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为”海能达败诉,被判赔偿摩托罗拉系统7.6亿美元:尊重,但不服!


资料来源:EETOP、C114等

物联网智库 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2月14日,摩托罗拉系统公司在对中国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窃取商业机密和版权侵权的联邦诉讼中胜诉,裁决判定海能达支付总计7.646亿美元的赔偿金。



2月13日,美国司法部公布了一份联邦起诉书,指控华为及其四家子公司,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犯有敲诈勒索罪,并密谋窃取美国公司的商业机密。

 

《纽约时报》评论,这些指控表明了美国正加大攻势,针对华为步步紧逼。

 

无独有偶,在这项指控华为的起诉书正式公布的后一天,美国芝加哥联邦陪审团裁定,被称为“专网小华为”的中国专网龙头企业海能达窃取美国公司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以下简称摩托罗拉系统)在双向无线技术方面关键商业机密的罪名成立,按照摩托罗拉所要求的全部赔偿金额,海能达需要向其支付34576.12万美元的补偿性损害赔偿金和41880万美元的惩罚性损害赔偿金,共计76456.1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2.71亿元)。

 


针对这项判罚,海能达17日早上(今晨)发布公告称:公司对本次陪审团裁决表示失望,尊重但不同意本次陪审团裁决。本次陪审团裁决结果仍需伊利诺伊州法院审查并作出一审判决。如果伊利诺伊州法院一审判决支持本次陪审团裁决结果,公司将保留对一审判决进行上诉的权利,以进一步维护公司权益。公司相信美国司法系统终将对该纠纷做出公正的裁决。

 

案件全程回顾


该事件起源于2017年3月15日的一纸诉状,海能达的两家全资子公司美国公司和美西公司分别收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州法院送达的诉状,诉讼方是摩托罗拉及摩托罗拉马来西亚公司,所述内容是:

 

海能达及美国公司、美西公司商业秘密侵权,其部分产品侵犯了摩托罗拉的商业机密。海能达窃取了摩托罗拉用于公务员、建筑工人和学校官员的双向无线对讲技术,这项技术包括免提通信、定位功能、工人遇险报警以及电话用户与无线电用户群组之间的通信。通过使用该技术,即使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无线发射塔无法正常工作时,也能实现正常通信。

 

2018年8月2日,摩托罗拉系统向伊利诺伊州法院提出增加版侵权的诉讼请求,认为海能达部分产品侵犯了摩托罗拉美国版权,随后案件进入证据开始阶段,至2019年9月,案件证据开示全部结束。

 


2019年11月6日(北京时间2019年11月7日),摩托罗拉诉海能达商业秘密及版权侵权诉讼案进入庭审阶段。在此阶段,摩托罗拉指控其前雇员曾担任双重间谍,在数字无线对讲机技术方面帮助了其竞争对手海能达。

 

这位被指控的摩托罗拉系统前雇员在2008年被海能达所聘请,是海能达聘请的三位摩托罗拉工程师之一。

 

摩托罗拉系统的律师Adam Alper对陪审团表示称,摩托罗拉在1998年发明了无线对讲机技术,这使海能达在此后十年间无法追赶上。于是海能达以60万该公司股份的承诺,引诱这位工程师。他在摩托罗拉系统任职最后的三个月内,下载了数千份的机密文档和源代码。此间,海能达还在摩托罗拉不知情的情况下向这位工程师支付了酬金。随后海能达故意将窃取的这些机密信息和相关技术用在了其所生产的产品上。

 

海能达的辩护律师Michael Allen则在抗议中表示,公司聘请这位前摩托罗拉工程师,以及同时聘请的3人当中另外一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不表示海能达有所谓的窃密行为。海能达在此之前就进行了大量的研发,他们有自己的设计原型,在聘请这几位摩托罗拉前工程师之前就已经完成了75%。摩托罗拉之所以没有在这些员工离职时就立刻起诉,而是等到海能达的产品上市后才提起诉讼,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赔偿金。

 

2020年2月12日,摩托罗拉在庭审中最终明确,海能达部分DMR产品侵犯了摩托罗拉21项商业秘密及4项美国版权,并要求海能达就此侵犯行为作出赔偿。

 

2020年2月14日,芝加哥陪审团作出裁决。

 

案件裁定后,美国官员认为,案件所牵扯的“行为”总体目标是帮助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经济超级大国。摩托罗拉首席执行官Greg Brown则表示,这一裁决是“摩托罗拉系统的巨大胜利”,“海能达只是从我们世界一流的工程师的辛勤工作和创新中获利。

 

海能达则在今晨发布公告,表达了对陪审团的裁决的失望,尊重陪审团意见,但正考虑寻求所有的上诉选择。

 

两家交锋,由来已久


整个案件全程持续3年之久,审判长达3个月,最后陪审团历经两个半小时的讨论后做出了以上决定,两家相争的局面会为此画上句号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而且,这也不是两家第一次交锋。

 


1993年,海能达在深圳成立,专注于为政府与公共安全、公用事业、轨道交通和工商业等行业用户提供专网通信产品、服务及通信解决方案。2000年,海能达进入美国市场,并在4年后成立了第一家美国分支机构——海能达美国子公司;2016年,成立海能达美国西部公司。如今,海能达在英美各国设立了办事处及设备服务点,业务遍布全球。

 

再看摩托罗拉,作为80、90的我们一定不会陌生,虽然摩托罗拉最为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在某些领域中,它依旧是行业的领军者。2011年,摩托罗拉系统从摩托罗拉公司拆分出来,主要从事集群通信业务,为公共安全、政府机构和商业企业服务。

 

从核心市场、业务以及发展上看,两家企业可谓高度重叠。摩托罗拉作为市场的“先驱”,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海能达则后起勃发,成为摩托罗拉系统全球最具实力的挑战者。

 

从成立之初的民营小企,到全球领先的专网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海能达不仅早早打进了美国市场,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攻城略地。

 

2012年,海能达并购了德国罗德施瓦茨PMR公司,获得了Tetra系统解决方案技术;2013年并购了鹤壁天海电子切入军工专网;2017年完成对赛普乐(Sepura)以及诺赛特(Norsat)的并购,提升了公司Tetra产品竞争力,并借助收购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拓展至欧美市场。

 

海能达的不断进击,很显然对摩托罗拉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期间,双方的交手也成了家常便饭。

 

2015年3月,海能达子公司HMF赢得了荷兰国家公共安全系统价值9000万欧元订单,竞标失利的摩托罗拉系统联合KPN、Koning&Hartman组成了联合投标方,随即在法定期限内向荷兰政府提起了法律诉讼,然而在当年6月,荷兰海牙法庭判决KMK败诉,海能达以胜利告终,并在2017年完成了相关网络的全部安装。

 

2017年3月,摩托罗拉系统再次发难,向美国ITC提出申请,请求ITC对海能达及海能达全资孙公司HYTERA AMERICA,INC.和HYTERA COMMUNICATIONS AMERICA(WEST),INC.涉嫌专利侵权的对讲机设备和系统、相关软件及其组件出口至美国的事项展开调查。2018年7月,ITC法官裁定海能达侵犯了摩托罗拉四项专利。

 

双方交锋,自然有来有往,你方唱罢我登场——2017年11月,海能达将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告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0年1月19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驳回海能达的诉讼请求。

 

2017年12月,海能达在美国也发起了对摩托罗拉系统的诉讼,向新泽西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近几年来,双方就围绕知识产权和涉嫌垄断已经开展了多次交锋,作为“先驱”的摩托罗拉系统依仗在专利积累和市场先机方面的优势,成为其不断遏制海能达的借口和依据。作为“后起之秀”的海能达虽然已经成长为全球专网市场的新领导者,但却也不断受到来自老牌力量的冲击。

 

在当今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不能不联想到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势头在加剧,毕竟有2003年思科用相同手段把华为赶出美国市场的先例。可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国内企业作为市场后入者,的确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核心专利的缺失。

 

只希望未来我们能做好一切准备,用实力堵住他们的嘴。



【肺炎疫情】特别报道


“封城”前一天,武汉人都去哪里了?

物联网大数据如何助力疫情监测

确诊病例从百位数到千位数增长!

AI驱动算法成功预警武汉肺炎后......

人传人去年12月已发现?作者不顾疫

情先发论文?官方针对种种质疑......

抗击疫情中,5G要用来打硬仗,

而不是借势营销

肺炎疫情、科比坠机,

如何用物联网思维看待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