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科技完成C轮4200万美元融资 光速中国瞄准“RPA+AI”第一团队

AI机器人的大脑,RPA则像是机器人的双手,如果把AI和RPA结合在一起,这个机器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人工智能企业来也科技给出了答案——

来也科技今天宣布完成C轮4200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光速全球基金和光速中国成长基金领投,凯辉创新基金、双湖资本继续跟投。至此,来也科技作为目前国内“RPA+AI”赛道融资额最高的公司,进一步确立了国内“RPA+AI”办公自动化的领导者地位。


来也科技董事长兼CEO汪冠春表示:此轮融资仍将用于招募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才,包括销售,“RPA+AI”技术研发和解决方案人员,持续夯实来也科技的商务与技术能力。


来也科技已在合并后的半年之内快速完成了上百人的政企商务团队,近300人的“RPA+AI”解决方案、项目交付和产品研发团队的扩建。覆盖全国的渠道销售网络已获得数十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政府机构客户,将“RPA+AI”成功应用于各行各业以财税、人事、客服和营销为代表的办公场景中。大型政企客户已实施RPA并有扩展AI意向的占比75%以上。


此轮领投方光速早在10多年前即在企业服务和硬科技领域开始深度布局,已有多家企业服务和硬科技独角兽公司成功上市。


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说:“作为来也最早的投资人,我们从种子轮开始一路见证了公司的快速成长,来也科技的管理团队在RPA和AI领域有很深的积累,打造了全行业唯一的‘RPA+AI’开放平台和最大的开发者社区。作为公司的全球合伙人,光速持续加注投资,同时借助光速在企业服务硬科技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资源,帮助来也科技加速发展。”



RPA是SaaS里难得的细分赛道

不抓现象级风口,独辟蹊径地专注思考,通过扎根行业来挖掘变革中的新机会。这个带有强光速投资风格的标签一直贯彻始终。

在对RPA趋势的投资判断上也同样如此。美国RPA代表性公司UiPath过去两年收入增长了7倍,UiPath和Automation Anywhere去年分别以投后估值70亿美元和68亿美元完成新一轮融资,这对于RPA在国内的推动无疑是一个强信号。

RPA是SaaS里难得的细分赛道,它可以跨行业、也可以跨部门应用,而产品的差异化,生态链的建立等方面的先发优势无疑可以帮助创业公司占得行业先机。”宓群认为。

为此,他一直在国内寻找这个领域的先行者,直到他通过来也团队的介绍,认识了奥森科技(UiBot)的CEO李玮及CTO褚瑞。

李玮和褚瑞在此之前是行业知名软件“按键精灵”的创始人,成立奥森科技的初衷正是想将C端的使用习惯嫁接到企业级应用上,RPA是奥森科技的“主打王牌”。

在宓群看来,RPA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的未来趋势一定是和AI相结合AI所具有的认知及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输出决策,助力流程自动化技术,大大提升RPA效果,同时丰富使用场景。来也科技想朝RPA方向发展,但RPA的技术积累需要很长时间。奥森科技也想加强人工智能的研发能力,但发现自己有RPA经验但没有AI的基因。“如果把两个团队结合在一起呢?”去年五一期间,宓群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写下对来也科技的祝福

强强联手背后的推动者

光速中国是来也最早的投资人,但鲜少有人知道的是,宓群其实也是来也与奥森强强联手背后的推动者。

“我对来也和奥森的创始人都很熟悉,我自己创过业,可以感受到两个创始团队相互之间惺惺相惜,而且都是连环创业者,都想做件大事,并不太计较个人得失,所以我提出两家公司合并联手的建议供他们参考。”宓群说,“去年整个五一假期我就是在跟他们两位(汪冠春、李玮)聊两家公司合并的可能性。”

从2015年开始,光速中国在来也每一轮融资都给予了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对于公司战略、人才规划、业务发展等方面也给予了积极的建议。宓群对于来也就像是公司的另一位合伙人一样,对公司的发展路径相当熟悉,同时也是奥森科技的早期投资人。

宓群认为,来也的强项在于其在机器人交互场景的多年积累。早在2015年和2017年,来也分别推出C端与B端的两款机器人,针对生活与工作中不同的应用场景。C端机器人产品“小来”陪伴式机器人,目前在微信上已经和上千万用户交互;B端的智能对话机器人平台“吾来”,已走进各行各业,针对公司营销、销售、客服、HR等需求,提供对话场景。

另一边的奥森科技在RPA领域则有着丰富的积累,在与奥森科技团队深入沟通后宓群发现,两家公司的基因是互补的。

来也和UiBot已各自在相应的RPA和AI领域建立了稳固的根基及行业积累,且目前国内其他RPA玩家尚无AI的基因,两家若能强强联手必定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两位创始人越聊越兴奋,很快达成强强联手的共识,细节也都是他们自己定的。”宓群提及。

光速利用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深厚积累,同时帮助两家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合并与整合事宜,真正实现了“1+1大于2”。

于是,去年6月,外界等来了来也与RPA创业公司奥森科技合并的官宣消息,同期“新来也”完成B+轮3500万美元融资,全面进军“RPA+AI”市场。

“RPA+AI”的想象力

据Zinnov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企业在RPA上花费超过23亿美元,并且全球超过38%的企业准备或者尝试RPA机器人。在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市场方面,RPA市场份额已超过90%。

宓群看到,以往对于企业级的软件服务,中国企业大多不愿意付费,但这个观念正在转变。以前中国的人工成本优于国外,但现在中国的人力成本在往上走,状况也在改变。这是一个隐藏在变革中的机会。

他判断,“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是RPA和AI的结合,虽然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很快,而且行业发展的天花板非常高。”他认为,现在来也科技有“RPA+AI”整体的架构,有很大的潜力成为国内RPA领域的“变革者”,未来的想象空间巨大。

事实上,眼下来也科技正通过社区的建设聚拢个人开发者,通过RPA工程师的培训来逐渐构建生态体系。同时,随着市场对于RPA概念的理解,企业开始主动寻找落地解决方案,个性化的产品打造需求应运而生。虽然国内过往并没有太多在SaaS领域大获成功的公司,无太多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但宓群的建议是,团队要用一种非常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去成长,快速迭代,搭建生态平台,不断吸引优秀的人才。

经过半年的努力,来也科技联席CEO兼总裁李玮宣布,“我们目前已在全国拥有超过200家合作伙伴,20万社区注册用户,最先完成了国内RPA生态体系建设。

两周前,来也科技通过其官方渠道宣布:前竹间智能CTO翁嘉颀(Phantom)加入来也科技担任副总裁,整体负责解决方案和项目交付。

在来也科技研发实施的RPA流程中,已包含文字识别(OCR)、自然语言处理(NLP)、对话机器人(Chatbot)、计算机视觉(CV)等多种AI能力,可实现更高复杂度、更高价值的流程自动化在交付给客户的RPA机器人中,使用AI能力的占比达到35%,为客户实现真正了"RPA+AI"。此前,来也科技被国内多家媒体评价是“国内最接近UiPath的公司”。

回想2015年来也刚成立的时候,团队曾设想希望机器人能够像40年前个人电脑一样,最终走进每一家企业,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而如今,这支新团队正向着这个愿景越走越近。

现金流压力,怎么破?| 光速学院

疫情期间,HR应该怎么做?| 光速学院

特殊时期的融资门道都在这里了 | 光速学院

光速大家庭暖心再行动


光速中国创业投资基金通过五支美元基金和一支人民币基金,管理着近20亿美元的资金。


专注挖掘优秀创业领袖,判断未来行业趋势,同时结合自身的研究能力扎根行业。


早期投资一批创新且具有颠覆性的成功企业,包括美团点评(HK:3690)、拼多多(NASDAQ:PDD)、满帮集团、中际旭创(SZ:300308)、小鹏汽车、e代理、途家斯维登、房多多(NASDAQ:DUO)、信也科技(NYSE:FINV)、联络互动(SZ:002280)、DotC、企鹅杏仁、简普科技(NYSE:JT)、商米科技、e代驾、禾赛科技、PlusAI、最右、e成科技、火花思维、猩便利、小鱼易连、小黑鱼科技、聚胜万合、汉朔科技、小鱼在家、青云QingCloud、Wayz.ai、乐乐课堂、FaceU、来也科技、喔趣科技、直客通等。

 

凭借团队在公司运营及管理方面丰富的背景经验,致力于帮助中国新一代创业家成为有社会影响力的行业领袖,携手创建世界领先的伟大公司。


通过光速美国的国际网络,为企业提供拥有国际视野的增值服务及强大的外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