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毅聚芯CEO杨培谈国产ADC/DAC的发展

邱丽婷 摩尔芯闻 今天


中美贸易战未有缓和迹象,2020年初,一场新冠疫情又进一步带来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危机,导致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进一步高涨。然而,中高端模拟半导体严重依赖进口,中国该如何培育出模拟半导体领先企业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本土集成电路从业者,智毅聚芯微电子CEO杨培在“新基建,‘芯’助力,国产模拟半导体的升级之路”线上沙龙活动上,从创业角度,分享了自己对于如何发展国产高端模拟器件的一点看法。

杨培是清华大学电子系2000级系友。现任智毅聚芯CEO,拥有10余年工业界经验,曾任国内海归创业公司研发副总,成功量产多款SoC芯片。

高性能ADC/DAC市场

杨培首先对高性能ADC/DAC市场做了简单介绍。他指出,数据转换器从5/60年代开始发展,那时候市场主要依靠模拟处理信号,这是一种时间连续的信号,工程师通过电压加法等手段得到输出。进入90年代,随着CMOS工艺的发展,数字处理呈现出比模拟信号更低的功耗,数据转换器市场也就逐渐成为了数字处理的主场。

今天,随着整个集成电路发展,模拟技术也得到了提高,虽然数字处理吃掉了模拟处理的部分份额,但模拟处理依旧无可取代。


杨培表示,目前全球数据转换器市场容量预估40亿到50亿美金,需要注意的是,该数据统计的基本是中高端市场。因为低端数据转换器大部分集成在SoC里面。目前在全球数据转换器市场中,ADITI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5G通信、高分辨率图像以及数据采集的驱动下,根据预测,亚太地区将占据数据转换器最大的市场份额。不过虽然如此,国内市场的发展却依旧被严重制约。

国内市场如何崛起?

在国内市场被制约的情况下,中美贸易战似乎成为了一个突破口。此前有很多报道指出,中美贸易战或将会给国内厂商带来发展的机会。

对于这个观点,杨培给予了否定。杨培指出,这种突发性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产厂商的问题,也就是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国产替代。杨培以朝鲜为例,他指出美国对于朝鲜的封锁更严重,但很显然,朝鲜的集成电路产业并没有崛起。

国内市场想要实现真正的崛起,还要靠实力说话。杨培给出三个建议:

首先是建立强大的中国整机制造业,只有走上世界第一的位置,才需要做创新。二三位只是跟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杨培对此解释道,因为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够真正理解对芯片的指标需求;同时拥有足够的体量和完整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强大到一定程度,才具有国际竞争力,才有能力去引入新的供应商;并且,对于 国内厂商而言 ,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才对供应链多元化有需求。总体而言,只有中国建立起强大的整机制造业,才能从根本上崛起。

其次中国人更熟悉中国市场,双方做生意能够互相沟通。帮助引入。国外厂商在长期的合作中难免会有供货、服务等问题,这些都是国产厂商的机会。

最后,工业级市场发展缓慢,导致客户节奏慢,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市场更加持久稳定。国产厂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切入市场。

为什么高投入低输出?

事实上,国家近两年来一直投入大量钱财去发展模拟器件产业,但却收效甚微。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杨培指出,首先是人才。ADC/DAC在是模拟器件中占比最大,开发周期也最长,特别是发展到ADC级别,几纳米的晶体管使得EDA工具精度降低,不能实现精确的仿真,这就需要工程师去估算产品是否能够满足需求,这对于工程师的要求很高。


在如此大的缺口下,我国目前缺乏大量“接地气”的领军人才。一方面是却领军技术人才,集成电路产业拥有庞大的规模,人才培养时间很长,同时产业涉及军民两用技术,国外公司对华人多有限制。不仅如此,此前国内反向技术体系浪费了大量人才,国内太过精细的分工也造成了领导者较少,实行者较多,最后是国内互联网产业发展飞速,造成集成电路人才大量转行。

另一方面是缺乏“懂技术”,“接地气”的市场人才。因为模拟器件型号多,市场三,产品挖掘工作量极大,这对于人才有很高的要求。其次是模拟器件产业门槛高,要求人才对于应用的理解要求高,又因为产品周期长,所以市场人员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前瞻性。市场人员更要熟悉和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

杨培继续说道,造成国内模拟器件市场没有起色的另一个原因是缺核心技术能力。杨培解释道,产品上市之路很难走,不同于学生在学校发paper,有一个优势就能发,能够上市的产品必定所有地方都要均衡,没有问题。

如同《光变》这本书所说的:“所谓的核心技术,就是设计多个指标的协同,且对每个指标都有较窄的窗口要求,才能适配成功的技术。”

对于集成电路而言,核心技术能力就是有能力开发核心技术,并可以根据技术饰演的结果实现核心技术演进的能力。这对于模拟期间来说,并不简单,由于ADC/DAC电路规模大,定位问题难度大,因此对于核心技术能力要求更高。

最后是我国缺市场化的资源分配机制。杨培指出,此前,国家在为集成电路投资的时候,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参与过多,导致研制单位和用户单位拉郎配。研制单位与用户单位并没有进行实时沟通,这就导致研制单位存粹为完成合同要求,不顾使用单位的真实需求。因为大量项目失败,无法真正走向应用端。

对于这种情况,杨培表示,国内已有成功的先例,放眼整个国内,消费类市场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市场化打法,原厂与市场直接沟通。原厂可以深刻理解客户应用需求,进而给研发人员提供指标,并且可以随时与客户进行调整。因此,想把产业做好,需要市场化方法,传统方法效率很低。

如何发展?

不仅是市场化,国内想要真正发展模拟器件其实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杨培指出:

首先,中美缓脱钩。半导体产业链非常长,不可能把所有产业链脱钩,这很大程度上会出现工艺实现不了,原料无法供应等问题,最终导致无法生产。

真正的追赶要上下游一起努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个同时追赶,慢慢进行国产替代。同时,整机企业是国产替代的基石,一定要保持较高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要下决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只保护国内厂商,不保护国外厂商,从某种程度上 依旧不能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对所有厂商一视同仁,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出现,这样,真正做研发的公司才有决心继续走下去。

最后,探索更加灵活的分配机制。国家可以建立平台,让知识的所有者获得资本性收入。高性能模拟产品,周期很长,在这期间,如果设计者也能获得产品研发的提成,就会加强积极性。愿意在平台上做创新。

很多高校提供的方案很不错,只是没有应用经验,企业可以和高校合作,给高校提目标,给予高校丰厚的奖励,实现双赢的结果。

国家方面应该从资金提供方,向结果奖励方转变,目前国家已经在进行这样的转变,称为“后补助”。

市场方面要有甄别团队的能力,建立更加良性的竞争方式。

最后,杨培表示,国内想要真正发展高端ADC/DAC,不能依靠反向设计,而是要进行正向设计。如今,产品已经晶体管已经进入纳米级阶段,65纳米产品在反向设计过程中需要支付上千万资金,更遑论28纳米以上,反向设计在当今已经走不通了。

国内只有走好正向设计的道路,才能做出真正高端的ADC/DAC产品。


福利


摩尔精英粉丝福利:半导体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摩尔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