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公布最新年薪!半导体从业者薪资水平到底如何?

jojo 芯师爷 昨天

(点击立即加入VIP!每日畅读最新鲜行业资讯!)


台媒钜亨网6月2日消息,台积电公布了其2019年平均员工薪资为 197.3 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47.26万元),位居上市半导体厂第 14 名,比2018年的21名有所提升。作为晶圆代工龙头的台积电,在薪资方面并没有傲视群雄,反而拖了后腿。

 


近日台媒technews也公布了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薪资排行,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市半导体业中有12 家平均员工薪资超过200 万元新台币(约47万人民币),大部分都是IC设计公司。

 

中薪资最高的是静电防护芯片公司晶焱,其平均员工薪资为296.8万新台币(约合71万人民币),联发科的平均薪资292.1 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70万元),排名第二,感测晶片厂原相位居第三,其余薪资超过200 万元新台币的企业依次为信骅、瑞昱联咏、群联、日月光、祥硕、创意、宏观、神盾。

 

台湾地区半导体龙头企业纷纷公布薪资,不禁让我们好奇,半导体行业薪资在台湾,属于什么水平呢?

 

根据中国台湾网引台湾某人力银行统计,2018年台湾地区薪资水平微幅提高1.02%,薪资增幅最高的是光电IC、电子通讯,年增长高达8.1%,居20大类之冠,含金量最高,其中2018年台湾半导体行业平均薪资为26.82万元人民币。

 

可以看出,在台湾地区总体薪资涨幅甚微的整体情况下,电子行业薪酬和涨幅高于其它行业,其中半导体设计领域又是电子行业中的尖子生。

 

那么,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薪酬放到中国大陆,算不算香饽饽呢?



台湾半导体薪资VS大陆半导体薪资


从排名来看,台湾地区算高薪的半导体行业,在大陆却没能进入高薪梯队。腾讯理财通、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腾讯网企鹅智库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显示,互联网、房地产、金融成为薪酬排名TOP3的行业半导体所属的电子行业薪资排名并不起眼。

 


 2020年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经验平均工资薪酬报告 

图片来源:薪酬网


台湾地区的半导体行业薪资排名高和半导体企业规模当然分不开,全球数一数二的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企业都起源于中国台湾。根据2020年《麦克林报告2020年3月更新》报告显示,在2019年当中,中国台湾IC设计产值在全世界占17%,位居第四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台湾在IC设计方面也拥有着比较瞩目的成绩。


而众所周知,中国大陆虽然在加快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减少对芯片进口的依赖,但是规模和台湾相比还远远落后。从销售额来看,据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台湾半导体销售额759亿美元,中国大陆413亿美元。

 

相比于半导体行业,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企业在中国大陆则更为成熟。

 

从起薪来看,BOSS直聘发布的《2019年芯片人才数据洞察》显示,2019年芯片人才平均招聘薪资为10420元和台湾地区起薪最高的光电IC做对比,2019年光电IC平均起薪38900元台币(折合人民币约为9353.65元),在起薪方面大陆领先台湾。

 

从薪资涨幅来看,薪酬网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学历博士及以上、8-10年工作经验的总经理层平均工资为1163703元,2018年则达到1502718元,增幅近30%。而学历为本科、具有2-5年工作经验的普通员工,平均工资(年)同样从78423元上涨到99439元,同比增长26.7%。

 

可见对比台湾地区,大陆薪酬涨幅还是较为可观。正是大陆半导体企业有薪酬作为优势,这让台湾不少专业人才流向大陆。

 

3000多台湾半导体人才跳槽至大陆

 

近日就有舆论认为,中美科技战开打之后,台湾地区的人才将成为争夺的对象。除了存储器晶圆代工外,IC 设计人才也将会是关注的重点。目前许多中国大陆企业正积极建立自己的IC 设计团队,如联发科等知名企业都将成为挖角对象。

 

台媒远见杂志发布的一篇报道提到,台湾地区出现大量人才缺口,从高阶主管、中阶工程师,到基层技术员,全面短缺。人才断层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薪酬。一位台籍半导体业人资主管示警,大陆整体科技业中阶主管以上薪水,已超过台湾,还有新加坡、美国等外商都对台湾半导体人才虎视眈眈。 


尽管企业想动之以情留才,但没有加薪筹码的人资主管无奈坦言,“教科书都说薪酬不是吸引人才的最重要因素,但实际上还是满重要的。”

 

2019年底,日经中文网曾爆出,中国大陆正在加快从拥有高端半导体人才的台湾引进人才。对象从世界级大型企业台积电的经营高管到一线技术人员,范围广泛。在中国大陆2015年提出加强半导体产业后,行动尤其加快,截至2019年底,累计从台湾地区引进相关人才3000多人。在台湾地区涉足半导体开发的技术人员约逾4万人,流向大陆的技术人员数量已达到整体的近一成。有分析师认为,目前人才流向大陆正在加速。



 

图片来源:日经中文网

 

大陆半导体产业急需填补人才缺口


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薪资增长的原因总体可以归结为行业蓬勃发展导致的人才缺口大。

 

1、国家政策扶持显然是重要原因。国家大基金一期和国家大基金二期对半导体企业的投资,撬动万亿社会融资纷纷入驻半导体,地方政府对于半导体行业同样是敞开大门,相继推出鼓励和引导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政策。

 

IC Insights数据显示,至2018年,我国半导体行业投入已经达到110亿美金,超过欧洲与日本的总和。对于半导体企业来说,有政策扶持与资本储备,自然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从业人才。

 

2、产业规模扩大,急需专业人才。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的不利环境下,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仍达到6532亿元,同比增长20.7%。,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年全国共有1698家设计企业,较2017年的1380家增长23%。

 

3、产业规模的扩大,人才缺口也随之扩大。2019年12月18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2019年版)》发布,白皮书预计到2021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规模为72.2万人左右,总体上看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口较大,从行业从业者增长率来看,至2021年,我国还存在26.1万人的集成电路人才缺口。

 

 

图片来源:中国电子报

 

4、半导体领域的人才培养周期过长。半导体行业和一般的工科学科不同,它的工程化要求是极强的。这就导致即使学历教育完成后,不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必须要在工作中积累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而这个过程又是极为漫长的,这也是半导体行业薪资涨幅的重要原因

 

5、行业间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相互挖角。加之制造企业受产能扩张影响来不及培养人才,不惜以高薪争夺人才。

 

从半导体企业发展来看,中国不仅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对集成电路产品的需求保持高速增长,而且出口量也在攀升,2019 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 3040 亿美元,同比下降-2.2%。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 101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1%。可见国内厂商在多年沉淀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大量订单。

 

未来,随着5G、电动汽车、物联网AI云计算等新技术对制造业的赋能,半导体企业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半导体企业也迫切需要增加专业人才,可以预见的是,为了吸引到更多优秀的高端人才,国内半导体企业薪酬还会保持上涨趋势。2020年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举国呼唤芯片实现国产替代的时候,中国大陆企业可能将进一步以资金实力为武器,加快从台湾地区争取人才,以强化半导体产业。


本文资料来源于technews、钜亨网、薪酬网、远见杂志、日经中文网、麦克林报告2020年3月更新中国电子报、BOSS直聘等,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成功的投资需要最前沿的资讯!

已有320+会员加入!就等你来!


 往期精彩回顾 

历史潮头上的台积电两堵高墙,一柄尖刀
张汝京重磅直播!新基建背景下的IC制造业机遇
市值暴涨至近1000亿港币,中芯国际有多火?
乘“云”而上,助力新基建加速奔跑!
中美科技战,转战香港?
京东方或无缘iPhone 12,国产OLED屏障如何突破?
视频 | 8分钟速览全球半导体巨头发展
华润微携手成都锐成芯微推出创新型eFlash解决方案

 推荐关注:全球物联网观察 

微信号:gsi24-iot

您的物联网中央情报局!


爱我请给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