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种常见LTE干扰频谱图(附真图)

通过网优集中优化平台统计各厂家OMC上每小区(全天24小时)系统上行每个PRB上检测到的干扰噪声的平均底噪电平值,筛选出高于-110dBm的小区,并将一个月之内出现5次以上的小区定义为LTE高干扰小区。 


1

---DSC1800杂散干扰


频域100RB典型特征为前端RB底噪较高,后端RB底噪较低,干扰带宽一般为前10M


2

---FDD设备杂散干扰



3

---DSC1800极其升级FDD设备的杂散干扰



4

---DSC1800天线互调干扰



5

---GSM900二次谐波或二阶互调干扰



6

---阻塞干扰


频域100RB的典型特征为绝大部分RB均受到强干扰。


7

---FDD设备天线互调干扰


多个rb抬升,其余rb无底噪抬升。


8

---干扰器或者直放站(F频段)



9

---干扰器或者直放站(D频段)



10

---时钟失锁导致干扰



11

---WLAN杂散干扰



12

---帧偏置导致干扰



13

---MDS干扰



14

---仿真伪基站干扰



15

---DECT干扰



16

---PHS干扰



17

---RRU外泄或者光模块外泄干扰


单个rb凸起,底噪不抬升。


18

---远距离同频干扰(大气波导)


频域整体均有抬升,中间6RB47-52)抬升更明显,其他RB全部抬升。



外部干扰分析和整治 







外部干扰一般指当前网络制式之外的干扰源引起的干扰。为了与以上干扰分类加以区分,特将移动通信系统之外的干扰源引起的干扰统称为外部干扰。外部干扰源由于非法或不当使用引起对TD-LTE频段的干扰。集中体现为同频干扰。以杭州外部干扰为例,常见的外部干扰包括:军区的通信系统、学校及社会考点的信号屏蔽装置、银行ATM机内警用信号干扰装置等。

其干扰特点如下:

  干扰在宏观上与离散型干扰不同,呈现连续片状。在干扰源周边多个扇区同时受到干扰。离干扰源越近干扰电平值越强。

  小区级干扰时段特征不明显,昼夜持续存在,干扰曲线较平直,当然也有部分外部只是偶尔出现。

  小区PRB级干扰呈现的特点是与干扰源同频的连续多个PRB同时受到干扰,且干扰电平值相同或相近。

  实时开启PRB轮询或现场扫频。干扰电平不存在跳变基本维持在相同的强度。

外部干扰通过后台对相邻扇区降功率操作发现PRB频谱变化不大,可以安排外场进行扫频排查。

外部干扰整治方法:大部分的外部干扰持续存在,因此可以较顺利的找到干扰源,有的还可以直接协调关闭。但有些外部干扰至少偶尔出现,追踪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来源:前景理论

网优雇佣军投稿邮箱:wywd11@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通信路上,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