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指标、行业与全球分布1.1全球企业排名榜单当前,较为权威的企业排名榜单主要有《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Fortune Global 500)和《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2000大上市企业”(Forbes Global 2000),其中,《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因其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更被认可。《财富》世界500强是由美国《财富》杂志评选,是公认的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该榜单以营业收入为主要排名依据,并未反映净利润等经营质量指标,侧重规模而非质量。1955年第一次发布,当时排名仅限于美国公司,1995年第一份涵盖全球工业和服务型企业的国际综合榜单问世,其后每年发布一次。全球500强企业占据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国际技术贸易的60%和国际直接投资的90%《福布斯》全球2000大上市企业是《福布斯》杂志评选的2000家上市公司综合排行,2003年首次发布,其后每年公布一次;其依据的指标有上市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资产和市值,在排名中赋予这四项指标相同的权重。因此,《福布斯》一直在强调标榜自己所评选出的企业不仅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而且也是最具影响力的。 1.2《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统计指标《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营业收入、利润、资产、股东权益和员工数量等指标。其中,营业收入是其排名的主要依据,这种评选标准的缺点在于其更利于市场大、人口多的国家。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按照2019年3月31日前结束的各公司财政年度总收入排名,非美公司的数据按每个公司财政年度末的汇率换算成美元。1)收入,包括合并子公司和已终止业务的报告收入,不包括消费税;对于银行而言,收入是总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总和;对于保险公司,收入包括保费和年金收入、投资损益、已实现资本收益或损失以及其他收入,但不包括存款。2)利润,扣除税、特殊信贷或收费、会计变更的累积影响以及非控制权益,但未扣除优先分红。3)资产,公司财政年度末的资产。4)股东权益,实收资本和留存收益的总和(资本存量),非控制权益不包括在内。5)员工数量,公司发布的财政年度末或年均数据,兼职员工被记为全职员工的一半。 1.3《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发展1996-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营收规模增长2倍,利润增长6倍多,且与全球GDP增长高度相关。从规模看,1996-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总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总营业收入从11.3万亿美元增长至32.7万亿美元,增长近两倍。其中,2019年同比增长8.9%,创历史最高值。从盈利看,1996-2019年,总利润从2930亿美元增长至2.15万亿美元,增长6倍多。其中,2019年同比增长14.5%,为历史最高值。2019年净利润率达6.6%,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1%,均超过2018年。此外,1996-2019年,进入世界500强的门槛从88.6亿美元上升至248亿美元,增长2倍。《财富》世界500强在国家(地区)和行业分布方面变化明显,中国企业发展迅速而英国相对缓慢,行业由工业向互联网科技和民生转变。从国家格局演变看,1999年拥有上榜企业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为:美国(184家)、日本(101家)、德国(42家)、英国(40家)和法国(39家),2009年为:美国(140家)、日本(68家)、中国(43家)、法国(40家)和德国(39家),2019年演变为:中国(129家)、美国(121家)、日本(52家)、法国(31家)和德国(29家),国家格局的变化既有新兴经济体崛起挤占份额又有大国经济衰落的原因。从行业变迁看,1)1996-2019年,银行、保险和能源行业始终是企业分布最多的三大行业;2)信息技术领域逐渐由电子电气设备向半导体、软件等高端制造业转化,1996-2019年,电子电气设备行业拥有的企业数从30家减少到15家,而半导体、软件等高端制造业增加8家,相关服务行业增加11家,体现了后工业化时代的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方向;3)生命健康成为新兴崛起领域,从1996年无一家企业上榜到2019年增至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