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抵抗基站?也许很快每个人家中都会安装一个基站

Filter_CN 滤波器 今天

点击动态图

随着人们对于“看不见”的健康危害意识的觉醒,城市民众与电信运营企业的矛盾日益激发起来,冲突点就在于基站,市场能看到有小区民众联合起来抵抗基站进小区,甚至通过暴力手段破坏通信设施的事件也频频发生。

5G的到来,这种矛盾和冲突可能会越演越烈,因为5G一般通过中高频段来传送信号以保证高速率,而这也直接导致了5G基站的覆盖范围变窄,要实现连续覆盖的话,要建设的5G基站会成倍增加,有人测算过,如果5G要达到当前4G同等的覆盖水平,需要到的5G基站可能会接近千万级别。

如果继续以过去建3G、4G基站的方式去建设5G基站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个情况,我们无论走在哪里,身边总是密密麻麻地围绕着一堆基站。撇开健康问题不谈,光是基站选址都是一项浩大得几乎无法完成的工程,更别提选定地址的租金,已经密密麻麻的基站对城市景观的破坏等问题了。

所以,过去的建站模式肯定在5G时代是不可取的,那该采取什么样的建站模式去建设5G网络、实现规模覆盖呢?室内5G基站应运而生。室内5G基站,顾名思义就是建设在室内空间的5G基站,它能够完美地解决5G信号穿透力弱、基站覆盖半径窄等问题,最大限度地缓解电信企业5G网络选址建设的压力。

5G的建设需求来看,会采取“宏站+小站”组网覆盖的模式,并且后4G时期,小基站将会成为室分和网优的主流技术。

华为此前推出的LTE小基站有望演进到5G+LTE一体化

比如,有些小区、办公楼宇等区域,出于利益博弈,物业单位不让运营商进去建网覆盖,或者出于健康考虑,部分业主不让运营商去建网覆盖,或者索要高额配合费。在这些区域,运营商完全可以不主动去组网覆盖,而是由有需求的客户,特别是有5G需求的客户,向运营商申请安装家庭基站的方式,对局部区域进行覆盖的方式,解决热点覆盖问题。利用客户自己的入户光纤电源,为家庭基站供电和提供回传网络;没有入户光纤的,可采用室外5G网络进行数据回传。比如,很多时候由于移动信号穿透受限,只有窗边有信号,室内其它地方没有信号或者信号弱,需要改善信号覆盖盲区的客户,可以申请安装一个家庭基站,信号马上满格。

在这样的情况下,运营商只需要做好公共区域的网络覆盖,做好允许进入不收配合费的办公楼宇、居民小区、地铁、火车站、高校、商城、商业区、旅游景区等等区域的覆盖,就可以了。不让进入或者配合费昂贵的居民小区、楼宇等场所,没有必要去组网覆盖,对有需求的客户,安装家庭基站局部覆盖就可以了。其他由于种种考虑拒绝基站进入的用户,相当于主动放弃了信号覆盖,造成后果自己负责,这也不会有什么争议。

肯定会有人质疑说,如果每个家庭都安装一个小基站的话,这样成本会不会很高,比如基站的购买成本,后续的运维成本,以及电费等,如果成本很高的话,肯定难以真正走入普通民众家庭。

如果室内小基站只是为安装它的客户服务的话,大部分时候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成本自然相对偏高。但如果小基站可以利用空闲资源,为小基站附近的其它所有运营商的客户服务,小基站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可以给运营商带来话费和流量收益。安装小基站的客户,通过小基站产生的话费和流量,也是要正常计费的。安装小基站的驱动力,是补盲,解决网络覆盖问题,对于有这方面需求的客户,话费正常计费,空闲资源提供给其它客户使用,是可以接受的。

采用这种方式,小基站相当于在没有信号覆盖的区域,运营商去做了补盲覆盖,为所有用户提供服务。安装小基站的客户,可设置若干个注册用户,这些用户想要优先权。在保证这些用户使用、不对这些用户带来任何影响的情况下,利用空闲资源,为其它客户服务。

由于小基站为运营商带来了话费收益和流量收益,包括安装小基站的客户产生的费用,路过小基站的其它客户产生的费用,同时,小基站低成本解决了网络覆盖盲区,为所有客户服务,运营商可以对安装小基站进行补贴,以鼓励用户安装。例如,承诺月保底消费金额和在网时间,每月返还一定的小基站购买安装费用,承诺保底费用高的,最终全额返还,承诺保底消费中等,低的,返还一部分。

同时,小基站集成WIFI,路由器等功能,可以把小基站看作一个可以解决移动网络覆盖问题,可以提供WIFI热点、可以组建家庭局域网的高端无线路由器。只要价格合适,例如与高端WIFI路由器价格差不多,对于有改善覆盖需求的客户,是可以接受的。


科普一下 小基站
1. 小基站是什么
小基站(small cell)是一种从产品形态、发射功率、覆盖范围等方面,都相比传统宏站小得多的基站设备,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低功率的,既可使用许可频率、也可融合WIFI使用非许可频率接入技术的无线接入点,功率一般在50mw-5w,覆盖范围在10-200米。
小基站的特征是:小型化、低发射功率、可控性好、智能化和组网灵活。

1)小型化方面,从普遍质量上看,在2-10kg之间;

2)发射功率来看,一般在50mW—5W之间;

3)组网方式来看,支持包括DSL/光纤/WLAN及蜂窝技术在内的多种技术的回传;

4)智能化方面,还具备自动邻区识别、自配置等SON功能。

目前市场上对小基站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分法:1)按照功率(覆盖范围与功率成正相关),主要分为微基站、皮基站、家庭基站这几种,不同功率大小对应不同覆盖范围;2)按照设备形态,主要分为一体化基站和分布式基站,这里面的主要区别是,通常情况下,一体化基站包括三部分:基带处理单元(BBU)+射频处理单元(RRU)+天馈系统,而分布式基站通常就指小型RRU,需要连接BBU才能使用。
2. 小基站能解决什么
5G中的频谱资源分为高频、中频低频其中的中、低频资源主要用于连续广覆盖、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等应用场景,其主要载体是宏基站;而高频段资源则主要对应于热点高容量(高频意味着可以分配更多带宽),高频对于宏基站而言,覆盖范围太小,使得成本过高,再加上宏基站部署困难,站址资源不容易获取,因此5G中,高频段资源将不再使用宏基站,微蜂窝将成为主流,形式是以小基站为基本单位,进行超密集组网,即小基站的密集部署。小基站功率小,同频干扰信号之间的距离压得很低,从而可以提升单位空间内的频段密度;而且小基站体积小,可灵活部署。在5G超密集组网场景中,小基站之间的间距很小(10-20米),对比宏基站最短间距也要达到500米,可以测算出,小基站要实现连续覆盖,其数量规模将远远高于宏基站。
小基站主要是解决宏基站的难题。小基站体积小,部署灵活,不用局限于宏基站的站址问题,可以灵活的部署在人群建筑密集的地方,可以有针对的性的补充宏基站信号弱覆盖区域、覆盖盲点,保证信号质量;在热点区域,小基站由于功率小,可以在更小的范围内实行频率复用,提升容量,帮助宏基站分流。


3. 基于4G/5G的室内覆盖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传统DAS(Distribute Antenna System,室内分布系统)和小基站系统。
传统DAS系统主要有BBU、RRU、合路器、功分器、小天线几部分组成。基带信号从BBU出发,通过光纤传输到RRU,将基带光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且放大传送出去,通过合路器将不同频段的信号集成,再通过功分器将信号分传到室内不同方位的小天线上。传统DAS系统存在很多问题:

1)施工困难麻烦。信源需要机房等配套设施,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周期长,需要多处钻孔走线等,且天线外露,物业协调困难重重;

2)无源器件多,故障点多,无法有效监控;

3)支持LTE需进行室分改造,网络演进能力差;

4)室内外系统没有协同。

小基站比DAS更有优势,将替代传统DAS。以基于小基站的华为LampSite系统为例,如下图所示。

基于小基站的华为LampSite系统

整个系统分为三部分:BBU、rHub、pRRU。基带信号从BBU出发,经过光纤到达rHub,进行信号的放大与转发,在送入PRRU中转化成无线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其中pRRU可同时支持3G/4G/WIFI模式,其内天线支持2T2R MIMO
相比于传统室分,其优势如下:

1)结构简单,施工容易,相比于传统室分系统,器件数量减少80%,施工周期缩短2/3;

2)整个系统不存在监控盲区,每个设备的工作状态尽在掌握中;

3)扩容方便,小区可远程分裂。在传统室分系统中,一旦要进行小区分裂扩容,每多分裂一个小区,就需要室内改造增加一个RRU,但在LampSite系统中,pRRU的极限状态是One pRRU One Cell,因此可以通过软件配置的方式灵活扩容;

4)支持网络演进。pRRU中可支持2G/3G/4G通信制式,甚至可以集成WIFI,支持网络演进,一次部署,长期受益;

5)室内外协同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手机邻区测量信息自动增加/删除邻区,依据KPI报告自动调整pRRU导频功率,根据UE历史切换失败原因自动优化调整切换参数。

5G多频一体化小基站与传统覆盖方案比较

从效果上看,以北京首都机场为例,中国联通采用华为的LampSite进行改造,1)从性能上看,部署完够室内无线网络测试峰值速率超过140Mbit/s,接近理论最高值,平均速率也达到100Mbit/s,数倍于DAS性能;2)从建设时间上看,每天只有从凌晨0点到4点四个小时的部署时间,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项目,为DAS建设周期的1/3;3)从成本上看,为DAS的90%。
两相对比,小基站系统对传统DAS系统具有全面优势,符合网络演进的发展,将成为室内覆盖的主流技术。小基站无用户并发问题,能与宏网协调,支持高速移动场景,支持语音业务,更适合人口密集,或者人流量大的中大型会所、场馆,如商场、飞机场、火车站等。
4. 根网上某些调研机构预测,未来全球小基站将达6000万个+,小基站收入将超过50亿美元 (此数据不是很准,故不可用来作投资或其他商业评估等用途)。

爱立信发布的5G小基站

室内5G基站有辐射吗

来源于:晓说通信

尽管5G室内基站有如此多优势,但有不少人不免疑问,相比2G、3G、4G基站而言,5G基站建在自己家里,辐射会不会更大呢?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对此,贵州移动大数据分公司总经理李文华曾表示,这是一个误解,从2G基站到5G基站,辐射其实是越来越小的。以中国移动为例,在4G时代,大型基站的功率为40瓦,小型基站功率为20瓦,但在5G技术下,微基站的功率仅为10瓦,微微基站功率只有250毫瓦。与此相对应的是,家用照明灯每盏的功率就达到了15瓦到40瓦。

前段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应:“很多人会误认为基站有电磁辐射危险,4G基站美国的辐射标准是每平方厘米600微瓦,中国基站电磁辐射标准只有40微瓦,比美国严格10倍”。

未来,5G网络需要建设的基站会更多,但是5G基站的辐射标准并没有变,还是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这个辐射量,甚至不如电吹风和电磁炉使用时的辐射量。
也有相关厂商曾在展会上表示,5G设备都是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的,所有基站辐射强度都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完全不必担心影响健康。
果真正到了5G普及时代,我们每个人家中都会安装一个5G通信基站,这一天可能很快就会到来。你会在家里安装5G基站吗?

近期技术精选:点击阅读

文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