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
音频由《建约车评》和听伴联合出品。
要闻解读
1. 大众入股国轩高科或落定
5月19日晚,国轩高科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实际控制人李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通知,正在筹划股权转让事宜,拟向战略投资者转让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权并涉及其他表决权安排,可能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权的变更。公司股票自5月20日起停牌。
解读:虽然本次公告没有直接点名战投人是谁,仅以“对手方属于制造业”代指,但是大众的名字已经呼之欲出,本次停牌意味着大众入股国轩高科将接近完成。
大众入股国轩高科已经传了近半年之久。
2020年1月16日,路透社最早曝料,大众汽车集团将斥资5.6亿美元,以获得国轩高科20%的股权。
4月21日,蓝鲸财经曝料,大众将通过增发的方式,以7.4亿美元的价格获得国轩高科30%股份,再加上收购老股的方式,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并将会在未来3年逐步增持股份直至成为控股大股东。
4月23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大众汽车的战略合作仍在探讨中,双方尚未就任何具体内容形成一致意见,且未来能否达成一致意见以及何时达成一致意见,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当时国轩高科和大众可能正就具体的入股价格和股份份额进行最终的谈判。
与此前多次“澄清”不同,本次公告中明确指出,此次变更可能导致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大众极有可能成为拥有实控权的第一大股东。
目前国轩高科的第一大股东为创始人李缜旗下的珠海国轩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在5月15日披露的最近一次换股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李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数量为3.7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3.0134%,持股比例较之前有所降低。
今年初,丰田通过合资将松下旗下5个动力电池工厂收入囊中之后,一举解决了动力电池的供应问题。电动车的领头羊特斯拉已经在准备自建电池产能。
头部车企自建动力电池产能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曾明确表态,该公司将会掌握动力电池供应链,并成立了大众汽车零部件集团负责自建电动化供应链。
作为电动汽车最核心,也是单车价值含量最高的硬件,同属于千万级体量的大众,却苦于欧洲动力电池产业的弱势,没有稳定的动力电池产能。
大众在欧洲与Northvolt合资建设动力电池工厂。2020年2月9日,该公司宣布萨尔茨吉特的产能规划从原先的16GWh提升到了24GWh,但是该工厂需要到2023年底或2024年初才能投产。
这导致在短期内,大众在欧洲主要依赖LG化学在欧洲的工厂,并且还要和其他车企抢产能。
但是在大众至关重要的中国市场,动力电池产业却要发达的多。通过合资或者入股的形式,大众可以快速获取动力电池现有产能,省去自建工厂的时间。
大众已经通过南北大众新建了2座MEB工厂,总计60万辆的产能需要近30GWh以上的动力电池产能。
如此庞大的产能需求,如果仅仅依靠宁德时代,无疑将影响大众汽车在核心动力电池供应链上的掌控力和议价能力。
2019年国轩高科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2GWh,在中国排在第三名,目前主要以磷酸铁锂为主,磷酸铁锂去年出货量为2.9GWh,在中国排名第二。
大众在控制国轩高科之后,无疑给MEB工厂的电池产能提供了新的选择,这将有助于其在与宁德时代的谈判中获得进一步压价的底气,供应链成本和安全得到提升。
对于国轩高科而言,这笔交易无疑称得上雪中送炭。
动力电池产业的竞争已经大幅向行业头部集中,尤其是在电池白名单放开之后,以LG化学、松下和三星为代表的外资电池企业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国轩高科虽然在出货量上排名第三,但是实际市占率只有5.18%。
国轩高科近日发布2019年度报告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9亿元,同比下降3.28%;实现营业利润5885.34 万元,同比下降90.79%;实现净利润4833.27万元,同比下降91.69%。
最难看的是扣非净利润指标,2019年该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3.45亿元,而2017年和2018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29亿元和1.91亿元。
利润的大幅下滑之下,引入大众这样的战投人,既可以缓解资金压力,也可以绑定未来的产能供应。
当大众这样的产业巨头向动力电池产业不断渗透之时,第三方动力电池厂商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动力电池产业的格局将进一步洗牌。
动力电池产业依然处在剧变之中。
2. 比亚迪汉开启预售 售价23万起
5月19日,比亚迪汉正式开启预售,此次共推出4款车型,补贴后预售价23-28万元。其中纯电动车型三款,插混动力车型一款。纯电车型将分为两个续航里程版本,最大续航里程可达605km。
解读:此次公布的预售价格,略低于此前市场预估的25-30万的价格。
此外,比亚迪还同时公布了一系列的预订优惠政策,包括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常规保养,以及科技大礼包。
之前,比亚迪官方透露汉在欧洲市场的预售价格区间为4.5万-5.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4.6万-42.3万元.
不同于传统汽车国内比国外价格高的“习俗”,作为国货,国内消费者无疑享有比亚迪汉最低的价格。
从价格分布看,比亚迪汉和特斯拉Model 3有一定的重叠性,尤其是考虑到Model 3未来换装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之后,两款车型的价格重叠度将更高。
此外,比亚迪汉和小鹏P7也基本处在同一价格区间。
目前,比亚迪官方只公布了3款EV车型和1款插电混动车型。
3款电动车型都搭载主打“安全”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总带电量为77度。
605公里的超长续航版,搭载单电机驱动,最大功率163kw,最大扭矩330N·m; 550公里的四驱高性能版搭载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363kw, 最大扭矩680N·m,百公里加速为3.9秒。
此外,据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赵长江披露,比亚迪汉EV的麋鹿测试在80km/h+,百公里刹车距离仅为32.8米,能量回收里程近35%,汉EV实际可以开到700+km,充电10分钟续航135公里。
在动态性能参数上,汉EV领先同级别所有燃油车,达到百万级跑车标准。
汉DM版目前只公布了一款车型,预售价为23万元。
从目前公布的消息看,新车将采用2.0T发动机+永磁同步电机组合,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41kW,峰值扭矩为320Nm,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输出功率180kW,峰值扭矩330Nm,搭配镍钴锰酸锂电池,纯电续航为81km。
百公里加速性能目前还未正式公布,预计也在4秒左右。
在舒适性和科技配置上,目前官方还未公布具体配置信息。
外观无疑是比亚迪汉的一大看点,设计已经成为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新版dragon face 2.0在设计语言上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原创度和辨识度。整体车身采用轿跑式的风格,风阻系数仅为0.233,这有助于降低高速状态下的电耗。
车型尺寸和车内空间是比亚迪汉的另一大优势,尤其是相比model 3,在车身长度上有突出的优势,后排的空间更加宽敞。
在内饰设计风格上,环抱式的设计和奔驰比较相似,这可能和其内饰设计师来自奔驰有关。之前有报道称,原法拉利外饰设计总监JuanMa López(欢马·洛佩慈)和原戴姆勒奔驰内饰设计总监Michele Jauch-Paganetti(米歇尔·加帕内蒂)也加盟比亚迪。
内饰面板有大量的真皮包覆,搭配实木饰板。前排座椅调节功能强大,副驾驶座椅上有专门的老板键,高配车型后排靠背角度可电动调节。比亚迪标志性的中控旋转大屏也采用了窄边的设计。
智能化方面,将搭载比亚迪最新的DiPilot系统,以及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整车可实现OTA升级。
作为比亚迪的旗舰车型,比亚迪在汉上几乎倾其所有,搭载了比亚迪最新的技术,在产品力方面几乎武装到牙齿,和同级别车相比,基本没有明显的缺点。
在产品线布局上,汉的插电混动版能够满足对长途驾驶有刚需的消费者,在享受绿牌政策的同时,市区用电,长途用油可以降低用车成本,同时告别里程焦虑。
作为比亚迪的旗舰车型,汉是比亚迪向高端市场突破的代表,为此汉不惜砍去了价格更低的燃油版车型。
汉与唐一起将承担起比亚迪品牌向上的重任。
3. 通用汽车与LG化学建电池工厂
5月19日,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和LG化学在俄亥俄州洛兹敦的电池工厂已动工建设。该厂投资23亿美元,从2022年GMC HUMMER EV电动全尺寸皮卡车到新的雪佛兰Bolt都将使用新工厂提供的电池。新工厂最初的年产能将至少达到30GWh。
解读:5月19日,通用汽车在线上举行了一场有关动力电池的战略会议,在会上,通用汽车电池工程和电气化战略总监Tim Grewe讲解了通用汽车在电池设计和生产方面的布局。
通用与LG化学的新工厂名字为Ultium Cells LLC,这也是通用和LG化学合资公司的名字。
新电池工厂占地面积有30个足球场大小,建成后可以提供1100多个工作岗位。启动建设后,预计2022年开始投入生产,到2023年产能可能达到最高。
这一电池厂将主要生产通用与LG化学合作开发的动力电池Ultium。
该电池在3月份通用汽车举办的EV Day上曾做过展示。Ultium电池是一种NCMA四元锂电池,通过加入铝,可以将电池中的钴金属含量减少约70%,可以有效降低动力电池的生产成本。
不难看出,通用的电池技术也将逐渐走向少钴或无钴化。
通用汽车表示,Ultium电池量产后,其电芯成本可降至100美元/kWh以内,实现超过30%的降幅。
该工厂计划年产能为30GWh,接近特斯拉在内华达州电池厂的产能35GWh,按照每辆车60千瓦时用量,该产能可装机超过50万辆整车。
通用也表示还会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或增加现有产能,以实现其10年中期目标,即在北美和中国每年提供100万辆电动汽车。
另外,除Ultium电池外,通用称其正在开发一种使用寿命达100万英里的电动汽车电池,并已接近成功。不过,通用汽车高管并未说明推出“百万英里电池”的具体时间表。
4. 特斯拉上海工厂下月周产能提升至4000辆
近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下月周产能将提升至4000辆。此外,特斯拉上海工厂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量产Model Y。
解读:2020年4月特斯拉中国销量为3635辆,环比下降64.2%。
特斯拉在这一月份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特斯拉在4月10日发布了国产长续航版Model 3。该款车型续航里程可达668km,但价格只比标准续航版(445km)增加了4万多。
由此,很多消费者纷纷投入长续航版的怀抱。据外媒称,在发售的24小时之内,国产长续航版订单量超过了2万个。
然而,这款车原本的计划是在6月份开始交付,这无疑将冲击到特斯拉4月和5月的销量数据。
显然,这是令马斯克无法接受的。
为了提振销量,特斯拉开始了新一波操作。
2020年5月1日,特斯拉宣布Model 3基础续航升级版的起售价从32.38万元,降至29.18万元,补贴后售价为27.155万元。
紧接着,在5月14日,特斯拉中国对外宣布,原计划6月份交付的国产Model 3长续航版本已经下线,将在近日启动交付。此外,在退坡结束之后,还将维持该款车型34.405万元的售价不变,意味着该公司需要自行消化2.25万元的退坡损失。
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两个措施的促进下,特斯拉的销量将迎来新一波快速增长。
4月份,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生产了11211辆Model 3,产能已经接近每周4000,只不过销量没跟上。而此次陶琳强调达到每周4000辆的产能,说明特斯拉的需求量再次得到提振,工厂已经满负荷运转。
每周4000辆,意味着上海工厂年产能可达到约20万辆。从而实现特斯拉2020年在中国市场15—20万辆的销量成绩。
在疫情的影响下,特斯拉欧洲和美国市场都受到重创,并且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中国市场是目前特斯拉最主要的销量支柱,由此也不难理解特斯拉“不择手段”,采取各种办法来刺激销量。
对于特斯拉的下一个重磅产品Model Y来说,特斯拉很有可能将Model Y的量产进一步提前到今年年底,通过Model Y来冲刺今年的销量目标。
陶琳表示,超级工厂二期进展非常顺利,预计今年底将完成建设。
5. 文远知行自动驾驶路测:广州路测效率为硅谷30倍
5月20日,文远知行发布其自动驾驶路测数据中美对比(2019),数据显示,在广州的路测效率是硅谷的30倍。道路上行人和自行车的数量,广州是硅谷的4-5倍。换道和加塞出现次数,广州为硅谷的5倍多。
解读:文远知行本次从2019年在中国和美国硅谷路测中,筛选了其中数百小时的数据进行对比,维度包括每辆自动驾驶路测车辆每英里检测到的物体数量、交互场景数量、逆行自行车数量等。
对比数据中,每英里检测到的物体数量看,除车辆数相近外,广州行人和自行车的数量是硅谷的4-5倍,交通锥的数量约为硅谷的2倍。
换道和加塞的次数,广州是硅谷的5倍多;逆行自行车数量,广州是硅谷的60倍。
路测对于自动驾驶的重要性体现在其真实场景的数据反馈,包括环境信息、感知数据、车辆决策等各个维度产出最有效的数据,为仿真场景库和模型训练积累更丰富的场景,实现产品与场景之间的数据闭环。
单位时间内收集到的场景数据越丰富,自然路测效率也就越高。
广州道路的复杂性即可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也使得机器学习、训练的颗粒度更细,从而有利于提高其产品性能。
一方面,中国交通的复杂性或成为自动驾驶路测的“福地”,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外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落地会面临水土不服。
文远知行2017年4月创立于美国硅谷,2017年12月确定将广州作为全球总部。2019年6月,广州市颁发首批24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文远知行拿下了其中的20张。
此前文远知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其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已超过115万公里。
此外,文远知行最近对外公布,截至4月,其在中美两地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已超过100辆,共6大车型,其中有40辆用于文远粤行在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开展的Robotaxi全开放运营服务,其余60辆用于道路测试。
其中6大车型包括林肯MKZ、2019年首次亮相的日产LEAF2、广汽GE3、广汽Aion.LX、小鹏汽车即将上市的P7,以及专门用于Robotaxi运营的东风日产纯电动轩逸。
新闻速览
6. 宝马今年计划减排20%
5月20日消息,近日,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一季度财报会上,再次强调实现气候保护目标的重要性。按照计划,宝马集团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19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20%。
7. 通用正在开发新一代半自动驾驶系统
5月19日,通用汽车一位高管表示,该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的半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在公司内部被称为“Ultra Cruise”。据该名高管介绍,新一代系统采用了通用汽车现有的Super Cruise系统,该系统能够在高速公路和城市街道上行驶。
8. 蔚来NIO Power 新增5座换电站
5月20日,蔚来汽车表示,NIO Power在6天内新增5座换电站,分别位于北京、太原、烟台、南昌、佛山。目前换电站总数达到131座,覆盖全国58个城市。
9. 特斯拉添加双向充电功能
5月19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或正为Model 3、Model Y 车型添加双向充电功能。研究表明,电动车队在具备可控负载功能、车到电网(V2G)功能的情况下,能够节省数十亿美元,并让电网能够优化使用可再生能源。
10. 滴滴青桔与国网什马签署战略合作
5月20日上午消息,滴滴出行旗下青桔品牌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旗下国网什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滴滴方面称,双方将围绕两轮出行能源服务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绿色出行行业。
《建约车评》出品
正在售卖
本报告核心描述动力电池、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汽车科技,在1年、4年和10年等维度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汽车产品、市场、供应链和商业模式的影响。
为大汽车科技产业从业者的战略、产品、投资等决策提供参考。
报告简介请点击:《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20 版)》
招 聘
《建约车评》招聘内容编辑,希望与具有如下特点的你,一起打造不凡的汽车科技新媒体。
1. 人品好,三观正;
2. 极强的进取心;
3. 文字好,以写作为信仰;
4. 心态极度open;
5. 英语好。
简历请发2691378@qq.com,附上任意自己满意的作品。
《建约车评》同时在招聘实习生
要求:有基本文字功底、一周至少四天在岗。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