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本文转发自公众号“集微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1.【芯事记】逆势而上者何其多?疫情下半导体落地项目投资超千亿
2.出资2.4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入股广州兴科半导体
3.投产可期!中环领先12英寸生产线今年上半年将正式投产
4.预计明年二季度试产!博方嘉芯25亿元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正式开工
5.长沙比亚迪IGBT项目已启动建设,计划建设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
6.深圳2020年重大项目名单公布,华星光电t7等多个项目入列
1.【芯事记】逆势而上者何其多?疫情下半导体落地项目投资超千亿
集微网消息(文/图图)2月的第三、四周,可称之为“签约周”,青岛、南京、无锡、绍兴、合肥、厦门、扬州、重庆、泉州、上海、济南等地迎来春节后的首场集中签约,且多地有集成电路类项目落地。
此前也有企业向集微网记者表示,目前,若不是企业现金流充足、市场需求旺盛,90%以上公司的新项目落地计划或延迟或暂时中止。
然而,与去年春节后的“集中签约潮”对比,今年签约周新落地项目的数量与体量并不逊于去年。这似乎也意味着企业落地不受疫情影响,企业、地方园区看好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当然产业发展仍待时间给出答案,毕竟疫情下处于半导体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也面临不同的问题与困扰。
国内某园区招商部门负责人也向集微网记者表示,已签约项目可能存在受疫情影响,落地周期延长的情况。同时,园区未来也会出台更大力度的产业服务政策,保证企业正常、如期落地。
重大项目频频落地,不受疫情影响?
进入2020年,重大项目频频落地。
1月,投资百亿的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二期500亩项目、投资20亿元的SK海力士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等重大项目落地。
疫情下的2月,投资150亿元的无锡先导集成电路装备与材料产业园、投资超百亿的TowerJazz 12英寸模拟集成电路项目、新增投资65亿元的粤芯半导体二期扩产项目等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1~2月,仅披露投资金额的集成电路类项目(含产园项目)投资已超千万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签约项目存在披露信息“不统一”的情况。
例如,2月25日,合肥市举行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仪式,8个项目通过现场签约、云签约方式进行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020亿元。据人民网报道,其中包括以色列高塔半导体(TowerJazz)12英寸模拟集成电路项目。集微网也就此事询问了Towerjazz内部相关人士,在回答集微网提问为什么没有见到作为上市公司的公告时,这位人士回应:“作为上市公司,我们发布的是实质性信息,是具有法律责任的。任何交易只有具有彼此间的法律约束才变得有实质性。目前阶段,公司尚无任何信息公开发布。”
此外,合肥日报报道显示,2月25日,合肥市8个签约项目12英寸模拟集成电路等项目投资额均超过100亿元;协鑫集成再生晶圆制造等项目投资额均超过50亿元。然而,协鑫集成科技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据协鑫集成公告内容显示,该项目拟投资28.7亿元,建设周期为12个月。
对于企业与地方披露信息不匹配的情况,集微网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产业或受多重羁绊,逆势而上者何其多
启动二期项目建设,被粤芯称为“逆势扩产”。
2月14日,广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悦伦调研指导粤芯半导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粤芯首席运营官韩瑞津表示,肺炎疫情导致的封城、未复工、交通运输管制等约束对逐步实现原材料国有化的粤芯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但公司决定在今年上半年逆势扩产,加快启动第二期的建设。
2月28日上午,粤芯半导体二期扩产项目成功签约。粤芯半导体二期建设将新增投资65亿元,专注于65-90nm模拟工艺平台,生产高精度数模转换芯片、高端电源管理芯片、光学传感器、车载及生物传感芯片等产品。
在“【芯调查】从充满激情到观望、中止,企业扩张落地计划因疫情搁置 ”一文中,受访者王琛(化名)向集微网记者透露,他们年前与几个园区招商部门进行接触,而年后某园区多次希望其能早些入驻,园区也透露,部分年前确定意向的项目现在“反悔”不再入驻,有大量的闲置厂房、办公点等。
可见,2月新签约落地的项目与企业是逆势而上者。
据集微网统计,在2019年春节假期后的一个月(2月12日-3月13日)晋江、广州、无锡等多个省市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碳化硅材料、电路板、半导体封装、半导体设备等多个领域。
然而,与去年春节后的“集中签约潮”对比,今年签约周新落地项目的数量与体量并不逊于去年,甚至呈现超越的态势。
以上签约数据似乎表明,地方招商热情不减,部分企业落地不受疫情影响。
相比企业签约落地,部分在建项目受到疫情的影响,例如有研、芯恩等项目。同样,也只有少数半导体项目在疫情下进行项目的开工,并取得投产等重要进展。
(校对/小如)
2.出资2.4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入股广州兴科半导体
集微网消息(文/Jimmy),兴森科技近日宣布,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兴森众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广州兴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兴森科技运营主体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1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41%,成为合资公司第一大股东;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2.5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25%,为第二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4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24%,为第三大股东;广州兴森众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1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为第四大股东。
公司经营范围:集成电路封装产品设计(涉及许可项目的,需取得许可后方可从事经营);类载板、高密度互联积层板设计(涉及许可项目的,需取得许可后方可从事经营);集成电路封装产品制造(涉及许可项目的,需取得许可后方可从事经营);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开发;信息电子技术服务;电子产品批发;电子元器件批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类载板、高密度互联积层板制造(涉及许可项目的,需取得许可后方可从事经营)。
兴森科技方面表示,合资公司“广州兴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24日取得了由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校对/ Jurnan )
3.投产可期!中环领先12英寸生产线今年上半年将正式投产
集微网消息(文/图图)据无锡日报报道,中环领先12英寸生产线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投产。
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项目,于2017年10月12日签约落地、同年12月28日开工,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其中,一期投资15亿美元。
去年9月27日,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项目8英寸产线正式投产。当时公开信息显示,12英寸厂房将在2019年四季度进入机电安装阶段,预计到2020年1月份实现12英寸产线试生产。而整个项目规划的产能是8英寸的抛光片年产能900万片、12英寸的抛光片年产能720万片。
据陶都新闻12月报道,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项目生产12英寸硅片的厂房也安装了第一套设备,预计下月就能进行试生产。
由此可见,春节前中环领先12英寸项目按照计划推进。
集微网1月份【芯事记】报道也指出,今年中环领先12英寸硅片产线投产可期。(校对/小北)
4.预计明年二季度试产!博方嘉芯25亿元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正式开工
集微网消息,3月3日,浙江嘉兴南湖区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仪式举行,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等多个项目在现场集中开工。
图片来源:中新网
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111.35亩,于2019年11月7日签约落地,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30亿元以上,可进一步推动南湖区集成电路新一代半导体产业。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项目方业主负责人张博表示,该项目计划在明年的二季度达成试产,争取明年实现批量生产,因为氮化镓现在属于紧缺的芯片资源,国内90%的需求量都依赖进口,急需我们这样的产品去完成替代。
据了解,氮化镓属于第三代高大禁带宽度的半导体材料,能够广泛运用于5G通讯基站、智能移动终端、物联网、军工航天、数据中心等领域。(校对/小如)
5.长沙比亚迪IGBT项目已启动建设,计划建设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
集微网消息(文/小如)据长沙晚报报道,长沙比亚迪IGBT项目日前正式启动建设,计划建设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该项目致力于解决新能源汽车电子核心功率器件“卡脖子”问题。
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表示,比亚迪IGBT项目对激活长沙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具有关键作用,要在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速推进,力争早日建成投产。
IGBT主要用于变频器和其他逆变电。对于电动车而言,IGBT系统的加持可控制驱动系统直流、交流电的转换,同时对交流电机进行变频控制,直接影响了车辆的最大输出功率和峰值扭矩。
近年来,比亚迪一直致力于微电子领域的布局,早在2005年就开始布局IGBT产业,2018年12月,比亚迪发布了IGBT 4.0技术。据悉,这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天眼查显示,2020年1月19日,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成立长沙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2000 万元,由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持股 100%。而当时有业内观点认为,长沙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成立,或是为进一步布局IGBT技术相关业务。(校对/小北)
6.深圳2020年重大项目名单公布,华星光电t7等多个项目入列
集微网消息,近日,深圳发改委公布《深圳市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项目清单。
据了解,此次深圳公布的2020年重大项目名单中,共有487个重大项目。其中,精映半导体大功率器件用三维半导体材料项目、旭硝子第11代TFT-LCD用玻璃基板生产线建设项目、华星光电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柔宇类6代柔性显示屏生产线项目、盛波光电超大尺寸电视用偏光片产业化项目、柠檬光子新一代半导体激光芯片-水平腔表面发射激光器HCSEL及其模组和系统等多个项目入列。
图片为部分深圳市2020年重大项目名单
据了解,华星光电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7项目,该产线主要包含以下三大特点:主要聚焦超大尺寸;具备量产 4K/8K等超高清产品能力;顺应时代趋势,可生产OLED TV产品。据悉,该项目预计年均产值约300亿元,设计产能为14万片/月,用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 2016年11月~2019年3月。
据集微网此前报道,在去年2019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聂新平曾表示,在集成电路领域,深圳将推动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微电子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等举措,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给予1∶1配套支持,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流片费用最高支持70%,对EDA设计工具研发企业最高支持3000万元。力争到2023年,引进和培育10家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推动产业整体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校对/小如)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