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丨当5G碰上智能座舱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未来智能座舱在各种新技术的支持下,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5G技术的加入,将使车辆在智能化道路上大大前进。只有在智能座舱的支持下,我们的汽车才能从传统的出行工具变为真正的移动出行伙伴,无论是从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角度看,还是从娱乐性和实用性角度看,都将具备划时代的意义。

作为汽车四化的重要一环,汽车互联是四项技术中相对来说最容易实现的。但是易实现,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技术难度。相反要在同质化严重的智能座舱技术中做出自己的特色,实现突围,往往难度更大。


车载屏幕发展


智能座舱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车载屏幕的演变。汽车从最早的机械仪表加中控,已经完全演变为显示驾驶信息的全液晶仪表和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中控,未来包括在“液晶仪表+HUD+中控屏+后座娱乐+扶手+车门+方向盘+车窗”的一机多屏将逐渐成为汽车的标配。在多屏显示中,HUD将凭借其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大的功能集成载体成为汽车厂家比较重视的一个领域。目前的HUD已经可以集成导航、交通基础设施信息、接听电话等功能。


万物互联是基础


一个功能领先的智能座舱,基础就是能够实现与外界的互联。5G技术的支持下,汽车将能够实现车与车、车与后台、车与基础设施以及车与云端之间的有效互联,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的便利。当车与云端的5G互联的成功,不仅能够大大降低车载设备的成本,也能有效降低技术门槛和它们日常工作的功耗,同时利用云端的大数据运算能力,为车主提供更好的驾乘出行的服务,真正实现系统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如果说越来越多的屏幕是表现形式,那以5G为代表的通讯技术就是基础。透过万物互联,汽车将能成为手机之外的又一块重要的屏幕。



人工智能是手段


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智能座舱将通过自学习能力,帮助汽车从出行工具向出行管家转变。自我学习可以渗透到智能座舱的方方面面:帮助驾乘人员智能规划出行路线;不断提升语音识别的准确性来控制车内的所有仪器;自动识别驾驶员的心情而调整车内的氛围灯;与车载的人工智能终端进行对话,获取必要的交通和娱乐活动信息;逐渐完善自动驾驶水平,帮助车辆具备应付复杂路况的能力等等。


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车与人之间的交互形式将更为多样,除了上文提到的语音控制外,手势交互和触摸交互也将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逐渐摆脱当前使用的一些不足,将变得越来越棒,有时候甚至一个眼神就能告诉汽车我的驾驶意图是什么。

场景化设计是发展趋势


未来汽车智能座舱将可以提供各类满足实际需求的驾乘场景。无论是希望能够感受到驾驶操控乐趣的驾驶模式,还是需要满足办公需求,或者处于一种会议模式,智能座舱都能根据消费者的诉求,及时变更车内的氛围环境与座椅桌子等的布置。


智能配置的普及应用



目前车上的很多高科技安全配置也是有赖于智能座舱加以实现。以360度全景影像为例,它能通过安装在车辆四周的摄像头将周围环境情况准确无误地传递给驾驶人员,帮助驾驶人员在泊车以及狭小的环境内及时了解周围的情况,最大程度避免潜在的碰擦事故。

而未来,伴随着高精度传感器以及全息技术的普及,360度全景影像的实现将更加清晰、准确与人性化的周边环境的信息传递。即使身处漆黑一片的环境,我们也能通过相关模拟技术,将周边的情况最为准确地反应在座舱内,给到人们更为安全的驾驶保障。包括像自动停车、自动泊车、安全辅助、AI辅助驾驶、全息管家和ADAS、SRV(环视)这些功能,也是智能座舱内前瞻配置的最好体现。

长按二维码
关注中科创达官方微信
商务合作:biz@thunder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