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美国对中芯、华虹等启动半导体“无限追溯”机制 最新进展来了

52RD 今天

  昨天晚间,有这样一条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围观:

  

  媒体援引供应链信息爆料称,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LAM(泛林半导体)和AMAT(应用材料公司)等公司发出信函,要求中国国内从事军民融合或为军品供应集成电路的企业(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不得用美国清单厂商半导体设备代工生产军用集成电路,同时“无限追溯”机制生效。

  

  而所谓的无限追溯,应该指的是,不管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是否知情,只要最终产品被军方用了,就是要追责,而且可能还要追责所有中间环节厂商。

  

  其实在4月底,就有报道说,美国商务部宣布新的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防止中国、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通过民用供应链或在民用供应链下获取发展武器、军用飞机、监视技术等这些美国的技术,换句话说,旨在限制中国等国家通过民用商业渠道获得军用的电子元器件设备、技术等。

  

  这种情况下,后面国内几乎很难再用到美国那边的军用芯片了,不过实际上咱们在军用的产品和芯片方面,尤其是在诸如东风导弹、火箭等国之关键重器等产品上,用的绝对是100%的国产芯片,美国此举是起不到太对限制的,“无限追溯”机制的生效对咱们军工的发展不会产生太多影响。

  

  据公开报道,就在一个月前,华为已经将14nm芯片转给中芯国际代工。据传,前几日中芯国际(SMIC)上海公司几乎人手拿到一台特别款荣耀手机Play4T手机,该款手机背壳不仅印着“Powered by SMIC FinFET”字样,还有中芯国际成立20周年的专属Logo。这等于宣布了中芯国际14纳米FinFET代工的移动芯片实现了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虽然华为和中芯都没用承认华为新机Paly4T的710芯片由中芯国际代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应该是实锤了。

  

  对于中芯、华虹这样的企业,即使严格控制第一个交易对象,但也无法保证后续的交易流向军用。可以说,产品的流向控制随着远离厂家变得越来越不可能。无限追溯机制要求厂家无限制地保证产品流向,就算是中间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芯片经过一系列的渠道最终到了军方手上或者用在了军用产品上,那么这个中间客户也要担责。

  

  对于美国公司启动无限追溯问责机制,事情也有戏剧性变化。昨晚媒体发表报道之后,接着有媒体发表题为“中信证券:美国对华半导体代工厂禁令系谣传”报道,称中信证券公司否认了美国公司发布无限追溯机制的说法,中信证券的观点如下:

  

  “我们和消息来源确认后,对方确认描述不准确,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和此事件无关,并未收到类似信函,致歉并确认随后会修改相关稿件。我们也已询问相关上市公司,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方面也并未收到类似函件。”

  

  然而,中信证券方面很快又否认了这个报道,早上的报道还在,中午官方又发表澄清公告,称“中信证券电子组公开对媒体发声。中信证券通过公众号声明称,并未接受任何媒体采访,相关报道和中信证券研究部观点无关。”

  

  这件事真的是一波三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