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小百科|RTD的三种接线方式

简仪科技 简仪科技 昨天

全文字数1104 | 阅读需要3分钟


关键词:RTD、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导读:

通过向RTD施加一个恒定的激励电流,并测量RTD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推算出RTD的电阻值,进而通过已知的电阻-温度换算关系来确定温度值。为了进行该操作,需要将RTD接入到某种测量电路,由此产生了RTD的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接线配置。


RTD探头的结构

RTD探头主要由元件、护套和连接线组成。元件即用来测量温度的电阻,护套用来保护其内部的测温电阻,连接线用来将测温电阻连接到测量电路。图 1展示了一个二线制RTD探头的结构。

图 1 二线制RTD探头结构【2】


二线制

二线制是最简单的接线配置。在这种接线配置下,RTD元件的两端都有一根导线,并直接连接到了测量电路,如图 2:

图 2 二线制【3】


由于激励电流流经了两段导线和元件电阻,所以实际测到的阻值为:

RT= RE+ R1+ R2


其中RT为实际测到的电阻,RE为元件的电阻,R1和R2分别为两端导线的电阻


因此,二线制配置下的测量结果会比预期值更高。为了避免引入的相对误差过大,二线制RTD的导线不宜过长,元件电阻不宜过小,并且不适合用于需要高精度温度测量的应用场景。


三线制

三线制是最常见的接线配置。在这种接线配置下,RTD的元件两侧分别有一根导线和两个导线,如图 3所示:

图 3 三线制【3】


三线制RTD的三个导线的长度和材料、截面积相等,所以它们的阻值相等。


三线制的原理为:分别测量到导线1和导线2间的电阻值为(R1+R2+RE),导线2和导线3间的电阻为(R2+R3)。由于将两次测量结果相减后,由于R1=R2=R3,最后就仅剩下RE


可以由两个匹配的电流源分别从导线1和导线2输出相同大小的激励电流I1和I2,并都从导线3流回电流源负端。测量导线1和导线2间的电势差VT为:

VT=(R1+RE+R3 )∙I1-(R2+R3)∙I2


由于R1=R2=R3和I1=I2,所以:

VT=RE∙I1


由此消除了导线上的寄生电阻带来的影响。


实际应用中,三根导线的电阻值并不可能完全相同,也不存在两个完全匹配的电流源,所以导线电阻带来的误差并不能完全被消除。


四线制

四线制是最复杂和昂贵的接线配置,测量结果最为准确【4】。在这种接线配置下,RTD的两端各有两根导线,如图 4所示:

图 4 四线制【3】


使用四线制时,一对导线用于输出和收回激励电流(如导线1和导线4),另一对导线用于测量电势差(如导线2和导线3)。由于用于测量电势差的导线上没有电流经过,所以不会引入导线上的寄生电阻所带来的误差。



参考

  1. 图片来自于: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sistance_thermometer

  2. 图片来自于:

    https://www.omega.com/en-us/resources/rtd-2-3-4-wire-connections

  3. Omega Document: 

    https://cn.omega.com/prodinfo/rtd.html

  4. 简仪6301使用手册:http://www.jytek.com/product/278163654



微信公众号搜索添加:shjianyi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此文章版权归简仪科技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