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关注我"↑快来吧,亲
1. 传软银将领投滴滴自动驾驶公司3亿美元融资
日前,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软银即将敲定领投滴滴无人车公司3亿美元的融资。
据悉,2019年8月,滴滴官宣分拆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由滴滴出行CTO张博兼任新公司CEO,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产品应用及相关业务拓展。
解读:软银在2017年4月和12月分两次向滴滴投资了超过80亿美元,并在9月份以6.39亿美元取得了阿里手中的部分滴滴股权。此后,软银直接持有的滴滴股份达到了20%。2019年3月,孙正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准备对滴滴进行第三次投资,金额为16亿美元。
2019年4月份,在Uber上市前、自动驾驶业务被拆分时,软银联合丰田和电装向Uber ATG投资了10亿美元,其中软银投资了3.33亿美元。其后的几个月,多次有消息传出,软银打算将投资Uber ATG的模式复制到中国,即投资滴滴的自动驾驶公司。
不过,在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于2019年8月份成立的时候,软银并未出场。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软银因投资Wework严重亏损而自顾不暇,并且,Uber股价的一路下跌也让软银遭受重创,其内部也发生了很大的分歧。
最近半年,软银的财务状况并不好。最近,软银公布了一项货币化计划,包括出售部分阿里的股份,将在未来一年筹集至多4.5万亿日元(约合410亿美元)资金,以充实其资金储备并偿还债务。
软银这次对滴滴自动驾驶公司的投资额与对Uber ATG的投资额接近。考虑到滴滴自动驾驶在人才及测试数据上跟Uber还有很大差距,其估值应低于一年前的Uber ATG(72.5亿美元),因此,软银在滴滴自动驾驶公司所占股份应超过Uber ATG。
丰田在2019年7月份向滴滴出行投资了6亿美元,但丰田这次是否参与对滴滴自动驾驶公司的投资,尚无公开消息。
2019年9月份,原安波福无人驾驶全球工程副总裁韦峻青加入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TO。在同一时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滴滴宣布获得上海自动驾驶路测牌照30张,并向公众开放其L4自动驾驶车队的体验。
2. 丰田与NTT相互投资18亿美元,开发新一代网联汽车
据日经报道,3月24日,丰田与日本通信运营商NTT将互相投资2000亿日元(约合18亿美元),达成在资本和业务层面的双重合作。业务方面,双方将加速开发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汽车等商品。
解读:丰田与NTT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两家公司就已经在汽车的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方面开展合作。丰田希望可以利用NTT的协助改善汽车行驶时的通信状况,来尽快推动自动驾驶落地。
而此次双方进一步加深了合作程度。根据协议,丰田将持有这家日本最大电信公司2.07%的股份,而NTT将持有这家汽车制造商0.9%的股份。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此次双方合作的核心是联手打造智能城市。双方将开发一个数据平台,收集和分析来自家庭、车辆和公共机构的信息,这些信息将用于创建新的服务,重点关注交通、健康和能源使用。
丰田在今年年初时宣布,将在日本富士山附近开发一个智慧城市原型,该城市将融合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以及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
丰田计划将把日本一家前汽车工厂的175英亩(约0.71平方公里)的土地改造成一个“未来样板城市”,它将容纳多达2000人,包括丰田员工及其家人,并将由该公司的氢燃料电池技术提供动力。丰田首席执行官丰田章男(Akio Toyoda)在CES上表示,该公司预计将在2021年底破土动工。
目前,传统汽车巨头丰田正在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方向疯狂转型。2018年1月,丰田社长丰田章男在美国CES上正式宣布:丰田将从一家汽车公司转型成为移动出行公司。此后,丰田进一步加大在电动汽车平台、动力电池、自动驾驶、出行领域的投资和布局。
3. 腾讯领投Lilium融资2.4亿美元
3月23日,德国慕尼黑初创公司Lilium宣布,已经结束新一轮融资,由现有投资者腾讯领投,并筹集了超过2.4亿美元的资金。
该公司计划利用该笔资金继续研发其垂直起降(VTOL)飞行器,并开始打造生产设施,以便扩大产能,预计将在2025年正式推出此类飞机。
解读:飞行汽车市场已经是竞争的“红海”。
Lilium是一家德国慕尼黑的飞行汽车初创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慕尼黑工大的Daniel Wiegand和他的航空飞行专业的同学共同创立。
该公司的核心产品称为“the Jet”,他们希望这个纯电动的垂直起降的飞行汽车,每次可以搭载4人(含驾驶员),一次充电可以飞300公里,飞行汽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小时。
The Jet最大的特点是它的36个涵道式推进装置可以旋转角度,以解决垂直起驾和在空中水平推进的问题。
从技术的角度而言,飞行汽车现阶段最大的挑战,除了飞控系统之外,更大的挑战是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据Uber Elevate测算,当电芯的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的时候,飞行汽车才会具备比较好的经济性。
从这个角度而言,飞行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等待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成熟,即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升和电机功率密度不断提升。
目前看来,宁德时代的方形硬壳电芯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260Wh,松下的2170圆柱电芯的能量密度已达到300Wh/kg。
到2023年底,量产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可望达到400Wh/kg。
在商业模式上,他们希望自己组建飞行出租车队,负责一些市区到郊区、市区到机场等场景的载客任务。
以上海为例,在上海市中心的摩天大楼上,通过Lilium的飞行出租服务,商务人士可以在15分钟之内到达浦东机场。
与此同时,可以在30分钟之内到达杭州和宁波,在一个小时之内到达南京。
和直升飞机相比,飞行汽车的优势异常明显。
首先,电驱动系统不会发出非常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整个飞控系统除了动力强劲之外,还异常地宁静和安全。对于淑女们而言,完全不用担心巨大的轰鸣声、螺旋桨转动巨大的气流吹乱了秀发并让裙角飞扬。当然了,低空飞行完全不会给居民们带来噪音污染。
其次,纯电动飞行汽车还异常环保,不会像直升机一样,在低空排放出燃烧不充分的氮氧化合物。
以上两点使得一个城市,在低空中部署大量的飞行汽车成为可能。
此外,垂直起驾的飞行汽车,对起飞和降落的场地要求,远远低于直升机,且不会带来直升机起降时让所有人侧目的骇人效果,只剩下优雅和满满的逼格。
据Uber Elevate测算,当造价控制在30万美元左右的时候,这些飞行汽车的运营经济性,是可以与出租车PK的。事实上,飞行汽车在每小时之内创造出的产值,将会是出租车的5倍以上。
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细分市场,这也是为何腾讯的CXO网大为如此看重这家公司的重要原因。
2017年5月9日,腾讯领投了LiliumB轮9000万美元的融资。这次,再度领投了C轮2.4亿美元的融资。
截止目前,该公司已经累计获得了3.4亿美元的融资。
这个市场竞争极度激烈,欧美市场巨头林立。
截止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市场参与者包括拉里-佩奇支持的Kitty Hawk,空客的创新子公司A³,丰田汽车刚刚投资了4亿美元的Joby Aviation,以及波音的Aurora Flight(不是那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中国的酷黑科技和亿航,也在参与竞争。李书福收购了一家名为太力飞行(Terrafugia)的飞行汽车公司,但不是纯电动的;李书福还和戴姆勒连续两轮投了Volocopter。
这些公司的普遍目标是,在2025年左右,让人们可以打上飞行出租车。
4. 百度Apollo中标山西阳泉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示范项目
3月24日,百度Apollo宣布新的中标项目——将参与建设阳泉市经济开发区双向约10公里车路协同测试示范区。该项目将在阳泉市经济开发区进行车路协同规划建设,支撑自动驾驶技术验证、测试评价、运营服务。
解读:早在2019年11月21日,百度Apollo就已宣布其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项目落地山西阳泉。
此次签约明确百度Apollo将参与建设阳泉市经济开发区双向约10公里(城市段)车路协同测试示范区。项目包括完成路侧系统建设,以及基于百度公有云部署的车路协同云控平台、自动驾驶车辆监管平台的部署。
项目建设完成后,可通过环境感知对象检测技术与V2X通讯技术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超视距、全量障碍物感知、盲区检测等场景应用。
车路协同能够有助于车辆实现L4级自动驾驶,尤其是城市复杂路况下,是城市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3月,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在中央基调明确的背景下,新基建不仅成为热门词汇,也成为各地方政府投资发力的重要领域,阳泉项目已经是百度近期签约的第三个新基建项目。
此前两个分别是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塘西河公园5G示范运行线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项目,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大型5G车路协同示范线;以及重庆永川区“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建设项目,项目金额5280万。
除了地方政府在新基建领域的投资积极性外,百度能率先在3地拿下车路协同项目,与其之前的积极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储备密切相关。
去年12月18日,百度第一届百度Apollo生态大会,明确以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车联三大开放平台为基础,打造Apollo全生态。车路协同成为百度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力点,为此百度新增智能交通业务组。
除了组织和战略的调整,百度在车路协同领域也拥有一些技术优势。
在自动驾驶方面,具备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全栈研发能力,拥有导航地图甲级测绘资质、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采集制作及L4级自动驾驶实车规模化落地应用能力,还承担了自动驾驶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在2019年,包括长沙、重庆、沧州、株洲、德清、阳泉都已经加入了百度Apollo生态。在新基建的推动下,将会有更多的地方投入到智慧交通的建设中,凭借着先发优势,百度将收获更多的项目。
5. 恩捷计划募资50亿扩产隔膜项目
3月24日,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计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50亿元,用于扩建其江西省和江苏无锡的两个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这两个项目的计划总投资为45.5亿元。
解读:隔膜是锂离子电池四大中游材料之一,根据工艺分为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
恩捷是国内湿法隔膜领域的龙头企业,2019年国内市占率达到43%。主要海外客户包括LG化学、三星SDI、松下等,国内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力神等。
2020年3月,恩捷收购苏州捷力已完成工商注册。不过据市场预计,2020年捷力将转向消费电池市场,主要面向LG和ATL等客户。
收购捷力之后,恩捷加捷力在国内湿法隔膜领域的合计份额超过60%。
湿法隔膜的利润率相对于干法隔膜更高,加上恩捷超过一半的份额,其在谈判上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2019年恩捷销售收入31.6亿元,净利润8.5亿元。虽然纯利率相对于前几年有所下降,但依然高达27%。
恩捷不仅国内市占率较高,国际市场份额也可圈可点。
据东吴证券预计,在国内受新冠肺炎影响下,恩捷一季度仍将实现排产1.5亿平的规模,同比略微下滑,好于行业情况。受益于海外LG率先放量且松下采购起量,全年海外销量有望达到4亿平,海外市场占比预计将提升至30%左右。
截至2019年底,恩捷在上海、珠海、江西、无锡四大基地共有30条湿法隔膜产线,产能合计23亿平。
根据年报,恩捷计划在2020年底实现33亿平产能规模。
此次恩捷拟向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2.42亿股,募资50亿,主要用于建设江西一期扩建项目(4亿平隔膜)、无锡二期项目(5.2亿平基膜和3亿平涂覆膜),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建约车评》出品
正在售卖
本报告核心描述动力电池、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汽车科技,在1年、4年和10年等维度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汽车产品、市场、供应链和商业模式的影响。
为大汽车科技产业从业者的战略、产品、投资等决策提供参考。
报告简介请点击:《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20 版)》
招 聘
《建约车评》招聘内容编辑,希望与具有如下特点的你,一起打造不凡的汽车科技新媒体。
1. 人品好,三观正;
2. 极强的进取心;
3. 文字好,以写作为信仰;
4. 心态极度open;
5. 英语好。
简历请发2691378@qq.com,附上任意自己满意的作品。
《建约车评》同时在招聘实习生
要求:有基本文字功底、一周至少四天在岗。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