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机市场正在快速发展。预计今年,民用无人机产值将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而到了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等领域,未来还将在载人载货、应用救援、巡航测绘等场景发挥更大的作用。
截至目前,我国与无人机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达5.5万家。广东省拥有12854家,数量最多,其中就包括行业"三巨头":大疆创新、亿航智能、极飞科技。
从创立至今,走过十四年历程的大疆(DJI),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占据七成以上市场份额。公司70%的销量来自于海外(其中以欧美市场为主),根据《2019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其估值高达2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50亿元)。
大疆已占据美国八成无人机市场,且没有一家竞争对手拥有超过4%的市场。这一切背后离不开对核心技术的专注和掌握。无论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云台技术,还是飞控系统技术,他们都处于行业前列。去年公司申请了874项国际专利总数,位列全球第23位。
有人将大疆创始人汪滔称为中国的乔布斯。对于这种说法,他表示:"我很欣赏史蒂夫·乔布斯的一些想法,但世上没有一个人是让我真正佩服的。"这位80后创业者,身家已达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0亿元),成功入围2020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全球第一家上市的无人机企业:亿航智能。这家公司成立仅有6年时间,通过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和运营自动驾驶飞行器(AAV),为客运、物流、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体等领域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2016年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亿航发布了全球首款全电力低空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EHang 184,震撼全场。两年后又发布升级版双座216机型,这个项目提供了全新的人类中短途交通运输解决方案。在创始人胡华智看来,未来打飞的出行不再是梦。
2020年第一季度,亿航实现营收1880万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城市空中交通业务本季度贡献营收1510万元,同比增长256%,占总营收比重高达八成。本季度已交付9台亿航216载人级AAV,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交付量为3台。当然商业化方案落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目前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本季度净亏损为2040万元。
如果说大疆是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领跑者,极飞则在农业植保领域遥遥领先。历经12年发展,它已成为世界领先的智慧农业科技公司、规模最大的农业无人机运营企业。其农业无人机,截至2020年1月1日全球销量超过了5万台,市场服务占比高达53%。通过提供智慧农业技术与产品,他们服务了700多万农户、3.8 亿亩农田。过去四年,累计培养6万余名智慧农业精英。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有接近20亿亩耕地。即便保守估计仅两成耕地面积使用无人机服务,其需求量将超过20万架,市场规模在百亿美元以上。这块领域将成为未来无人机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