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的一日三餐都是通过点外卖来完成,因为不想出门,不想做饭,于是就会用点外卖的方式来解决果腹问题。这也就是懒人经济,要是每个人都十分勤快,选择自己做饭也就不会有外卖了。只不过有太多的上班族,中午不能回家就会点外卖。大家常用的外卖平台主要是美团或者是饿了么,经常用这两款点外卖也习惯了平台商家,于是就会一直用下去。

但大家可能忘了,还有一个百度外卖,只是和美团,饿了么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外卖延伸出来的不仅仅是送餐,还包括了跑腿,代购等等,只要能找人帮忙解决的,都是懒人经济。了解美团和饿了么的人都知道,在它们的背后分别是微信和支付宝。马云在收购饿了么以后就进行了大量资源的扶持,对新零售提供重要帮助。只不过在市场占有份额,饿了么和美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团占据了62%的市场份额,而饿了么只有35%,至于百度外卖和其余的小平台,几乎可以忽略。

那么为什么饿了么会比不过美团呢?或者造成饿了么和美团的市场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市场份额倾向美团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微信的影响力。微信是中国第一大社交平台,拥有11亿用户,在庞大用户的基础上让大量的用户涌向了美团。使用美团时需要用微信进行支付,不仅提高了微信的交易额,也增加了美团的影响力。
支付宝同样属于移动支付客户端,还是马云旗下的支付软件,只不过用户对支付宝使用频率并不高。除了使用花呗以外,很少使用支付宝。所以在外卖平台的背后是支付软件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名字。名字成为用户使用的侧重点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其实非常容易理解。有用户说出了心里话,美团第一感觉就是生活类APP,打开美团的时候就忍不住去点外卖了。饿了么也有口碑,只是容易忘记,并且名字很拗口。

两个原因是美团占有较大份额的关键,尤其是名字这种细节。软件名字就和人名一样,名字越好越容易产生好感。

按照这种趋势,美团会不会完全占据市场份额呢?答案是不会,哪怕美团投入再多的资金,抢占再多的用户,也没办法完全垄断。一旦让美团垄断市场,受害者只会是消费者,到时候美团说什么就是什么,消费者没有了话语权,一点好处都没有。用户的选择很明显,可以用美团,但不会放弃饿了么,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商家也是一样,要是大量的商家都涌向了美团,未必是一件好事。一旦美团想要调整分成,商家也只能乖乖听话,想要反抗也没有用。
外卖市场上一定要有相互制约的对手,否则有一方垄断了市场,对用户商家都是不利的。饿了么比不过美团,但美团也无法取代饿了么。

饿了么要想挽回市场优势,能够做的就是提高竞争力。或许在未来流行新零售时,饿了么可以打一个翻身仗。新零售在未来或许会取代传统电商,线上和线下结合,这时候饿了么的优势就十分明显,加上支付宝的扶持,未必会输给美团。那么你平时使用的是美团还是饿了么?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