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文集丨许强:集团成立二三事

为纪念集团成立十周年,集团公众号特推出“纪念文集”栏目,刊登集团领导和员工撰写的纪念文章。


第四期我们推送的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的文章《集团成立二三事》。


许强

许强,辽宁东港人,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2010年加入中关村发展集团。曾任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集团成立二三事

撰文/许强



前些日子,王明兰给我电话。她说集团成立已近十年,邀我在十周年之际写点东西,分享给大家。我想了想,就把集团成立前后的几件事情写出来,与大家共同重温那段时光吧。

牡丹宾馆紧张筹备

2009年11月初,市委常委赵凤桐对我讲,说近期市主要领导带队,分别考察了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园区的建设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为加强统筹,市里准备在中关村成立一个大的平台,比如叫中关村发展集团。没过几天,赵凤桐在健翔桥北京创业大厦召开了有各区主管副区长参加的座谈会,专题讨论这件事。动议方案是中关村管委会起草的,常务副市长吉林召开政府专题会,听取方案。会后,成立工作组,准备让我做组长,我向市政府副秘书长戴卫讲,组长还是由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廖国华担任,我当副组长组织大家干活。十二月初筹备组就在牡丹宾馆租用了一间会议室,并委托我原来的工作单位北科建集团代买了一台复印机和打印机,就开始紧张的筹备工作。(这台复印机从牡丹宾馆到鼎好大厦再到朔黄大厦,最后又来到国防科技园集团新的办公大楼,一直不分昼夜忙碌地陪伴着集团的成长)酝酿形成集团组建方案、明确股东及出资、草拟公司章程、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和议事规则、筹备发起人大会和成立揭牌仪式,等等工作,都是在牡丹宾馆三层的那个小会议室完成的。


关帝庙会议

2010年4月1日,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大会在海淀区北部的环保园举行,声势很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市长郭金龙,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4位领导为集团揭牌,这在北京市国有企业的发展史上,实属少见。有这么多领导为我们的牌子“开光”,我嘱咐徐景泉把牌子收好。仪式结束后,我与已经明确来集团工作的于军、宣鸿和邵顺昌互相看着对方,有找不到“家”的感觉,当时确实也没有“家”,一个牌照、一个牌子,路在脚下。集团成立后有大量工作需要尽快开展,可是在哪商议,4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集团连个临时办公地点还没确定呢。看大家都没“方位”,我想到中关村西区的关帝庙。它属于北科建集团建设中关村西区时候的一个复建文物古迹,在当时,那是一个中关村企业家聚会的地方,是一个可以交流聊天的地方,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有几期节目也在那拍摄。关帝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忠义仁勇”之意。于是,4月1日下午,“四条汉子”在关帝庙里召开集团成立后的第一次正式会议。我把提前准备的一套方案提交这次会议上讨论,关于集团的组织架构、流程制度、全球招聘、项目对接等几项重点工作得以明确。

第一个办公地点

集团的第一个办公地点,选在鼎好大厦A座19层,面积不到2000平米。由于各项工作亟待开展,留给装修施工单位的时间不多,只用了短短的15天时间,就完成装修和大部分家具的安装,一些家具还是于军同志从市委库房中借的旧家具。我报告后,领导有点半信半疑,当时分管集团的赵凤桐还带着中关村管委会几位领导利用周末时间到集团来了一次“微服私访”,对集团一开始就有这样务实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集团成立之初,我们边组建队伍,同时着力推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集团首要任务——服务重大项目在京落地转化。于5月11日在石景山区举行了首次服务项目投资落地签约大会,各级领导、创新主体、十六区300多人参加。起步的几个月,虽然只有班子成员“四条汉子”,加上借来的八九个人,但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创造了很多速度和奇迹。比如千人报名录取27人的全球招聘,“双维”战略目标的设计和提出,债权附认股权投资方式的创新设计,产业链投资、产业集群投资支持产业发展的模式创新,海外业务的坚定拓展,等等。

这一切,都源于集团成立时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创新主体,用市场化手段实现服务科技创新与企业效益的双重目标。无论昨天,还是今天,每每回忆过往点滴,每每看到集团发展壮大,我作为发展集团曾经的一份子,都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

新的十年、新的征程,期待中关村发展集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高水平服务科技创新牢牢抓在手上,勇立潮头再创辉煌。

来源丨中关村发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