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经观察
解密未来黑科技!
导读:
合肥70亿换来蔚来,这事儿值吗?
疫情之下,合肥70亿豪赌蔚来,这是招商圈近两天最大的新闻。
据媒体报道,4月29日,蔚来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正式签署协议,战略投资者将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双方还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成协议。
合肥建投不用说,是合肥市国资委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公司,专门投资基础设施的,近几年也在转型做产业培育。安徽高投是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背后实际上是安徽省国资委。国投招商是一家位于河北的私募基金,背后金主很多,包括招商局资本、青岛海尔,甚至还有比亚迪......也就是说,这次是国家队入场为蔚来站台。
总之,这70个亿把蔚来从破产边缘拉了回来。蔚来在其官方文章中直接用《签了!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项目协议正式签署》作为标题,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舆论对这一投资行为褒贬不一,有媒体认为蔚来有救了,但更多人认为蔚来和贾跃亭庞青年他们没什么不同,合肥政府人傻钱多、拿纳税人的钱打水漂、甘当「接盘侠」等等。
▼
蔚来对于钱的渴望是写在脸上的。
据有关媒体报道,到2019年底,蔚来手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总额仅剩10.563亿元(1.517亿美元)。但对应的是,蔚来每个季度的亏损都在 4亿美元以上。
笔者梳理蔚来的融资路径发现,在与合肥接触前,蔚来已经「碰壁」多次。
早在2017年,蔚来便与上海市政府洽谈在嘉定建厂一事,寻求上海市政府的融资。但特斯拉的加入搅乱了蔚来的计划,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研发制造能力,两者远不在一个层级上,最终,上海毫无悬念地选择了特斯拉,融资一事也未能成行。
败走上海的蔚来并未放弃政府融资渠道。2019年5月,蔚来单方面宣布,与北京亦庄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亦庄国投签订框架协议,亦庄国投向「蔚来中国」注资100亿,获取「蔚来中国」的非控股股东权益,以及协助蔚来在北京经开区建设「蔚来中国」总部基地。
不过,此事至始至终都是蔚来单方面对外释放消息,亦庄国投从未有过明确表态,最终此事也不了了之。而且,「蔚来中国」在4个月后还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之中,引起质疑声一片。
随后,蔚来又找到了浙江湖州,与吴兴区政府洽谈在当地建成一个年产量超20万辆的生产基地,并寻求50亿的融资。但消息还没捂热,吴兴区政府便以「投资风险过大」为由,拒绝了与蔚来的合作。
不仅是地方政府,汽车圈同样对投资蔚来持谨慎态度。2020年初,有媒体爆料,广汽和吉利同时看上了蔚来。然而仅一天后,广汽官方便发文澄清,表示表示双方的接触仅处于早期阶段,即便入股也不会超过1.5亿美元;而吉利虽然有意3亿美元入股,但其提出的条件包括占股10%成为蔚来的第三大股东,以及替换掉蔚来董事长、CEO李斌,这让蔚来很难接受,最终此事石沉大海。
随着融资一再落空,蔚来CFO,有「魔术师」之称的谢东萤辞职,新车研发被搁置,蔚来股票一度跌至1美元边缘,濒临退市......蔚来似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
▼
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掏出70个亿的真金白银,这是不常见的,更何况是投给一家所谓「风险极大」的车企。合肥究竟是怎么想的?
在这里,用电影《西红柿首富》里的一句台词复盘合肥政府领导的想法:
在笔者看来,合肥入股蔚来,在战略上的意义,要远大于对蔚来汽车本身的期望。
1、合肥虽然贵为安徽省会,但在科创方面,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只有中科大和科大讯飞两块牌子,蔚来能让合肥的影响力再上一个台阶。
2、合肥对龙头企业的的吸引力,远逊于长三角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通过对蔚来的投资,合肥打开了「地方政府+产业运营商」模式的口子,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蔚来们」关注合肥、接洽合肥;另外创始人李斌是安庆太湖人,「蔚来中国」落户合肥,也为徽商回归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示范作用。
3、汽车制造产业本就是合肥六大主导产业之一,江淮汽车旗下的乘用车业务和长安合肥基地的能力,仍不足以寄托安徽经济发展的雄心。蔚来落地合肥,将与当地生态系统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此外江淮汽车本就是蔚来的代工生产商,不排除蔚来汽车未来参与到江淮汽车的混改,以及未来在科创板上市的可能性。
4、一直亏损的蔚来,能够同时得到吉利与广汽的共同兴趣,足以见得蔚来是有自主研发能力、有希望自我造血、自负盈亏的。况且,在蔚来一个正向开发的电动平台加三个均价在四十万的高端产品背后,是一个可以成功的支持溢价的高端品牌,对政府而言,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所以,从政府战略投资的角度看,哪怕蔚来倒了,合肥被贴上「接盘侠」的标签,这仍是一笔不亏的买卖。
▼
况且,对这笔投资,合肥留了后手。
早在今年2月,蔚来便与合肥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合肥官方曾经发布微博披露细节(现已删除)提到:蔚来中国计划融资145亿元,这批融资将用于公司研发,市场体系建立和运营,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第二生产基地等。
其中,对蔚来方有四个要求:
1、预计2020年营收148亿元(上市3款车型);
2、2024年营收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
3、2020年至2025年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
4、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这相当于蔚来与政府签署了一份「对赌协议」。
那这个目标完成的难度有多大呢?
公众号百家车坛举了一个例子:
1、2020年蔚来需达成148亿营收目标,约等于达成4万辆销量,同比2019年全年2.05万辆销量≈翻倍,有可能实现。
2、2024年年度1200亿,以35万元单价推算,约等于达成34万辆销量,同比2019年难度很大。2019年雷克萨斯、凯迪拉克仅20万辆级。
3、至于2020至2025五年总营收4200亿、税收78亿,难上更难。
有鉴于此,蔚来中国变成合肥当地企业,要求蔚来必须把整个研发制造体系放到合肥当地,至少25亿元投资必须用在当地。
所以,蔚来想拿到这70亿,不干出点名堂还真不行。
文章来源:园区在线
投稿或推广合作:wintech@wintech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