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一台“头盔式”全景相机,没想到并不简单
原创
前沿科技新媒体
青亭网
昨天
hi188|编辑
说到全景相机,我们想到的可能是一台手持便携式相机,也可能是一台专业全景相机。
不管哪种形式,它们一眼看上基本可以认出“这就是一台相机”,只不过是用来拍全景而已。
┃
可穿戴
的全景相机有啥特色
在商业全景视频、地图街景等场景中,一套专业的全景相机就显得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看到的专业级全景相机往往常体积较大,通常需要三脚架固定使用,便携性一般导致并不太适合室内移动场景。
街景拍摄车
无人机
全景
航拍
当然也有一些解决方案,要么是车载,要么就是
无人机
航拍
等。但是,这两种普遍并不适合室内或者复杂场景,例如包含大量阶梯的室外,或者空间较小的场景等。
当然,
谷歌
街景已经霸占了国际的室外全景导航领域,有较为成熟的拍摄和解决方案,而在室内全景漫游导航目前还没有一个“谷歌街景”般的应用或公司。
但是,想要拍摄完整的室内全景图往往非常困难,尤其是面对商用房产领域
。因此,目前并没有成熟的移动全景拍摄方案。
为此,一家名为REscan的公司花费4年时间,研发出一套专注于室内漫游场景的全景拍摄软硬件系统。
据
青亭网
了解,REscan公司成立于2015年,目前已融资6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SRI International(斯坦福国际研究院),Acequia Capital,Granpool,David Helgason(Unity联合创始人),Charles Songhurst等。
严格来说,这是一套3D空间映射解决方案,它硬件部分拥有一台穿戴式相机,可跟随人体移动,同时
适用于室内外大范围拍摄,几乎不受环境和位置等因素约束
。
软件
部分支持
AI
3D物体识别等功能,并支持快速的全景场景漫游等。
REscan对自己的定位则是3D测绘技术方案商,其旨在将物理世界进行
数字化
转换,并支持场景远程查看、分析、编辑甚至用于空间计算方面。
REscan全景拍摄头盔
首先,REscan的硬件包含:一台全景头盔相机,它的特点是采用
头盔式,穿戴
设计
方案。
与之对应的,REscan还拥有一对应手机App,以及一套可以检测识别场景中3D对象的
AI
系统。
使用方式方面,REscan和同类产品都明显不同。其它全景相机通常配备螺纹口,可以用三脚架、车载、甚至
无人机
航拍
等,而REscan则还需要一个“人体支架”,必须有人穿戴着才能工作。
REscan全景拍摄头盔+背包(
AR
眼镜实时显示拍摄画面)
谷歌
Trekker街景拍摄背包
而这也让REscan有了更清晰的定位。REscan宣称,外观上之所以这样
设计
,是因为他们想要以“人”的视角去拍摄全景图像,因为它的主视角高度接近于穿戴者的视觉水平线,这样的好处是让观看者更容易感受到真实的场景移动。
实际使用中,REscan除了头盔还拥有一个背包(计算、电力、存储),以及一副
AR
眼镜(用于实时预览拍摄的画面)。而这个场景我们在之前报道的
谷歌
街景拍摄背包Trekker有些类似,只不过Terkker就是一个单纯的全景相机+背包组合模式。
作为对比,常规的全景相机想要移动操作往往需要通过
航拍
、脚架、滑轨/稳定器,但是或多或少都会面临一些问题,例如,脚架高度不统一,平滑移动不方便等等。
┃
技术得益于斯坦福国际研究院
硬件
设计
层面,REscan相机确实接近传统头盔造型。与之不同的是,它上面配备多组摄像头(共10颗),以及一个“小犄角”。
据
青亭网
了解,相机前方拥有两颗主视觉摄像头,它的目的就是营造和人类类似的视觉观看,虽然相机参数位置,但从其
设计
来看也考虑到人眼瞳距部分。
REscan全景拍摄头盔
另一个与传统全景相机不同的是,REscan相机还加入
LiDAR
激光
雷达
(就是上面说的“小犄角”)用于空间扫描。也就是说
采用RGB相加+
LiDAR
双模组方案,当一种方案暂时失效就会切换到另一种方案。
据悉,REscan公司两位联合创始人(CEO:Robert Herman,CPO:Botond Bognar)在商业地产领域有着丰厚的经验。他们发现,在商业地产的整个上下游中,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全景漫游方案,比如你不仅想了解欲购买小区/或欲订购酒店的房间布局,更想要了解小区/酒店环境等等,而这些几乎没有人能做到。
目前,无论是国内外的类似平台,几乎只能做到房屋实景拍摄+小区
建模
/全景拍摄的方案,这种方案看上去很“美好”,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这都是过渡方案”,因为他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3D空间映射的问题。例如,我可以通过3D建模看到新小区“环境”,但到了现场就会发现种种差距,而且很难排除人为因素影响。
两位创始人认为,在商业地产这个垂直领域3D场景映射有着极大的市场空间,包括房屋买卖、租赁、商场数字漫游等等。
但在商业场景中,很多写字楼等拥有大量白色墙壁,包括不同区域光照强度不同,在快速移动过程中会对全景相机识别带来挑战。为此,两位创始人向斯坦福国际研究院寻求帮助,通过部分探索REscan获得斯坦福国际研究院共计150万行代码以及14项专利授权。
因此,
斯坦福国际研究院不仅仅是REscan的合作伙伴,而且后来还成为了REscan的投资者。
最终,REscan全景相机能够完成每小时拍摄23225平米,效率还是非常高效。
┃
软件
能力之3D物体识别
即便有了一台能够随时走动的全景相机,但是如果你想拍摄一个商业写字楼的室内环境还需要获得大厦的
许可
访问权。很显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据了解,两位创始人拥有大量商业房产的资源,他们通过与专业地产公司合作,从而完成室内漫游场景。
但这依然会涉及到大量隐私问题,例如视频中的人物、或者墙壁上的画、显示屏幕等等。
而这就需要REscan
软件
发挥作用了。REscan软件平台融入了
AI
技术,
支持3D对象识别和标记,
在操作后台你可以看到拍摄场景中识别到的3D物体,并且
可以快速删除某些敏感信息。
据了解,
目前REscan正在与
谷歌
合作
,为
谷歌
地图提供室内地图数据等等。
根据官网描述,REscan的方案将支持26米/秒的速度漫游,而且还支持3D场景内搜索定位、测量,因为后续还会加入内容注释,方便观看和搜索。
REscan创始人表示:
REscan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空间内可搜索、可量化、可分析。
畅想一下,如果你想查看大楼内有多少个灭火器,无需每层楼再去检查,只要通过搜索就能快速查看所有包含灭火器场景,甚至直接给出一个数字,那时的地图还仅仅是地图吗?
( END)
推荐阅读
每天五分钟,轻松了解前沿科技。
——
青亭网
阅读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本以为是一台“头盔式”全景相机,没想到并不简单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