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工艺方向延期博士生的突围之路

胡小飞微电子 电路和微电子考研 今天
推送会和你一起进步哒,记得右上角把我设为星标哦~


学术志      


PAPER&PAPER

没有论文,患抑郁症

延期毕业的博士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此刻Jason博士已经踏上了回家过年的火车

车上坐满了满载而归乘客,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新年的喜悦。火车票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买到的,这是Jason最后一次享受学生票的优惠。










01.读博的初衷


Jason硕士毕业于西北地区一所211高校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偏材料方向,本着对科研的热爱和对名校的向往,选择了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这个学校是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这里有非常好的师资和完善的科研平台。要是想通过高考进复旦,那几乎是遥不可及的,因为全县每年最多只有一个人能考上这所顶级学府。


想到,现在通过申请考核制,自己竟然被录取为复旦博士生了。


在2016年7月,Jason毕业后直接从西安坐火车来到了上海,开始了他在复旦微电子工艺器件方向的读博历程。在近二十年的求学生涯中,Jason认为虽然自己不是很聪明的人,但是好在能够吃苦耐劳,幸运的从一个偏远农村的放牛娃成为了一名硕士。


而现在,他同样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也一定会有好的回报,成为合格的名校博士。









02.科研遇挫


在经过半年的课程学习和科研摸索之后,Jason和导师确定了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该课题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导师鼓励Jason,这个课题做完,论文发表在nature子刊问题不大,三年按时毕业一定没问题。


于是Jason热情高涨,终于可以实现可以自己的科研理想了,要知道原来的母校,发表一篇SCI一区文章都是十分稀缺的。他满怀期待的过上了夜以继日,几乎每天坐校车两个校区跑,没有周末的科研生活。


然而凡事说起来易,做起来难。在经历了科研仪器设备的学习,器件性能不行,工艺不稳定,摸索其它的项目内容等阶段,一年之后课题进站缓慢,没有实现自己的预想的结果。实验数据是有一些的,尽管不理想,但是弃之可惜且不甘心,也没有找到更加合适的课题。


此时Jason的信心已经大为下降,再加上一年多以来摸索的其它小课题,全都没有结果,对他来说是更大的打击。

到了博士第三年,此时读博生涯过去了2年,博士研究课题做了1年半了,总算得到了还可以的数据。第一篇文章稿子写完,在导师的多次修改下,总算可以投稿了。要是论文能在明年毕业前发表,按时毕业应该问题不大。此时一边投稿第一篇文章,一边做其它的相关实验。一来说不定可以发更多文章,二来博士学位论文需要更多的内容和实验数据。










03.延期毕业和抑郁症


有一句话叫“没有论文的博士,就像没有子嗣的妃子”,对于三年制博士来说,一旦到了读博的第三年还没有一篇发表的小论文,其压力就会与日俱增。


压力源于三个方面,一.很多同年级的博士已经发表文章了;二.第三年开始找工作,没有发表文章便没有底气和HR聊;三.没有文章意味着不能确保按时毕业,对未来不确定性增加。


对于Jason来说,只要第一篇文章早点接收,这颗心就可以早点定下来,毕竟这个课题持续时间太长,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可以说是毕业的关键。此时的Jason,已经不指望在科研上做出杰出的成果了,只求按时毕业,能找份糊口的工作就心满意足了。


有时候现实是多么的无情,导师决定把Jason的第一篇文章先投稿在nature 子刊上面,被拒稿,然后继续投稿在顶级会议上面,被拒稿,此时已经是博三的第二学期3月份末,距离按时毕业还有3月不到。意味着就算4月份投稿一篇文章能够正常接收,一定赶不上6月毕业了,延期毕业已经不可避免。


因为文章迟迟出不来,工作也没有着落,Jason的压力越来越大,心情变得焦虑,晚上失眠,对生活失去了乐趣,甚至看到文献和实验就想吐,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做科研了。


此时的Jason抑郁了,开始和导师出现矛盾和吵架,不再关心实验室和其他的师兄弟。









04.最后的逆袭


Jason已经接受了需要博士延期毕业的现实,导师也理解了他读博三年尚未发表一篇文章的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幸运的是,在博三上期投稿期间,Jason在原有基础上,又做了两个新的工作而且数据不错。于是4月份投稿了新的一篇文章在SCI一区,在7月份被接收了,此时按时毕业的同学已经离校了。另外一篇文章也在8月份投稿在SCI一区期刊上,11月份被接收。第一篇文章在被拒稿12次以后,最后选择一个SCI一区的普通期刊投稿,12月被接收。也就是Jason在博士延期后的半年时间内,发表了3篇SCI一区的文章。


这半年期间,Jason顺利的拿到了奖学金评选资格,最后获得了博士国奖学金,并且申请了博士论文答辩,以答辩结果为“优秀”的成绩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当通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时,Jason说到“我是这半年才感觉到自己又活过来了”。









05.尾声


火车很快就要到达目的地了,绵延起伏的大山在窗外快速的往后移动。这里的山水,庄稼和房子都是Jason熟悉的地方,妈妈告诉Jason家里正在准备杀猪,希望他早点回来赶上吃杀猪饭。


自从Jason十年前去西安上大学后,几乎每年只能回一次家,只有过年才能在家里呆上一周左右。而今年春节Jason打算在家呆到元宵节以后再重新出发,开启人生的下一阶段。









后续采访  

1. 你读博期间抑郁了多久?你是怎么处理读博期间的压力或者抑郁情绪的?


Jason:我主要是博三第二学期,在第一篇文章多次被拒稿,预计按时毕业无望的时候,感觉自己读博非常失败。读博的压力或者抑郁来源主要是文章出不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文章见刊,达到毕业要求。除此之外,我比较喜欢健身跑步,能够缓解一部分压力。


2. 你对读博抑郁的看法是什么?有什么话对那些正在抑郁中的博士同学说的吗?


Jason: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不管读博抑郁这个现象正不正常,据我身边的情况,大多数读博的同学都经历过抑郁或者正在抑郁中。主要是科研不顺利,原因有多种,包括有个人的和外在的,我们只能控制属于自身的一部分。我希望那些正在抑郁中的同学,可以早日脱离苦海,通过发挥自身努力,降低预期目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压力和抑郁。


3. 读博期间你除了做科研以外,还做参加过什么活动吗?对你有什么影响?


Jason: 我担任过较多的学生干部,例如研究生信息员团队负责人,党支部委员,团支书和班长等;曾经兼职创业过一年;参加过学校组织的香港学习交流2周;去法国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校学院组织的一些小活动。这些活动开阔了我的国际视野和增加我的个人经历和能力。回想起来,除了科研以外,我还做过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4.你后面打算去哪里发展?有何职业规划?


Jason: 我毕业后去香港做博后,先做一站博后再决定未来怎么走,以及去哪里发展。


5. 你们班微电子工艺方向的博士生毕业以后一般都有那些去向?


Jason: 我认识的人里面有去企业的,例如华为美光AMD中芯国际;有做博后的,国内或者国外的单位;也有直接去高校做老师的或者一些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