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经观察
解密未来黑科技!
算起来,SpaceX 发射卫星总数将达 422 颗。SpaceX 计划要在今年底前将 1 千多颗卫星送上天,按照原计划,马斯克预计共发射 42,000 颗卫星。
如果照马斯克的计划,所有卫星都嗖嗖嗖上天了,那么网络将不再受地面基础设施限制,且到处都有他们的卫星,不仅网速变快,且还能享受低价无线上网,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4 月 23 日,马斯克在 Twitter 公布这项“伟大”计划的最新目标:“星链内测差不多 3 个月后开始,公测 6 个月后。”
即便马斯克一步步推进计划,这件事还是太不可思议了。但马斯克终究是马斯克,他一直都在做超乎人们想像的事。
星链计划是什么?
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人还不明白马斯克星链计划是什么。
2015 年 1 月,马斯克正式宣布 SpaceX 的卫星网络服务计划(星链计画)启动。
SpaceX 宣称,“星链计画”提供全球任何地区任何用户至少 1Gbps 频宽的网络服务,且费用超低。也就是说,届时用户可像 GPS 不限量、超低价无线上网。
而马斯克所谓的星链其实就是一颗颗通讯卫星。通讯卫星指的是地球无线电基地站利用卫星为中继站通讯,建立地面发射站与接收站之间的资讯通道,传递和放大讯号。
卫星通讯因离地表很远,所以涵盖面积广,且不受地形和自然灾害影响,相对地面基地台来说是优势。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想让无线网络包围整个地球,未来就能提供全球使用的低价无线网络服务。
所以,为了完成目标,马斯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向太空批量发射卫星,预计发射完 42,000 颗卫星,星链就能为全球提供低价高速的无线网络。
比如偏远地区的人们,可彻底摆脱没有网络的困扰,也可轻松接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这对他们应是福音,甚至会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对有钱人而言,星链网络更受青睐,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私人海岛等这些地方都可能成为星链网络的潜在应用场景。
再来当地面遇到天灾,如地震、海啸、台风等极端天气,就算地面网络瘫痪,也可用星链网络救灾、通讯,这对灾害防治无疑是个好消息。
说实话,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还是很值得期待。
马斯克为什么有信心做星链计划?
应该有网友会问:“这要烧掉多少钱啊,等马斯克发射完 42,000 颗卫星,SpaceX 还活着吗”?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有前车之鉴。
毕竟卫星网络竞争从 1990 年代就开始了,当年摩托罗拉著名的铱卫星早就想这么做,结果 66 颗卫星还没发射完就破产了;比尔盖茨的 Teledesic 也在烧掉 90 亿美元后倒闭。竞争对手之一 OneWeb 也因融资问题破产。
但 SpaceX 不仅能自己做火箭,且能重复利用,成本节省可不只一点点。另一个原因,自然是星链建成后不可衡量的商业价值,因为从本质说来,马斯克还是商人。
马斯克曾于采访时表示,星链建成后,预计每年收入可达 300 亿美元,比 SpaceX 高 10 倍。那么,发射一颗卫星的成本又是多少?马斯克投入这么多,最终值不值得?
星链计划一颗地轨卫星制造成本约 100 万美元,一颗卫星重约 260 公斤。
SpaceX 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成本为每公斤 1,400 美元,不过 SpaceX 融资情况不差,发射成本相对较低且有进帐,所以暂时不用担心成本问题,毕竟马斯克的眼光在星链建成后的商业价值,想必前期多花一点钱也在他预料中。
星链计划也有弊端
第七次送卫星上太空后,不少网友发现天空的星星竟然排队划过,还在 Twitter 分享奇观,但这并不是流星,其实就是“星链”(Starklink)。
为了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这些星星,一些爱好者还专门建了网站:findstarlink,只要输入你目前位置,便可查到最佳观测时间
西安大略大学的流星研究员丹尼斯‧维达(Denis Vida)去年部落格文表示:
“必须注意,他们计划发射总共 42,000 颗卫星后,天空会是什么样子。这可能会完全妨碍我们 2024 年之前观测任何光学流星。”
马斯克又于 Twitter 表示,新一波发射卫星已调整轨道抬升过程,太阳能板摆放的角度,有望减少反光。虽然马斯克声称正在改进,但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达到效果,还是有点亮。
天文观测者另一个关心的问题是,发射这么多卫星,很可能会造成更多太空垃圾,引发连锁反应。
“星链计画”打算发射 42,000 颗超低轨道卫星,每颗卫星使用寿命约 5~6 年,因此每颗卫星报废都会产生大量太空垃圾。”
但天文观测者的忧虑和反对,马斯克并不在乎,在他看来,这是可造福全人类的事,即便产生太空垃圾,照现在科技的发展速度,我们能制造垃圾,也能清理垃圾。
也许未来,当我们享受卫星网络之便时,都要感谢马斯克。
文章来源:网络,侵删
投稿或推广合作:wintech@wintech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