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TensorFlow ,作者Google
Google官方账号,分享人工智能和TensorFlow相关的最新消息、技术资源、活动和实践案例。
谷歌TensorFlow官方近日介绍了氪信科技基于 TensorFlow 的营销风险识别方案,介绍了氪信科技使用 TensorFlow 框架进行非结构化数据特征抽取,显著补充金融业务专家挖掘数据的经验范围,构建更完整的特征空间支持后续业务建模,提高业务指标的经验。
背景:羊毛党催生
技术架构:用户与行为双级别风险识别
氪信构建了一套基于金融机构APP用户行为数据的营销风险识别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分为如下两部分:
用户级别风险识别
基础营销评分模型体系的核心思想是考虑到羊毛党的团伙效应,利用行内多种类型的用户关联属性构建用户之间的关系网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指纹关联,用户属性关联,交易对手关联),然后基于个体用户的行为模式构建个体用户的营销风险特征(包括行为模式,活动参与模式,交易模式,积分领取模式等)。
分析挖掘的基础就是用户关系网络,结点为用户,边为用户之间的关联模式,结点的属性为用户营销场景的高维风险特征。利用图的半监督挖掘和风险传导技术,以历史积累的营销风险用户以及可疑用户作为风险种子,进行风险种子的局部社区挖掘算法,得到风险密集子图;然后在这张风险子图上,利用图卷积(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技术融合个体营销风险特征以及用户关系网络的局部图结构,对未标注的样本进行半监督学习,最终获取每个用户的营销风险评分。
用户级别风险识别模型使用基于大量的 TensorFlow 底层 API,主要用于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编码学习、特征抽象。
成功案例:某APP营销风险识别
针对某app线上营销活动识别静态用户黑产集团和实时羊毛行为,利用tensorflow serving进行跑批/实时部署,实现对羊毛行为进行session级别的拦截。在此场景中,离线对黑产集团的识别按天跑批进行网络迭代更新,成功从千万级亿级用户中识别大量线下黑产集团。session级别的行为模型在原有的规则上起到了一定量的补充,增加了规则效率,同时又弥补了业务对羊毛行为模式的响应滞后或行为反欺诈规则的局限性。如在该app线上活动中,某活动条件为购买三件app内产品即可返若干话费券,活动上线后,大量用户出现领券后即进行退货,使得此部分流量并没有为app带来流量收益,反而付出不小成本;在模型判别的过程中,发现此部分用户明显在各类app内社交属性、静态属性呈现关联性,且行为特征空间与正常用户分离较严重,缺失常态客户的行为特征,使得其中超过80%的客户可被模型识别。
总结
后续,我们将不断探索先进技术、TensorFlow 框架的丰富功能,丰富氪信针对业务场景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