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消息:日前,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差异化技术实施的需要,公司开展高效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智慧工厂项目,拟投资环立光伏(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立光伏”)。
对于此次投资,中环股份称,是根据差异化叠瓦组件技术实施的需要,将公司G12光伏大硅片技术优势与叠瓦组件技术优势相结合,提升产品转换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服务行业客户。同时,投资环立光伏建设高效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智慧工厂项目,有利于光伏行业提效降本,提升光伏发电对其他能源形式的竞争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友好。
其实可以将其主要概括为G12+叠瓦、降本增效两点。
众所周知,中环股份与隆基股份业内并称为“硅片双雄”,而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寡头时代”的来临,强者愈强的局面愈发明显,同时伴随着隆基的迅猛扩产及垂直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其具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自产自销的能力也在进一步增强,根据隆基的发展计划显示,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底硅片产能达到75 GW。
当然,中环股份虽然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其在2019年与呼和浩特市政府就投资建设“中环五期25GW单晶硅项目”达成合作。项目总投资约90亿元,建成达产后年产能将达到25GW,预计2021年10月全面投产。同时日前,据世纪新能源了解,中环股份2019年硅片产能由25GW优化提升至33GW,全年出货约29GW。
如此对比,中环股份甚至走在后面。当然有业内人士称,将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进行对比并不完全合理,虽然双方是硅片的龙头企业,且双方竞争的形式也很明显,但毕竟双方的企业性质不同。中环股份更讲究稳扎稳打,按部就班,而隆基股份则是看准机会努力发展,往往执行起来“短平快”。所以,在此这一点上,双方差别较大。
那么中环股份此次投资环立光伏来说是不是“心血来潮”呢?当然不是。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成为必然的趋势,而今年由于疫情,硅片也必将进入强势竞争期,虽然硅片看做主要是两家企业的竞争,但是也正因此注定,市场非此即彼,短兵相接。但市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从自身挖掘潜力无疑是较好的方式之一,并且随着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抗击打能力也更强一步。近期,隆基股份、希望集团等都有更全面发展的举动,此前协鑫也是前例,所以中环股份的此举并不为奇。
同时,完成此次投资后,环晟光伏控股环立光伏42%。环晟光伏为中环股份2019年7月从东方电气手中购得东方环晟40%股权后,合计持有东方环晟77%的股权,一跃成为东方环晟最大股东。而东方环晟于2017年2月引进合作方SunPower公司全球专利高效叠瓦组件技术,成为国内唯一取得合法知识产权许可授权的制造商。当时,便有媒体分析中环股份当时之所以购得环晟光伏的40%的股权,看好叠瓦组件技术是其主要原因。
而此次投资似乎也验证了上述观点。
既然有了环晟光伏,为什么还要花费15亿投资环立光伏?其实主要应该源于环晟光伏的产能,虽然其在2018年3月启动实施了5GW高效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该项目按照计划在2019年21条生产线全部建成,同时日前3GW G12高效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一期项目在宜兴市开工,并签约了二期项目,由此来看,环晟光伏的扩产之路一直在路上。
所以此看来,投资环立光伏或许是中环光伏早有的发展计划,为自身硅片找了一个更好的出口,虽然至今已经陆续有多家知名组件厂家投入到G12的阵营,但是有谁会嫌弃市场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