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与卫宁健康携手共创抗疫新成果

2020年4月30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的2020年安徽省“抓创新、抗疫情、促发展”科技成果展示发布暨项目转化交易会正式召开,充分展示该省疫情防控中涌现的科技成果。


由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与卫宁健康共同创新研发的接触式智能化生理参数检测机器人作为大健康领域科技抗疫的创新成果亮相发布会。


2020年安徽省“抓创新、抗疫情、促发展”

科技成果展示发布暨项目转化交易会正式召开


此项目由合肥工业大学牵头,安徽医科大学与卫宁健康共同参与,携手创新研制非接触式智能化生理参数检测机器人用科技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该设备采用多模态特征融合算法深度学习算法、特征匹配算法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搭载无人运载机器人在病区进行巡逻检测,能够基于双光视频探测读取、实时智能分析患者面部微表情,实现患者心理状况的定量测量,同时也实现了以非接触的方式感知测量患者的体温、呼吸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借助云端实现信息存储、分析以及远程音视频的实时交互,从而成功建立肺炎病人的生理心理状况无人化检测机制。


非接触式智能化生理参数检测机器人


目前该非接触式智能化生理参数检测机器人已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病区内成功应用。医护人员通过 PAD 在办公室即可遥控机器人到达患者床旁,对患者进行生理指标采集。为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先进、便捷、安全有效的生理信息检测手段,并有效降低病人、医务人员交互感染的风险,以及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节约防护服等医用耗材,提升疫区临床救治的效率。


未来,非接触式智能化生理参数检测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非接触生理指标采集、公共区域人员状态识别、机器人查房与会诊、病区药品与标本配送、心理评估与人机交互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