2Gbps)。第二种标准是三星/东芝主推的Toggle DDR,I/O速度最高1.4Gbps。不过,大多数NAND供应商仅能供应1.0 Gbps或更低的I/O速度。
而长江存储的Xtacking架构成功将I/O接口的速度提升到了3Gbps,实现与DRAM DDR4的I/O速度相当。
据悉,Xtacking架构可实现在两片独立的晶圆上分别加工外围电路和存储单元,这样有利于选择更先进的制造工艺。当两片晶圆各自完工后,创新的Xtacking技术只需一个处理步骤就可通过数十亿根垂直互联通道(VIA)将两片晶圆键合。相比传统3D NAND闪存架构,Xtacking可带来更快的I/O传输速度、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短的产品上市周期。
官方称,传统3D NAND架构中,外围电路约占芯片面积的20~30%,降低了芯片的存储密度。随着3D NAND技术堆叠到128层甚至更高,外围电路可能会占到芯片整体面积的50%以上。Xtacking技术将外围电路置于存储单元之上,从而实现比传统3D NAND更高的存储密度(长江的64层密度仅比竞品96层低10~20%)。
在NAND获取到更高的I/O接口速度及更多的操作功能的同时,产品开发时间可缩短三个月,生产周期可缩短20%,从而大幅缩短3D NAND产品的上市时间。
长江存储联席首席技术官、技术研发中心高级副总裁程卫华表示,通过将Xtacking架构引入批量生产,能显著提升产品性能,缩短开发周期和生产制造周期,从而推动高速大容量存储解决方案市场的快速发展。
作为集成器件制造商,成立于2016年的长江存储提供完整的存储解决方案及服务,并计划推出集成64层3D NAND闪存的固态硬盘、UFS等产品,以满足数据中心,以及企业级服务器、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制造商的需求。长江存储称,将持续投入研发资源,确保产品市场竞争力。程卫华表示,随着5G、人工智能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时代的到来,闪存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另据了解,2020年底长江存储的64层3D NAND闪存的产能有望提升至6万片晶圆/月的规模。2020年会跳过96层堆栈直接杀向128层堆栈,进一步缩短与三星东芝等公司的差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NAND闪存领域取得突破之后,紫光集团今年6月份组建了DRAM内存事业部,委任刁石京为紫光集团DRAM事业群董事长,委任高启全为紫光集团DRAM事业群CEO,正式进军内存芯片产业,重庆的工厂预计今年底动工,2021年量产,工期约为两年左右。
目前全球的DRAM内存主要控制在韩国三星、SK海力士及美国美光三家公司中,他们占据的内存市场份额高达95%,而且技术也是最先进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尚没有能与之抗衡的竞争对手。
从现实情况来看,紫光公司的内存工厂至少还有2年时间才有可能量产,而且即便量产了,初期的产能也会非常有限,需要不断解决良率、产能等问题,在全球内存市场每月大约200万片晶圆的产能中,紫光公司未来几年的份额都会非常小,很难在几年内改变内存市场格局。
但是紫光进军内存市场依然让这些公司产生了警觉,尤其是这一年及未来的一两年内,全球内存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旦中国公司进入战场,势必会展开价格战,现有的公司非常担心中国公司带来的冲击。
编辑:芯智讯-林子 综合自网络
AI性能超越骁龙855 Plus及麒麟810!展锐虎贲T710是如何做到的?
汇顶上半年净利同比暴增806%!屏下指纹芯片毛利率超60%!
格芯起诉台积电侵犯16项专利,苹果/高通/英伟达等19家厂商受牵连
尺寸缩小50%!迎5G手机商用,思立微首发新一代CSM光学指纹模组
行业交流、合作请加微信:icsmart01
芯智讯官方交流群:221807116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