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投资不单单让项目成功,支持产业发展,进而对整个科研产生正面导向,事业才有价值和意义。
以下文章来源于24新声 ,作者平小平
24新声是企名科技旗下大数据驱动的智库型商业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影响下一个时代的新企业、新资本与新经济。
\ 新基建是硬科技创业的机会 /
“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与 “硬科技”八大领域有很多交叉的地方。新基建更多的是为下一代的技术发展做一些基础设施,有很多技术应用都是在基础设施之上再进一步发展。
比如,思科把全球的网络连起来,从而产生了互联网经济,苹果智能手机以及3G、4G网络的出现,才有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再往前看,美国南北铁路的贯通带来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道路和高速路的发展,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核心技术,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的建设,包括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中心的建设,都会对以后的个性化制造、分类制造等高精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者是提供了技术实现的一些条件。
所以,新基建更多的包含高科技和技术元素。根据行业发展规律,每项技术到了前端、部件级、芯片级以及封装零件级阶段,就会有无数的中小企业和初创型企业共同加入,这也是硬科技创业公司的机会。
比如,特高压建设或城际交通轨道建设,国家一般倾向于一级分包商,以国有企业或者大公司为主导地位来进行合作,由此带动无数中小企业的发展,例如在5G建设里面的传感器和芯片、特高压建设里的转换器等都需要中小企业的加入。
\ 中科创星在芯片领域的投资布局 /
新基建包括多个领域,其中AI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也是我们中科创星重点投资的赛道。在中科创星看来,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底层硬件、通用AI技术及平台两大方面,这两条赛道分别有自己的不同特点,对具有不同特点或者不同风险偏好的人是不一样的。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底层硬件的确定性更强,但是天花板往往比较明显,或者说市场容量不够那么性感。因为在整个人工智能行业里,现在关于通用的标准管理办法以及整个的序列管理型号都没有明确,所以很多硬件在规定或专用的应用场景下,并没有那么强的通用性。
通用AI技术及平台产业流量更大,颠覆性更强。但在整个智能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应用场景的不同和外部条件的变化,通用AI技术及平台赛道现在还在快速地发展调整,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除了上面的两个方向,还有很多人把人工智能赛道细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不同公司归属于不同层级。在我们看来,往往在应用场景里进行人工智能研究和创业的企业,最能得到投资人的认可,但从发展和后劲来看,真正有基础层和和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中会更容易晋级。做应用层的投资,时机很重要。做基础层,更像一个平滑、缓慢上升的过程,企业爆发式的增长可能并没有那么快。
中科创星一直很重视人工智能基础层创业项目的研究与投资,比如光电芯片,作为5G领域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市场中就存在着巨大的机会和潜力。因为天然的属性,中科创星很早在光电芯片就有了大量投资。部分企业现在已经批量给 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供货,经过多年的发展,中科创星投资的部分企业在细分赛道已经做到了一流水平。比如橙科微电子项目,有效解决了数据通讯中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问题;曦智科技,运用光子技术解决AI芯片矩阵运算的低效问题;唐晶量子,解决VCSEL激光器外延片卡脖子的问题。
中科创星投的芯片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一部分的国产替代;二是光电子集成芯片,中科创星发起成立了“陕西先导光电集成创投基金”及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全方位服务高端芯片团队。
在下一代的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与国外基本站在同一跑道上,差距没有那么大,比如在新基建方面,5G的下游应用、光基站方面,反而可能会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因为技术是被市场和应用拉动起来的。
\产业价值决定投资价值 /
国家每年对科研有超过万亿的投入,但是科技成果转化却不尽如人意。中科创星的成立初衷与使命,就是要真正的为技术到提高效率和转化的生产力之间搭一个桥梁。
从大的体制上,国家希望调节经济结构,也希望出现更多的高科技和硬科技企业。很多研究所把产业化提到了很高的一个工作要求层面。随着科创板等鼓励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退出,大大提高了科技人员创业的积极性。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在科技人员创业初期,我们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创业者把公司从0到1做起来,从最早的100万销售,做到1000万、甚至1个亿。随后,在企业壮大的过程中,帮助企业融入到市场经济,完成退出,再去孵化新的企业。
中科院项目优势和劣势都同样突出,优势是确实掌握了核心技术,不管是“863”、“973”立项,如果不是国内唯一世界领先的项目,不可能拿到国家经费,因为评审非常严格。所以真正的做出来的项目都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资源、人力;弱点则是做科研时间长了,很懂科研规律,对商业规律的游戏规则不是很了解。
中科创星会提供很多有特色的服务弥补科研人员创业的劣势,比如一个很特色的服务就是创业培训,为做科技转化的团队、包括投的科技型公司高管团队提供培训,内容涉及股权投融资、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组织效能及人才梯队搭建等,一年大概能培训5000多人次。
为什么这么做?第一,做科研要服从科研规律,按科研规律办事。这是基本的一个逻辑,中科创星所做的是帮助他们把思想打开,按商业规则办事。第二,帮助他们去组建完整的团队。他们可能更懂技术,但需要商务的合伙人,需要懂管理、懂经营、懂营销的人才。中科创星利用在市场上10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进行人才的完整性匹配和链接。第三,从应用端去拉动技术,能对客户创造价值的技术是最好的。所以中科创星也会帮助所投企业对接产业资源,建立联系通道,把产业上最强的需求告诉他们。这几点也体现了我们筛选和帮助项目的模式:第一,通过产业价值的评估来分析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这也是硬科技创业者第一个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第二,要求创业团队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第三,帮助创业者建立完整的团队。
下一阶段,中科创星还是坚持做硬科技的投资和孵化。中科院有超过100个研究所和单位,中科创星目前已经和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声学研究所、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微电子研究所等20多个科研院所形成了很好的互动关系,投资了超过100个科学家创业项目,下一步争取拓展更多的研究所科研成果转化。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伟大复兴的时代,把个人的使命跟国家和社会融入到一起,是一件精神回报高于物质回报的事情,更何况本身做投资的物质回报也有。投资不单单让项目成功,支持产业发展,进而对整个科研产生正面导向,事业才有价值和意义,这也是中科创星这么多年坚持硬科技领域投资的初心与内驱力。
人物链接
来源:24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