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设备供应商全球份额2020最新排名! ZTE:中国5G市场份额目标35%+

从2018年10月三星全球抢跑5G之后,2019年就成全球5G建设的萌发期,随之,5G设备供应商的PK就正式拉开序幕。在这一过程,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经常公布自己已签订的商用合同数目,但是基于有些商用合同的保密条件,他们的数据并不会公布的很全面。同时,没有第三方的中立数据,偏信一方自家之言,信服力并不太大。

近日,有第三方的调研数据出炉:
据4月10日韩国媒体消息,近日Dell’Oro Group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5G设备市场份额排名。
在这份榜单中,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五大设备5G通信设备市场份额排名为:

华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5.3%;

爱立信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3.8%;

诺基亚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20.3%;

三星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10.4%;

中兴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10.2%。

由于Dell’Oro Group每个季度都会公布五大5G设备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变化,从统计图来看,华为中兴呈明显上涨态势,而三星份额占比则呈下滑态势。
韩国媒体还根据Dell'Oro Group的每季度报告,列出了2018年第四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期间五大设备商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
• 得益于韩国5G全球首商用,三星5G设备市场份额于2019年第一季度达到37.8%,排名全球第一。
• 但随着2019年美国、欧洲、中国的运营商陆续商用5G三星5G设备市场份额下滑至10.4%,被华为爱立信诺基亚超越。
中兴5G设备市场份额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不断上升,已接近三星的市场份额。

其实这一调研数据非常容易理解,因为韩国是最先商用5G的国家,三星又是韩国的本土企业,是自家5G的主力承建商,最初占比全球5G市场的大比例份额不难理解。但随着全球各国家5G商用的陆续进行,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传统设备供应商的优势就凸显出来,这些厂商的5G份额在提升的同时,三星的份额占比被稀释后呈下降态势就是必然。

其中,在5G供应商市场也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在欧美市场,爱立信诺基亚三星是主要被选择厂商,而随着中国5G市场的启动,华为中兴就成国内市场主要玩家。比如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移动2020年第二期5G基站集采项目中,超23万的5G基站规模中,华为和中兴的占比总和超过80%。而后续还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25万基站集采,必然同样将以华为和中兴占据主角。

该报道还表示,根据Dell'Oro的数据,2019年第四季度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三大巨头的5G设备市场份额占据近80%的全球份额,这主要得益于三大巨头的4G市场份额。由于5G早期采用NSA组网,即在现有4G系统上添加5G基站,运营商因考虑4G与5G兼容性而向现网4G设备商购买5G设备

而随着2020年中国5G大规模部署,以及各大运营商商用5G SA,这一市场份额排名或将继续出现变数。

根据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底,华为获得的5G商用合同数量为91个,爱立信为81个,诺基亚为68个,中兴为46个。

不过合同数量的多寡并不能说明一切,市场的覆盖广度才是最关键的。比如一个中国移动的市场,比韩国全国的市场都要大,规模更是大于韩国三家运营商的总和,一个中国移动的合同能简单与三个韩国运营商的合同比数字吗?自然不行!

所以,再过2年时间,随着全球5G商用的进一步繁荣,仍将会以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等四大厂家为主。


中兴通讯:中国5G市场份额目标35%以上 海外不会盲目扩张

4月17日下午,中兴通讯通过网络视频直播方式召开2019年度业绩说明会。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在致辞中表示,在2018年(中兴)经历了比较大的困难,2019年初,公司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内部员工、外部客户、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以及社会各界,对公司的信心还在慢慢恢复过程中。对此中兴保持清醒认识,谨慎处理各项事宜。

“通过2018年和2019年这两年的投入和建设,我们已经建立了全球一流的合规体系。强化内控治理,注重体系化、贴近业务、整改闭环等举措防范风险。2019年,达成了公司恢复期目标,2020年起,公司将正式迈入战略发展期。”李自学说。

3月27日晚间,中兴通讯发布2019年报,营收907.4亿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7%。从地区来看,国内市场营收582.17亿元,占整体收入的64.16%;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325.20亿元,占比为35.84%。

在业绩说明会中,中兴通讯副总裁崔丽表示,目前中兴通讯自研芯片实现了7纳米的量产,已经具备5纳米的能力。在5G份额方面,希望未来国内5G的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也就是在4G份额上进一步得到提升。

面对疫情的影响,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谢峻石表示,疫情的严重和复杂性超过了预期,希望可以很快得到控制。

“目前中兴通讯已经全面恢复了生产经营,在供应链环节,包括深圳、河源、长沙等五大生产基地都已经恢复生产。材料供应上在2月份出现过紧缺,但随后进行了物料储备的拉升。随着3月份疫情全球的蔓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但海外对于供应链的影响是可控的。中兴此前采取了供应链上多区域多厂家的供应,短期风险可控,已经对国内接下来的发货高峰做好了准备。”谢峻石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基本面可控,可以看到通信技术对于疫情管控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刚需。

但对于海外市场疫情的长期影响,谢峻石补充道,“(项目)目前在海外基本都动不了,运营商也在缩减开支。今年这一块的投资可能会放缓,包括原来的5G(计划)大概率会随着疫情往后推迟,但中长期趋势不变。”

他表示,对海外市场不会盲目扩散,主要聚焦在主流客户和主流产品上,强调头部效应,把尾部效应控制好,把质量差的合同项目控制住。

此外,对于消费者业务,谢峻石表示,2020年依然处于恢复期。“今年依然是希望控制亏损的情况下,积累未来的力量,包括技术以及渠道等方面。”


近期技术精选:点击阅读

文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