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ETOP
5G开始试用后,终端大厂高通、华为和三星迅速将竞争的焦点,从谁最先推出5G基带芯片,切换到谁最先将5G基带芯片集成到SOC芯片内。
大佬们争相在集成5G基带上发力硬刚,只因为这是一个实力秀肌肉的点。这个点反应的是将5G基带集成到SOC芯片中的难度,毕竟太容易做到的事怎么好意思包装成卖点?
那么,集成5G基带有多难呢?毫不夸张地说,难度不亚于把一头大象装进一台200升的冰箱,而且大象在冰箱里还必须是活的,力气也不能有丝毫减弱,甚至还得增强,否则将5G基带集成到SOC芯片就失去了价值。
你说这活难不难吧?
简单说,基带集成有点类似于过五关斩六将,过不了关,就只能被对手斩了。
5G基带集成的第一难
5G基带集成的第一难,在于基带自身比较复杂。从冯.诺依曼架构的角度看,基带芯片其实是一台功能比较完整的电脑,它一般分为五个子模块:CPU处理器、信道编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调制解调器和输入输出接口模块,和我们熟知的电脑在架构上差别不大,比较复杂。有的厂商技术实力强大、口袋里钱又多,会将射频模块也整合进基带芯片,复杂度会再上一个台阶。
5G基带集成的第二难
相比4G基带,5G基带有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功耗、性能提升,结果芯片体积比较大。
在被集成到SOC芯片之前,5G基带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请出华为巴龙5000基带和麒麟980(SOC)芯片比较。
iFixit曾拆解了华为mate 20X 5G手机,结果发现巴龙5000(下图红框内的芯片)的大小和麒麟980(下图黄框内的芯片)相同,体积相当的大。
图/iFixit
我们都知道,5G网络传输速度比4G快多了,一部高清视频可以秒下。速度快就意味着5G基带需要超大容量的RAM来缓存收发的数据。所以,巴龙5000还使用了容量达到3GB的三星LPDDR4X(见下图撬棒上的芯片)做缓存,几乎是手机运存的一半,大小和巴龙5000基带相同。
图/iFixit
这就意味着,把5G基带集成到SOC芯片内的话,不能落下超大容量RAM,相当于把两头大象(基带和RAM)塞进冰箱(SOC芯片),晶体管数量会大为增加,随之而来的设计难度会增加一个数量级。
5G基带集成的第三难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并没有!
现在市场喜欢全网通,所以集成5G基带时,还不能割掉4G基带,得把5G、4G基带融合到一起,既要保持外挂的性能,又要降低功耗和发热,其设计难度和成本会再增加一个数量级。
结语
总之,5G基带集成到SOC芯片内,离不开高超的芯片设计技术,以及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配合,比把大象塞进冰箱里难多了。
华为刚刚发布的麒麟990 5G版,晶体管数量超过了100亿!这其中有相当部分是5G基带所占用。这是第一款真正融入了5G基带的手机芯片,同时采用了更先进的7nm+ EUV技术,未来高通也会推出类似的产品,但是7nm+ EUV工艺仍然不是5G芯片的良好载体,功耗发热和面积控制可能仍然较差,只有等到未来5nm乃至更先进工艺下才能得到较好的平衡。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