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网络层的关键技术,是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技术。物联网的定义涵盖面广,场景复杂,没有办法只通过一种技术、一个网络、一个系统来提供所有的服务。在物联网通讯技术中,就有十几种正在应用或研究的技术。按照通信方式和传输距离可以将现有的主流物联网通信协议做出如下分类。 图3 物联网通信技术框图 ①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物联网通信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现在研究与投资更加活跃的领域是物联网中的无线通信领域。 有线通信,是指利用光纤、金属导线等有形媒质传送信息的技术。无线通信,是指利用电磁波信号在空间传播而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技术。一般来讲,有线连接可靠性更高,稳定性也更强,缺点是连接受限于传输媒介。无线连接自由灵活,终端可以移动没有空间限制,但是容易受传输空间里的其他电磁波以及对电磁波有影响的其他障碍物的影响,因此可靠性不如有线连接。 ② 无线通讯下的短距离通信和广域通信 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可以再将无线通信分为两类,通信距离在100m以内称之为短距离通信,超过1000m称之为长距离通信(广域通信)。 在短距离通信中,又可以根据通信覆盖范围、使用场景等细分为局域网、个域网、近场通信等,主要应用蓝牙、Wifi、Zigbee。 ③ 广域通信下的移动蜂窝技术和低功耗广域网技术 广域通信中可以分为移动蜂窝技术和低功耗广域网(LPWA)技术。 移动蜂窝技术是移动电话的主要通信技术,也是电信运营商的主要市场,包括3G/4G/5G(eMBB)。蜂窝物联网由电信运营商建设,适用于移动状态下需随时随地联网或固定状态下不便布设非蜂窝网的物联网场景,该类物联网终端需要使用SIM卡或eSIM卡。目前,物联网连接数中,蜂窝物联网占比约10%左右,非蜂窝物联网占比约90%左右。如此低的比重,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移动蜂窝网络的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撑物与物的连接。 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又称LPWA,是专为低带宽、低功耗、远距离、大量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LPWA技术又可以细分为工作于未授权频谱的LoRa、SigFox等技术和工作于授权频谱下基于蜂窝通信技术的NB-IoT和eMTC。其中,非授权频谱技术(LoRa、SigFox)由于频谱共享的限制,只能区域小范围使用,授权频谱技术(NB-IoT和eMTC)随着全球逐步部署,已经初步具备规模效应。截至2019年9月,全球有57个国家至少114个运营商部署了NB-IoT或eMTC,有72个国家的153家运营商在积极投资NB-IoT网络。
2. NB-IoT技术详细介绍
① 技术定义: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物联网领域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的新兴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是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一种,专为低带宽、低功耗、远距离、大量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相比于其他LAPW技术(LoRa、SigFox、eMTC等),NB-IoT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更加迅速。NB-IoT在移动蜂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针对自身特点做了相应的修改。NB-IoT可直接复用现有基站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② 技术特点: 一是广覆盖,将提供改进的室内覆盖,在同样的频段下,NB-IoT比现有的网络增益20dB,覆盖面积扩大100倍。通过时域重传技术和提升功率谱密度,NB-IoT穿透能力相当于比GSM 能多穿透两堵墙。 二是具备支撑海量连接的能力,由于物联网设备数量众多,且大部分设备的数据量小,对时延要求较低,NB-IoT 网络支持更多的设备同时接入,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支持低延时敏感度、超低的设备成本、低设备功耗和优化的网络架构; 三是更低功耗,NB-IoT终端模块的待机时间可长达10年;。NB-IoT 技术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省电模式,即PSM、DRX、以及eDRX 三种模式,针对大部分物联网设备无需随时在线,仅在需要发送数据时连入网络即可,而长时间在线会增加功耗,减小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是更低的成本,NB-IoT模块成本上市初期,量产价格大概在70-110元人民币左右,现如今已经降至15元以下。根据天翼电信终端江苏分公司2020年NB-IoT物联网模组集中采购项目中标结果。NB-IoT中标价格最低已经达到21.78元/个(海思芯片)、13.47元/个(非海思芯片)。价格与2G模块接近。另外NB-IoT 在现有LTE 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大大降低了网络建设与维护成本,尤其利用目前国内4G 基站覆盖率较高的优势。 五是运营商全力支持建设,后续生态发展得到保障。
总结 本文从物联网网络技术角度出发,解析目前物联网主要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梳理行业技术变革的逻辑,并从中寻找投资机会。 投资机会表现在: ① 在技术方面,NB-IoT既有相对技术优势,又是工信部推进物联网建设的主要技术,投资人应给予更多关注。经过三年市场培育,随着该技术的逐渐成熟,供给侧主要厂商将NB-IoT成本降至2G水平,需求侧存量替代与增量需求叠加,供需共同发力,NB-IoT场景将率先在物联网应用场景中进行突破。 ② 在产业链方面,目前感知层、网络层和平台层均已具有成熟商用产品,而下游应用层处于商用陆续突破阶段。产业应用角度应关注于细分行业同时具有丰富的产业技术经验以及物联网建设技术经验的团队,可以关注智能表计、共享单车定位追踪、智慧烟感、智能物流、智慧城市部分建设等需求旺盛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