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这些“省电妙招”,手机续航能提升1倍?
ZEALER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雷科技
,作者雷科技
雷科技
聚焦科技与生活
之前我们的文章也曾讲到,续航焦虑虽然是长久以来智能手机的使用体验痛点之一,但厂商们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去解决问题。在智能手机发展的中前期,续航问题都只能依靠用户自行解决,“搞机高手”们会想尽办法利用一些
软件
去限制软件的后台活动从而降低电量消耗,而这也是现在手机系统上各种“智能省电”功能的雏形。
然而有趣的是,即使现在的智能手机已经加入了各式各样的“智能省电”功能,但在日常体验之中续航表现依然未见提升。
最终,手机厂商想要提升续航还是要依赖一些物理手段,例如简单粗暴的增大
电池
容量和提升核心零部件的制作
工艺
。
这是不是已经从侧面说明,通过
软件
手段来“优化续航”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从效果来看软件层面对续航的优化确实收效寥寥,哪怕手机已经默认打开功能,但依然难逃一天一充甚至一天两充的命运。
短期内,续航焦虑依然是智能手机的最大使用痛点。
省电功能难堪大用
在
Android
6.0之前,原生的安卓系统是不带有任何电量优化功能的,这说明了两个情况:第一,安卓系统对后台的限制缺乏官方指导;第二,手机厂商优化电量各自为政。
安卓6.0新加入的后台管理功能名为“打盹”(Doze),具体操作是智能监控应用后台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后让后台应用转入休眠,从而降低后台活动对手机电量的消耗。
绝大多数安卓智能手机的省电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基本思路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利用相对严格的后台控制来降低整机功耗。
以我们手中的
OPPO
ColorOS
7.0系统为例,名为“智能耗电保护”的功能操作逻辑是让系统智能判断应用是否需要常驻后台,微信、音乐播放器等
软件
才有常驻后台的“资格”,而其他功能性软件则会在一段时间后被结束进程。
其他品牌手机的后台管理逻辑也大致相同,例如
MIUI
也是利用限制后台应用常驻的方式来提升整体续航,而因为小米有自己的消息推送手段“MiPush”,所以在后台限制上可以做得更加严格一些。
但对整个系统来说,限制后台活动只是整个省电化的一部分,其他的措施还包括智能分辨率、智能帧率、自动亮度控制和场景自适应等等。
然而从实际体验来看,哪怕省电的手段已经有如此多,但效果却不甚明显。
在日常使用中,4000毫安时的手机在开启所有省电功能的情况下亮屏使用7个小时左右已经是极限,如果同时开启
5G
网络、高刷新率的话,那么续航时间会进一步下降至4个小时亮屏左右,再玩两把游戏,续航时间就所剩无几了。
不难发现,
软件
层面的省电优化的确可以让智能手机的续航变得好一点,但对
5G
手机来说却是杯水车薪。5G芯片、
天线
组件,高刷新屏幕等等均是耗电大户,
软件
手段能够做到的不过是让这些硬件暂时不运行而已,远谈不上是什么解决之道。
省电
软件
作用几何?
出于对体验的顾虑,手机厂商提供的系统级省电优化手段其实还不够彻底,要是想让智能手机的续航爆表,那么自行寻找第三方
软件
似乎是唯一的办法。
现在的应用商店里也有一些第三方省电
软件
,光是看描述的话他们似乎是“电量焦虑症”患者的最爱。
如果这些
软件
真的像描述那样可以为智能手机节省大量电量,那么要是多装几个,岂不是可以彻底解决续航问题?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无论装再多的省电
软件
,也不可能达到提升续航的目的。我们体验了应用商店中排名比较靠前的一些“省电软件”,在了解了他们的运作原理之后,对实际效果产生了怀疑。
这些
软件
的“省电”原理几乎都是基于后台查杀,同时加入一些关闭
Wi-Fi
、
蓝牙
功能的建议,本质上和系统自带的后台管理功能没有太大区别。
但由于缺乏更高级别的权限,这些第三方
软件
只能让软件短暂关闭,但一会过后这些软件又会因为“相互唤醒”的原因而重新唤醒,继续耗电。
而第三方
软件
想要获得“切断唤醒”这类技能,就必须获得系统级别的权限。然而现在的安卓系统对系统级Root权限的控制日益收紧,一般消费者几乎不可能获得Root权限,省电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此外,基于查杀后台的省电功能效果也比较有限,最狠的做法是直接控制处理器的频率,通过降频的方式来降低电量消耗。当然,这同样需要Root权限的支持,而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已经成为了几乎不可能的操作。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可以轻易地得出结论,想要借助第三方
软件
来提升续航水准无异于天方夜谭。相反地在系统省电管理中这些软件本身也是被清理的对象之一,运行这些“省电软件”也是需要消耗资源的,一来一回反而得不偿失。
“
软件
优化”已经穷途末路?
4月16日上架的新款iPhone SE成为全网焦点,但资料却显示其
电池
容量只有1800毫安时,和当年的iPhone 8保持一致。
从官网标注的“续航大致和iPhone 8一致”来看,新款iPhone SE的续航表现必定难以令人满意,如果不加钱购买
电池
背夹,那么一天3充的命运怕是摆脱不了。
iOS的电量管理系统堪称行业标杆,但
软件
层面的电量管理能力再怎么出众,也不可能化腐朽为神奇。
最好的证据是,在屏幕尺寸增大、分辨率提升,同时处理器性能增强之后,iPhone 11 Pro Max的
电池
容量也随之增多,超过了3000毫安时。归根到底,只有大电池才能给用户更多的
安全
感,光靠所谓的
软件
优化很难服众。
软件
层面的功耗优化,能够做的恐怕已经都做了。无论是系统层面的省电优化还是第三方省电软件,他们都没办法解决续航焦虑的核心问题。
续航焦虑存在的根本原因是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而
软件
层面的优化只能让供给的压力稍微缓解,而无法让供给的效率或者数量有所提升。
未来的
软件
优化方向,也只能是利用
AI
等
算法
让硬件参数的切换更加智能和无缝,让手机可以更人性化地进入相应的待机模式,关闭部分功能以节省
电源
。然而启动各式各样的省电程序也需要消耗电量,综合考量之下其效益还是比不上增加
电池
容量和提升核心元
器件
的
工艺
制程。
说到底,“开源节流”应该是同时进行的两项措施,而在其中“开源”要比“节流”更加重要。面对续航焦虑我们几乎束手无策,这又使得小雷想起当年的一句俏皮话:续航还得靠关机。
『热门推荐』
阅读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不用这些“省电妙招”,手机续航能提升1倍?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