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年报解读

余建约 建约车评 昨天

 提示点击上方"关注我"快来吧,亲


吉利汽车,无疑是当前本土自主品牌汽车的领头羊,透过这家公司的年报,基本上可以感受得到中国汽车市场现实的温度。
 
2020年3月3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代码00175,后简称吉利汽车)对外发布了上一年度的财务数据,该公司CEO安聪慧携副首席财务官戴庆出席了分析师会议。
 
在过去的2019年,吉利汽车销售汽车136.16万辆,同比下跌9%,录得营收974.01亿元,同比下降9%,净利润为82.61亿元,同比下跌35%。
 
在现金流方面,截止2019年12月31日,吉利汽车的现金储备增加了35.1亿元达192.81亿元,过冬棉衣得以加厚。
 
在发布会中,安聪慧承认,由于受国际政经、疫情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处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中,该年度将会是吉利汽车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聪慧坚称暂不下调既定的141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
 
冰冷的数字、严酷的市场和激进的目标背后,蕴含着全球经济、中国汽车市场给汽车公司们所带来的和即将带来的巨大挑战。
 
 
关于市场
 
不得不说,2019年吉利汽车在市场的表现令人感到失望。
 
从2015年起,吉利汽车销量进入起飞阶段,销量从2014年的41.8万辆,一路高歌猛进,于2018年达到了巅峰的150万辆。
 

 
在过去的2019年,吉利汽车不但停止了销量长虹的势头,更令人失望的是,销量一举掉头向下,出现了令人失望的9%的负增长。
 
2019年,对于吉利汽车而言,是一个糟糕的“分水岭”。

这家中国本土自主品牌的明星企业,正式作别了公司发展历程中长达4年的、甜蜜的“增长时代”,从此步入到一个艰难的盘整时期。
 
在2019年,中国车市整体的大盘表现不佳,同比下跌8.2%,总销量为2576.8万辆,相对比而言,吉利汽车销量的同比下跌为9%,看起来只是小幅跑输了大盘。
 
这样的判断将会非常致命,对于吉利汽车经管层而言,更加务实的判断是:
 
1.相对于整体自主品牌的竞争对手,吉利在上一个周期,即2015年之前建立的产品和技术上的优势,已被抹平,甚至已被赶超。
 
尤其是比亚迪、长城、长安最近在新周期中推出的新车型,将会让吉利在市场竞争中“痛不欲生”。


这样的判断,将可以帮助吉利上下更加务实地看待自己的技术体系、产品定义能力和设计能力所处的市场地位,在这方面建立清晰的认识太关键了。
 
吉利汽车各个细分市场的主力产品销量节节下滑,基本上可以反映上述现状。 

 
2.中国的SUV市场“井喷”的红利,基本已经走到尾声,合资品牌早已反应过来并对这个市场展开的强力“绞杀”,这让吉利遭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对于吉利汽车而言,吉利品牌除了将会遭受自主品牌友军的强大冲击外,还有合资车企主流品牌下压的巨大压力。

而吉利面向消费升级市场的领克品牌,在与合资品牌正面的对战中,并没有收获想象中的增量,甚至显现出颓势。

这样的局面大概率将会持续下去。
 
3.吉利汽车的这一届管理层,在经历了非常成功的四年增长之后,没有客观和清醒地认识到成功的主要因素,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这种情绪使得这家公司没能在年景好的时候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迎接艰难的挑战。
 
事实上,在2018年,吉利汽车在市场上的颓势就已显现出来,但同比高达20.3%的增长,以及150万辆的历史最高销量,让团队丧失了警惕。
 
在这里,我们基本上可以下一个结论,吉利汽车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市场盘整”阶段,在这个阶段,稳住市占率就是最大的成功。
 
最关键的是,吉利的经管层需要对重新评估竞争态势,做好长时间应对困难的挑战。
 


可以确定的是,这家本土自主品牌,若想重新树立产品和技术上的领先,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关于运营
 
在2019年,吉利汽车的净利润看起来还可以,在同比下跌35%之后,达到了82.61亿元。
 
坏消息是,吉利汽车的毛利下滑了,从2018年的20.18%下降到17.3%,销售费用率和行政费用率由于整体营业额的下滑,快速攀升。


毛利率的下滑,反应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说明了自主品牌领头羊产品折扣的力度在加大。
 
这既有市场竞争的烈度问题,更有产品竞争力的问题。
 
基于现状,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在进入一个新的产品周期之前,吉利汽车产品组合的毛利恐怕还会下滑。
 
在销售费用项目上,同比支出减少了1.91亿元,从45.23亿元降到了43.32亿元,但由于整体营业额下降幅度更大,导致销售费用率从4.24%上升到了4.45%。
 
鉴于安聪慧不下调141万辆销售目标的决定,这一块费用应该不会有大幅的下滑,但如何优化效率,将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吉利汽车目前的市场营销体系、思路和打法不做结构性迭代的情况下,销售费用率持续攀升恐怕难以遏制,营销部门将会是业绩不佳的第一“背锅侠”。
 
行政费用率很是扎眼。
 
2019年,吉利汽车整体行政费用为51.22亿元,去年同期为37.77亿元,同比增长了13.45亿元。
 
导致行政费用率从3.54%飙升到了5.26%,令人感到惊悚。
 
尽管如此,由于吉利汽车的行政费用中包含了研发费用,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2019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从2018年的19.26亿元增加到了30.67亿元,增加了11.41亿元,占行政费用增量的84.8%。

如果刨去研发费用的增加额,2019年吉利汽车的行政费用增量为2.04亿元,增长11.02%。
 
一个需要引发关注的数据是,在2019年,尽管吉利汽车的员工数量从2018年的52400人降到了43000人但行政费用依然上涨了11.02%。
 
对于所有的车企而言,这都是一个糟糕的消息,意味着智能电动化使得车企用工成本大幅度增加。2019年,吉利的人均薪资支出从2018年的11.59万元上涨到了14.04万元,同比上涨了21.14%。
 
回到研发费用上,吉利汽车在这里依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2019年,财报指出,吉利汽车研发支出资本化费用为46亿元,总共的研发支出为54.505亿元,研发资本化的比例达84.39%。
 
把46亿元研发支出记为了无形资产,这为82.61亿元的利润贡献了46亿元。
 
此外,假如我们把54.505亿元记为吉利汽车的研发支出,则其研发占营业额的比重为5.59%,通常情况下,汽车行业的研发渗透率为6.5%左右。
 
2020年,华为研发支出预计将占到营业额的15.3%。
 
在财报发布会上,吉利方面透露,如果以该公司的母公司吉利控股为统计口径,在研发费用投入达到了200亿元,研发渗透率为6%。
 
这是以吉利控股整体3300亿营收来算的,包括沃尔沃以及旗下所有实体的研发总投入。需要指出的是,沃尔沃的研发支出和吉利汽车的研发支出,还不能形成协同效应,这是李书福接下来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智能电动化的原因,吉利汽车的研发费用还将会急剧攀升,总体用工成本也将持续攀升。
 
这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这些都将会伤害到该公司的盈利表现。 
 
 
关于现金流
 
在非常时期,评估一家企业的经营健康状况,现金流指标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利润情况。
 
从账面上看,吉利汽车的现金储备与2019年的期初相比,增加了35.1亿元,整体达到了192.81亿元。
 
这样的现金储备,在中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商中,属于优秀的水平。
 
根据财报,我们发现该公司在2019年主营业务的运营中,获得了125.37亿元的正向现金流。
 
在投资活动中,支出了107.91亿元。很有趣,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在这里占了46.06亿元,其中购物物业、厂房和设备花掉了28.73亿元,此外组建联营或收购公司花掉了约31亿元。
 
 
在对今年的展望中,上述这块开支将会是吉利汽车削减费用的重点。
 
该公司在财报中称,不计入合并或收购,资本开支将会减少到68亿元。在这里,将很难削减“增加无形资产”,即研发支出这一块,这就意味着将不会有多少产能建设的支出了,这是对的。
 
在融资活动这一个大项,吉利汽车录得正向现金流17.63亿元。
 
主要的项目,非常值得引发关注。
 
 
第一个需要引发的要点是股息的发放,即向投资人或者说母公司进行分红的支出。
 
2019年,这一块的支出为28.06亿元,在2018年21.61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6.45亿元。
 
不要小看了这个趋势,这意味着吉利汽车在2019年经营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加大了向母公司分配股息的力度。
 
这种违反常态的举动,只能表明处于控股地位的母公司对资金有着比较大的渴求。
 
吉利汽车的控股股东就是李书福所控制的吉利控股,这家公司在全球经济全面下滑之前,做了比较多的投资,这些投资在经济情况恶化的情况下,将会给吉利控股造成越来越大的财务压力。
 
以吉利控股对戴姆勒-奔驰的投资举例,2018年2月24日,吉利控股或李书福斥资90亿美元,战略投资戴姆勒-奔驰集团,获得了该公司9.69%的股份而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意味着彼时戴姆勒-奔驰的投资价格约928.8亿美元。
 
全球市场萎缩和智能电动化,使得吉利控股的这项投资已经录得了大幅的“浮亏”。
 
截止北京时间2020年4月1日晚上21点,戴姆勒-奔驰的市值306.2亿美元,这意味着原来90亿美元的资产,已经折价为29.67亿美元。
 
其实这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戴姆勒-奔驰本身运营状况急剧变差,影响了吉利控股从中获取股息的能力,将进一步拖累李书福。
 
2019年,戴姆勒-奔驰营业额为1727亿欧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仅为27亿欧元,同比下跌64.5%,这恐怕只能是会计意义上的净利润。
 
吉利控股对资金需求的增加,将会给吉利汽车的经营带来压力。
 
此外,吉利汽车在融资活动中,通过发行永续债获得了34.13亿元的现金增加,同时向银行20.6亿元,还掉了银行13.73亿元借款。
 
这就意味着增加了41亿元。
 
整个2019年,吉利汽车的现金增加为35.1亿元,主要是银行借款和发债所得。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控股股东和其他投资人还从中拿走了28.96亿元。
 
在现金流量表中,我们不能发现吉利汽车流动性问题,但相关问题在资产负债表中一目了然。
 
这里隐含着车企们在经营中遭遇到的巨大的挑战,甚至于需要政府们出手救援,因为这些庞然大物们一旦在经营中出现状况,将会拖垮整个链条。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吉利汽车流动负债达到了485.26亿元,相对于2018年的437.6亿元,增加了47.66亿元。
在相同的时期之内,吉利汽车的流动资产总额为500.14亿元,相对于2018年的427.85亿元,增加了72.29亿元。
 
在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比较好的是“贸易及其他营收款项”和“银行结余及现金”,加起来一共为451.26亿元,这几乎难以覆盖到期的债务。
 
在财务上,有一个指标叫“流动比率”即把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衡量以及公司偿债能力,2019年,吉利的这个数据为1.03,去年同期为0.98,有所改善,但依然处于非常危险的状况。
 
吉利汽车的债务构成中的大头为478亿元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这里很重要的一款是“贸易应付款项”,金额为337.58亿元,去年同期的数目为273.81亿元。
 
这款应付款项,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供应商的货款,同比增加了23.29%。
 
 
吉利汽车供应商货款的增加,基本上反应了当前汽车产业的一个趋势,制造商对供应商货款的账期在不断拉长,数额在增加。
 
吉利汽车的供应商货款问题尤为严峻,这将会让该公司的上游在危机中的抗风险能力急剧下滑。
 
但我们看不到这个趋势会得到扭转的迹象。
 
在财报中,吉利方面称采购货物的付款周期为2个月,但从应付货款达到了337.6亿元的规模来看,吉利的账期恐怕至少会超过6个月。
 
占用供应商货款是这家公司维持正向现金流的重要手段,这是生意的一部分。
 
当然了,供应商如果撑不住了挂掉,不仅为影响吉利的制造情况,也会让该公司的诉讼大幅度增加,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在财报发布会中,吉利方面称在2020年不会新的发债的需求。
 
这恐怕不会是一个好的决定,如果能够,在融资成本还可控的情况下,增加“永续证券”的发售,是非常关键的。
 
2019年11月27日,吉利汽车发行了一笔5亿美元的永续证券,费率为4%,资金成本极其低廉。
 
这笔企业债的发行,是2019年吉利汽车现金流转正的最关键因素。
 
与此同时,尽管在2019年吉利汽车在公司债的评级上,艰难地从“垃圾级”攀升到了“投资级”的最低级,即从Ba1上升到Baa3。
 
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使得穆迪重新将吉利的评级纳入了“重新观察名单”,在90天的观察期结束之后,有很大的概率再度重回“垃圾级”。
 
这将会极大增加企业募资成本。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工业企业中债券评级最高等级的GE,都遭遇了企业债融资失败的窘境,反映了资本市场通缩的程度。
 
吉利御寒的棉衣还不够厚实。
 
 
关于新能源汽车
 
2019年,吉利在新能源汽车的业务中,看起来表现还不错。
 
由于该公司对外宣布的数据中包含了轻混的销量,需要排重。

 
从乘联会的数据看,2019年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达到了69608辆,同比增长28%。

 
从总量上还不错,但从单一车型上看,还有不少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明星车型,销量最大的帝豪EV,总共卖出了28450辆,占总销量的比例为40.87%,但该款车的销量同比下滑10%。
 
此外,寄予厚望的几何A没有能够获得成功,只卖出了12662辆,且以网约车为主。
 
帝豪GS卖出了10806辆,同比增长44%。
 
其他9款车型的平均销量为19665辆。

(基于上险量的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
 
2019年,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吉利依然还没有推出专属的纯电动汽车平台,主要的产品还是来自油改电,这让该公司在打造爆款产品上处于被动境地。
 
在智能电动化上,吉利把更多的资源投在了车辆网上,并推出了GKUI的车联网系统,但在电动化和辅助驾驶方面,步伐太慢。
 
在财报中,吉利方面称,2020年将会是发力新能源汽车的年度,看看有什么惊喜。
 
 
展望
 
在财报发布会上,吉利汽车主要的一些展望包括:
 
1.暂不下调既定的141万辆销量目标。
 
这个难度非常大。
 
由于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的下滑幅度以及在15%左右,这将会给所有车企的销量带来巨大的挑战,吉利试图维持同比4%的正增长,是一个过于激进的目标。
 
当然了,吉利扼制销量继续下滑的心情和决心可以理解。
 
2.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合并。
 
该公司已多次进行公告,这也许会是2020年吉利汽车最大的利好。
 
在2019年吉利汽车销量为136万辆,沃尔沃的销量为70万辆,在合并之后,将会成为一家年销量过200万的强有力的汽车集团,在营业额上,沃尔沃为1940.5亿元,吉利为974.01亿元,合在一起将达到2914.51亿元。
 
更加重要的是,合资一起之后,在智能电动化,在传统车型的研发费用,将可以大幅度地被削减下去。
 
现在的情况相当于,两家由李书福控制的公司,每家公司都需要出一份研发的费用。
 
合并之后,双方在采购上的协同也将会大幅度提升。
 
此外,合并之后势必可以降低管理费用。
 
在智能电动化席卷全球,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低迷,传统车企经营情况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吉利和沃尔沃的合并势在必行。
 
3.加大出海力度。
 
这是2019年吉利汽车为数不多的亮点,该公司在销量上,同比增长109%,达到了57991辆,在营业额上,海外市场占比攀升到了5%,2018年的占比为1.6%。
 
进军海外市场的逻辑是,扩大市场覆盖度,扩大规模以提升研发效率,在采购上发生更多的协同。
 
2020年,进军海外市场,是中国本土市场进行白热化竞争大背景之下,一些强势自主品牌的战略选择。
 
 
总结
 
在2020年,不仅仅是吉利,所有传统车企都将会遭遇到如下的情况:
 
1.整体市场下滑导致的销量目标难以完成。
 
2.市场萎缩还将导致竞争加剧,折扣力度加大致使毛利率下滑。
 
3.市场向头部企业聚集,弱势企业出局。
 
4.因为需要推进智能电动化转型,导致研发支出继续加大,使得研发费用率节节攀升,这将会损害运营利润。
 
5.销售和行政费用会成为所有公司优先削减的重点,市场费用、人头费用都会被压缩。
 
6.竭尽所能,进行合纵连横,试图降低研发和采购方面的支出。
 
7.在智能电动化上,发动全力以赴的进攻。
 
8.人事变动愈发频繁。


建约车评》出品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20版)》

正在售卖




本报告核心描述动力电池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汽车科技,在1年、4年和10年等维度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汽车产品、市场、供应链和商业模式的影响。


为大汽车科技产业从业者的战略、产品、投资等决策提供参考。


报告简介请点击:《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20 版)》



招   聘

建约车评》招聘内容编辑,希望与具有如下特点的你,一起打造不凡的汽车科技新媒体。

1. 人品好,三观正;

2. 极强的进取心;

3. 文字好,以写作为信仰;

4. 心态极度open;

5. 英语好。

简历请发2691378@qq.com,附上任意自己满意的作品。


建约车评》同时在招聘实习生

要求:有基本文字功底、一周至少四天在岗。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