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芯闻整理自中芯国际招股说明书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今日消息显示,上交所已受理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并发布了招股说明书。
据此次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芯国际营业收入为640,113.60 万元,同比增加38.42%;毛利率为21.58%,同比增长2.81 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57.93 万元,而上年同期为-32,897.75 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189.52 万元,同比增加151.83%。
此外,招股说明书中还提及“美国出口管制政策调整的风险”,称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
2019 年5 月,美国商务部将若干中国公司列入“实体名单”;2020 年5 月,美国商务部修订直接产品规则(Foreign-Produced Direct Product Rule),据此修订后的规则,若干自美国进口的半导体设备与技术,在获得美国商务部行政许可之前,可能无法用于为若干客户的产品进行生产制造。
这些修订的规则中,仍然有许多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其具体影响的程度,目前尚未能准确评估。上述中美经贸摩擦等相关外部因素,可能导致公司为若干客户提供的晶圆代工及相关配套服务受到一定限制。公司可能面临生产受限、订单减少的局面,进而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贸易风险还将使得中芯国际面临设备、原材料短缺和客户流失等风险,进而导致公司生产受限、订单减少、成本增加,对公司的业务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下,中芯国际采取积极抗疫措施,使得本次疫情对公司尚未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航班数量、货运时间、运费等因素也可能对公司的出口销售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关于未来发展规划,招股说明书中提到,一方面是技术端,持续加大投入。目前中芯国际已经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提供0.18/0.15 微米、0.13/0.11 微米、90 纳米、65/55 纳米、45/40 纳米、28 纳米以及14 纳米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企业。如今,公司第一代14 纳米FinFET 技术已进入量产阶段,第二代FinFET 技术平台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并同步研发下一代先进工艺技术,为境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57,607.78 万元、447,090.01 万元及474,445.66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72%、19.42%及21.55%。
在营销发展方面,除了继续深耕智能手机、智慧家庭、消费电子市场领域的客户。将大力拓展物联网、计算、汽车电子、工业应用等其他领域的客户,创造新业绩增长点。
在人才引进方面,中芯国际通过自身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业绩激励机制、研发项目激励机制来持续引进人才。
关于内部治理结构规划,利用科创板上市契机,不断探索适应公司高效灵活运作的治理结构,持续优化管理层面的工作细则,健全更加科学有效的公司决策机制、市场快速反应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以适应公司的高速成长,增强适应国际化、市场化的全面竞争力。
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