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赛道中,企业服务一直是投资热点。从长远看,中国有3500万家注册企业,有着比美国更为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基数和提升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企服市场远比中国成熟,今天美国的企服市场规模大概是中国市场的10倍。
企业服务领域历来是光速中国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光速美国更是全美该领域投资的佼佼者。过往优秀的投资业绩及深度的行业积累使得投资团队能前瞻性地看到新的创业机会。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投资节奏不可避免地被放缓,但在这种情况下,光速中国持续地通过分析中国的市场特点,找出了几个长期看好的垂直领域。
以下内容编辑自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高健凯在近日36氪新经济行业“线上”大会——WISE2020新经济领风者大会上的发言。
在企业服务领域,第一次想要创业的伙伴常会遇到一些误区:
第一个误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某些细分领域已有我们熟知的巨头盘踞,但常常还有人奋勇向前地扑向这些领域。当这些细分领域已有巨头公司布局,且做得不错的情况下,我会建议大家绕道而行,不要硬碰硬。举个例子来说,拼多多早期绕过传统电商获客方法,选择在阿里比较难触达的微信生态中获客,避免一开始就直接与巨头竞争。 | |
第二个误区,“看着昨天,想着明天”。 比如最近大家看到直播非常火,就觉得直播可能是非常好的创业方向,开始做各种垂直领域的直播。但其实做直播在今天火的人,在昨天和前天就已经开始布局了,现在再想进去就非常困难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创业时能看着明天,想着今天。我们要先看见明天的需求,再来想今天应该有哪些领域的创业和投资机会,甚至要更进一步去想,后天还会有哪些新机会。 | |
第三个误区,“几个亿好像很多”。 第一次创业时常常会想有几个亿的市场空间已经很不错,但得记得市场中的创业者很多,除非有把握这市场的第一名是可以拥有40%~50%以上市占率的寡头市场,不然分下来的市场空间可能很有限。我建议大家在考虑市场规模这件事时,最好是往大的方向去找,找一个几百亿或几千亿的市场,因为一个太小的市场很可能不值得今天在腾讯、阿里、美团、字节等头部互联网公司的同学们离职去创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小而美也有可能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小伙伴们在投身创业前,得先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是否需要VC的投资。 |
在这几个误区之后,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选择关注企业服务领域投资机会和创业机会的方法论。总结有以下两个方法:
1、借他山之石;
2、逐己身之玉。
美国的企业服务市场领先中国10~15年,因此美国企业服务市场对中国创业者和投资有不错的借鉴意义,如对标后发现潜在市场空间够大且在中国没有明显前三名竞争对手的领域,那么这些领域通常是不错的创业或投资机会。
从实际操作方法来看,我们通常在做行业分析的时候,会把在这几个大领域已布局的美国公司找出来,研究这几个领域里最大的美国上市公司是哪些?相对应的中国创业公司有哪些?以此来分析这一市场值不值得进入。
另外,我们也会把一些目前高估值但未上市的公司找出来对标,结合关键数字指标来决定在哪些领域值得花时间去深入研究其中的投资机会。我相信这对选择创业方向的伙伴们来说,是最值得花力气的地方。因为如果选错了创业方向,要一直坚持下去,是非常辛苦且痛苦的事情。做完这些对标工作后,我们最近发现有几类市场值得关注,包含:
第一类,国内巨头不是特别在意,但在美国有较大的对标上市公司的新市场。比如AI智能运维和客户体验云(Customer Experience Cloud),这是不错的创业或投资新方向。
第二类,被国内企业服务市场长期忽视的新人群,比如设计师、码农、市场营销专员等。过去没有非常好的企业服务产品服务他们,但在美国有不错的对标公司上市或估值较高的未上市公司,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创业和投资方向。
第三类,在国内数字化程度低且互联网巨头不太容易切入的一些垂直领域,在美国也有不错的对标企业服务公司。比如协助药企做数字化转型、工程建筑管理数字化、农业生产管理数字化等这类比较重的,巨头不一定会进,也会是创业者进入的机会。
此外,我们也会在有中国特色的大垂直领域找潜在机会,通常会特别关注两方面,一个是不同,一个是变化。
比如行业结构不同,我们分析美国跟中国GDP组成,发现中国GDP虽然只有美国的60%左右,但是某些行业的GDP比美国还要大,比如制造、农业、建筑等行业,中国的GDP总量比美国这几个行业的总量更大。再比如零售和金融行业GDP在中国有足够体量且成长的比美国更快很多,像这种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大垂直领域,会有一些系统性的机会。
另外,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速度非常快,这也是美国社会没有遇到的问题,我们预计2035年,每5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位超过65岁的高龄老人,到时相对应的健康花费,或者健康服务都会有很大的机会。
此外,国家在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过程当中,也会有系统性新机会。自主可控不只是指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是指在底层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中国公司需要有自己的积累,而在金融、5G、安全等相关产业的供应商,也会特别强调自主可控的需求。这些在美国没有,但在中国有很大的机会。
综合以上几点来说,我们觉得在企业服务以下几个领域会有系统性的大机会。
光速中国创业投资基金通过六支美元基金和一支人民币基金,管理着近20亿美元的资金。
专注挖掘优秀创业领袖,判断未来行业趋势,同时结合自身的研究能力扎根行业。
早期投资一批创新且具有颠覆性的成功企业,包括美团点评(HK:3690)、拼多多(NASDAQ:PDD)、满帮集团、中际旭创(SZ:300308)、小鹏汽车、e代理、途家斯维登、房多多(NASDAQ:DUO)、信也科技(NYSE:FINV)、联络互动(SZ:002280)、DotC、企鹅杏仁、简普科技(NYSE:JT)、商米科技、e代驾、禾赛科技、PlusAI、最右、e成科技、火花思维、猩便利、小鱼易连、小黑鱼科技、聚胜万合、汉朔科技、小鱼在家、青云QingCloud、Wayz.ai、乐乐课堂、FaceU、来也科技、喔趣科技、直客通等。
凭借团队在公司运营及管理方面丰富的背景经验,致力于帮助中国新一代创业家成为有社会影响力的行业领袖,携手创建世界领先的伟大公司。
通过光速美国的国际网络,为企业提供拥有国际视野的增值服务及强大的外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