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市值271亿元!沪硅产业科创板上市首日涨幅超180%

中证网 微电子制造 昨天

广告栏






4月20日,沪产业(股票代码:688126)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价格为3.89元/股,发行规模为24.12亿元。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超180%,总市值271亿元。

图片来源:长芯会微信群


产业作为半导体硅材料产业控股平台,成立后快速完成了对新傲科技、上海新昇、芬兰Okmetic的整合,并作为第一大股东参股法国Soitec,在短时间内成为地域上覆盖中国和欧洲的国际化企业,打造出包括大尺寸标准片和高端SOI特色片在内的综合性半导体硅材料供应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 


半导体片是集成电路制造最重要的材料,是集成电路大厦的基础。而目前国际前五大半导体片企业处于供应垄断地位,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半导体硅片,尤其是300mm大硅片长期依赖进口,使得我国庞大的集成电路产业主体如同建在“沙滩”上,根基薄弱。


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12月,国盛集团(代表上海国资)、大基金、嘉定开发集团、武岳峰IC基金和新微集团共同出资设立沪产业,旨在整合国内外集成电路材料资源,快速提升在该领域内的综合竞争力,确保我国半导体材料供应安全


从沪产业披露的招股书和其他审核材料来看,沪产业及其子公司承担了半导体硅材料国产化先锋的角色。位于上海嘉定的新傲科技实现了国产SOI片“零”的突破,解决了我国SOI硅片“有无”的问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位于上海临港的新昇半导体实现了300mm大片产业化“零”的突破,这是我国半导体硅材料领域又一个巨大的跨越。


图片来源:长芯会微信群


产业目前已成为多家主流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客户包括了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力微电子、长江存储华润微电子台积电格罗方德、ST意法半导体等知名企业,已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保障国内半导体材料供应的责任。


集成电路产业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沪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即和国际半导体硅片巨头同台竞争。公司紧跟国际前沿技术,突破了多项半导体硅片制造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公司一直坚持“三个面向”的研发和产业化理念,即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客户需求、面向半导体前沿技术。沪硅产业子公司主导和参与了包括“20-14nm集成电路用300mm片成套技术开发与产业化”“40-28nm集成电路制造用300mm片研发及产业化”等7项国家“02专项”重大科研项目,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据沪产业披露,截至2019年9月30日,其拥有技术研发人员423人,拥有已获授权的专利340项。近三年,公司研发费用累计超过2.5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约8%,这一比例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目前,国际上300mm片主要终端应用为智能手机、PC、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200mm片主要终端应用为汽车电子物联网、工业电子等领域。上述终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带来片需求的长期上升。


产业招股书显示,公司营收从2016年2.7亿元,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14.9亿元。但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尚处亏损状态,主要系子公司旗下300mm半导体硅片生产线2016年-2017年处于产品的研发、试制及推广阶段,2018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化生产,2019年仍处于持续投入期,该阶段产销规模低、固定资产折旧高等原因导致。公司预计,随着上海新昇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沪硅产业将整体上实现扭亏为盈。


300mm片是硅材料的主流尺寸。沪产业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用300mm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二期项目的建设。


此次登陆科创板,沪产业方面表示,公司300mm半导体硅片核心技术累积与优质人才储备,已成为公司实施募投项目的基础。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在现有15万片/月产能的基础上,增加到30万片/月产能。



推荐阅读  ~~~


 

微电子制造

公众号ID:cepemchina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