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概述
作为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提供网络问诊,挂号导诊,候诊,诊断检查,治疗,缴费取药,康复管理和健康管理等一系列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作为医疗信息化的产业链延伸,与传统的医疗信息化系统相比,互联网医疗之间各环节联动性更强,可实现一站式就医管理。
现实需求
我国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供给方面服务总量不足,而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加剧、医保体系的健全又使我国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保持高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有助于解决行业难题。我国诊疗次数增长率明显高于医师增长率,从2015 年开始这一状况有所缓解,但总体仍存在缺口。根据艾瑞的数据,2010-2016 年我国三级医院诊疗人次及机构数量复合增长率分别是10.7%和8.3%,而基层医院仅为1.5%和0.4%。
发展历史
早在2000年,39健康网、丁香园等企业的创立开启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之路。2014年随着“双创”概念 的提出,互联网医疗行业在资本的支持下,开始迅猛发展。2016年开始,政策有所转向。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期结束后不再展期,抑制互联网医院高增长势头。直至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医疗再次得到市场重视。
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巨大
截止至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25亿,同比增长45.74%。2018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1亿元,同比增长51.08%。预计未来两年按照38.4%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940.5亿元。而根据Mob数据显示,近几年,国内卫生总费用不断增长,到2020年预计卫生总支出近8万亿元。互联网医疗行业渗透率不断增强,预计2020年可达8%。用户规模可达5900万,市场发展潜力大。
互联网医院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根据健康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已建成互联网医院148家,而2018年仅有55家。而疫情期间,互联网建设增速,各省纷纷开设互联网医院助力防疫,根据动脉网数据统计,广东省、山东、江苏、宁夏和安徽分别建成互联网医院数分别是57家、48家、41家、8家和5家。
互联网医疗主流的商业模式
经过前期的探索发展,多类盈利模式初步落地,比如线上问诊(为C端消费者提供付费的线上咨询、线上复诊、线上随访等服务)、远程医疗(大型医疗机构为中小医疗机构提供付费的医疗服务,比如远程多学科会诊,远程阅片等)、处方外流服务(处方共享平台方按交易金额1%-2%收取服务费)、线上支付返佣(按支付流水的万分之五返佣)等。
互联网医院的主要盈利模式:线上平台引入流量,全产业链服务抽成
从盈利模式来看,互联网医疗行业可以从线上平台、线下医院、药企、保险企业以及患者等多方面获得盈利。对于2C(患者)端,企业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线上平台引入流量。目前平安好医生、微医、阿里健康等都是通过这种模式汇集潜在用户。患者通过平台进入互联网诊疗系统,可选择健康咨询、电子处方、平台药房配送等服务。而互联网企业可以在每个环节获得服务费抽成。在平台药房配送环节,互联网企业可将在线问诊的大数据与药企进行战略共享,进而通过药品销售抽成和药品定价等服务获得盈利。患者在线上平台诊疗之后,如有进一步治疗的需求,可以通过在线挂号平台匹配实体医院就诊。对于实体医院而言,互联网企业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方面的优势可以推进医院医疗信息化的进程。而在电子病历数据上的积累也可以促进互联网企业与保险企业的合作。通过大数据积累,实现医保,特别是健康险领域的精准测算,有效营销,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与保险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获得营销抽成和定价服务等方面的盈利。
互联网医院主要的运营模式:共建合营模式更加高效,有望成为主流模式
《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互联网医院分类两类: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以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的运营必须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依托,而不允许建立纯互联网平台的互联网医院。从目前运营方式来看,互联网医院运营模式分为自建自营模式和共建合营模式。自建自营模式是指医疗机构或者区域卫健委托医疗IT公司建设软件平台并提供系统运维服务,自身来负责平台的业务开展。而共建合营模式则是第三方机构与医疗机构或区域卫健委共同建设和运营互联网医院或区域医疗互联网平台。共建合营模式的效率更高,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模式。IT 建设和运维、互联网服务以及其他互联网医院中后台工作,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并且第三方机构会服务多家互联网医院,让其固定的IT 和人员投入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参与共建的医院仅提供医生即可;医生可利用上班时间(若医院针对互联网医院进行排班)和空余时间提供线上医疗服务;患者可获得更优质的就医体验。共建合营模式能实现各参与方的效率最高化。
未来发展趋势
回顾政策历程,早期仅允许医疗机构进行信息化的诊疗,逐步开放政策限制,到2018 年《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而2019 年8 月的《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则是政策在价格层面的细化和对互联网医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行业边界的界定和监管细则落地,有助于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预测行业将处于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2020年2月,国务院连续发布两则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科学组织并有效开展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并做好监管工作。随着各类型企业的抗“疫”行动的开展以及政策的肯定,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作用也被得到认可,受到好评。同时,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领域积累了大量C 端客户群体,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客户线上“寻医问药”的用户习惯,各大医院也加快了互联网平台的设,对未来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水木资本
水木资本Tsing Ventures是一支清华系的著名早期基金,专注于投资TMT领域,管理的基金规模已超过十亿元人民币,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于清华等国内知名高校,并拥有丰富的资源。水木资本管理的母基金规模亦超过160亿元人民币。
优秀项目请发送BP至:bp@tsingcap.com
更多信息请关注水木资本今日头条号与官方网站www.tsingcap.com
实习生简历投递:yaoli@tsingca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