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把无线电收音机叫半导体?

泛林集团 泛林半导体设备技术 5天前

世界无线电


今天,是国际上第九个世界无线电日 (World Radio Day)。为了提高公众和媒体对无线电的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决策者通过无线电建立及提供获取信息的渠道,并加强广播电台之间的联系和国际合作,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6届大会上将2月13日(联合国电台于1946年的这天成立)定为世界无线电日。

我们曾经最为熟悉的收音机,就是民间广泛使用的、无线电广播接收设备之一。作为一个“老物件”,收音机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体现出晶体管发展的缩影。作为半导体晶体管应用最早的商业化产品之一,收音机因其耗电少、小巧方便赢得人们的喜爱,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时髦”产品,它也变成了半导体的代名词。这也正是老一辈人总是把收音机叫做“半导体”的原因。

半导体收音机的前世今生 

作为所有现代电器的关键主动元件, 晶体管诞生于1947年,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可以与印刷术、汽车和电话等发明相提并论。1954年,随着第一台半导体晶体管收音机的售出,晶体管开始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1958年,我国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由上海宏音无线电器材厂、天和电化厂等9个工厂及上海无线电子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到了七八十年代,收音机市场发展到高峰时期,“春雷”、“红灯”、“熊猫”等半导体收音机成为非常重要的家庭财产。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集成电路收音机。本质上,集成电路是先进的晶体管,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大大增加。



进入21世纪后,采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DSP收音机问世,这也标志着收音机电子时代的到来。这种收音机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直接用软件编程实现收音机的各种功能,包括接收、中频处理等,用“软件无线”代替了“硬件无线”。

收音机发展的“推进器”——晶体管 

除了收音机,随着时代的变迁,无线电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不断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手机、数字电视、无线WIFI、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无线电设备设备越来越便携、性能越来越优质的背后,是晶体管技术的不断发展。

作为芯片的“大脑”,如今晶体管的尺寸越来越小。在手机和电脑里那枚小小的微处理器中,有着超过10亿个晶体管。互联电器件在新兴市场中的快速扩张也催生了更小、更强的电子器件需求,推动着晶体管结构的发展,如3D FinFET设计和高k值/金属栅极等特殊材料的使用,为晶体管器件构件尺寸的不断缩小提供可能。而目前,原子层级的最新晶体管尺寸制造极具挑战性。为了确保实现高性能,制造商需要拥有卓越的制造能力,为微型构件提供出色的精度和控制。


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创新晶圆制造设备及服务供应商,泛林集团持续开发新的功能,以满足结构日益复杂且尺寸不断缩小的器件的生产需求,为在薄膜沉积、等离子刻蚀、光阻去除、晶片清洗等前道工艺方案、后道晶圆封装WLP)以及新兴制造市场(如MEMS)等领域提供了市场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刻蚀、沉积、以及去光阻和清洗等工艺提高芯片精度,使芯片制造商构建更小、更快且性能更高的电子器件,从而促进半导体行业的繁荣发展。


由于晶体管的出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泛林集团将持续创新,直面半导体领域新的挑战,以技术助力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