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骑在身下的皮皮虾,有可能一拳把你打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趣科普 趣科普 作者 小菌


“皮皮虾,我们走”...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表情包开始火起来了。


随之带来的是各种“皮皮虾”花式被吃...不管是清蒸还是油炸,味道都相当不错。



在大多数人看来,皮皮虾应该属于“性格比较温顺”的虾类,因为它不仅被骑还被吃...


但实际上它们“凶”得很。



皮皮虾其实只是一个外号,它们的学名叫虾蛄,属于掠虾亚纲的一员。


光从这个“掠”字就透露出几分不好惹的气息。


虾蛄还有许多其他的外号,如爬虾、口虾、富贵虾等等,不过用“螳螂虾”来形容它们或许才是最贴切的。



因为它们的用来攻击猎物的掠肢与螳螂胸前的“两把大刀”非常相似。



如果说螳螂使用的是大刀,那么虾蛄的武器可就不止一样了,不光有长矛,还有威力强劲的拳头。



而根据虾蛄的掠肢可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使用“长矛武器”的穿刺型虾蛄(就是我们常吃的一类)。



它们的突袭技巧高超,平时更喜欢静静地潜伏在沙底,等到猎物不经意间进入攻击范围,它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爪刺中猎物然后抓住对方。



整套捕食过程行云流水,眨眼之间就完成了。


另一种则是使用“拳头”的粉碎型虾蛄,比如雀尾螳螂虾。



这类虾蛄会使用它们坚固的锤状爪子来撞击物体表面,尤其喜欢一拳一拳砸碎猎物的外壳,然后吃掉里面的肉。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觉得一只虾“出拳”能有多大力量?


外国有一位小哥就不信邪,于是他亲身体验了一下被雀尾螳螂虾砸到是什么感觉.....



结局则是痛的嗷嗷直叫...


所以可千万别小瞧粉碎型虾蛄,因为有科学家测试过它出拳的速度,达到了恐怖的80公里每小时,加速度更是能够媲美飞行中的子弹。



但是有个问题,这么变态的加速度和拳速所带来的的冲击力应该也非常大才对,为什么它们砸很多拳还跟没事人一样呢?



为了解除这个困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就对粉碎型螳螂虾的捕捉足材料进行了细微分析,还尝试了用3D打印的方式对其进行模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


科学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纳米压痕仪,观察了一只拥有粉碎型捕捉足的雀尾螳螂虾。


结果发现它的这个“拳头”,其实是有分层的。


第一层是捕捉足的最外层,也称抗冲击表面(最硬),这一层钙化程度很高。



第二层是抗冲击区域,里面有它强大技能的最高机密——高韧性人字形结构。


图源:论文截图


在纳米压痕仪的帮助下,科学家观察到在材料之中还具有多层结构,并且这种结构和坦克的复合装甲材料相似,甚至更强。


图源:论文截图


可以预见,如果这种结构得到推广,将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的机械性能如韧性、抗冲击性等。


除了结构特殊,它们的捕捉足也很特殊,是由磷酸盐晶体矿化的α-甲壳素组成,能够吸收能量,抑制裂纹扩散,从而有着良好的耐损伤和抗冲击性。


图源:论文截图


正是有着多项“法宝”加身,粉碎型虾蛄才得以在打出一套“粉碎组合拳”后还能安然无恙。


  特别声明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于
刘伟伟. 危险!螳螂虾出没[J]. 小学生时代, 2012(7):44-47.
Advanced Materials——A Sinusoidally Architected Helicoidal Biocomposite科学网-漫画 | 它拳速80码,温度7千多,能打出光和冲击波,可爆炒亦可白灼

图片来源于

bing图片、reddit、论文截图

我们旨在分享优质文章、原创作品,与您共同学习成长
本文如有侵权欢迎原作者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署名或删除
如对本文有所意见或发现错误欢迎指正

来源:趣科普
编辑:米老猫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猫趴在地上可以有多扁,看到最后快被萌死了
2. 研究完《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系统,我魔怔了
3. 最美的公式:你也能懂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4. 世纪未解之谜:自行车是怎么保持平衡的?
5. 如果地球“叮”的一下不转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6. 古装剧里鲜艳的衣服科学吗?他用30年证明我们错怪导演了
7. 真人版杀人游戏:50人仅1人生还 | 死亡,是人性的终极拷问
8. 时间从未流逝?物理学家:“过去”与“未来”可能只是错觉
9. 地球其实是外星人的鱼缸?不信你看这些海洋生物的长相
10. 据说,这是每一个科研狗的真实经历……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

    已同步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