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的西安往事

以下文章来源于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 ,作者何晓宁 李明志

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
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

陕西半导体产业门户

来源:本文转载自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作者何晓宁&李明志,谢谢。   


落  户


2002年的深秋时节,当西安得知半导体巨头英飞凌正在全球寻找设立研发中心时,多次组织人员前往上海与英飞凌对接。终于在2002年10月15日,迎来了德国英飞凌(Infineon)公司亚太区高层代表团对这个对他们而言的完全陌生城市——西安进行考察。代表团着重了解西安的集成电路产业环境,探讨在西安设立研发机构的可行性。一个月后,在11月25日德国英飞凌(Infineon Technologies)公司一行五人在其全球研发副总裁Luschnig Werner的率领下,同政府领导、高校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全面考察了西安的政策、人才、教育、科技、产业基础和生活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此次考察活动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03年3月,英飞凌的CEO舒马赫亲自带队到西安考察,受到了时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的郝跃、西安市科技局局长的徐可为和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多位领导的热情接待。在这些地方政府官员和半导体专家一口流利英语的介绍中,双方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交流。英飞凌高层对西安的产业环境和基础十分满意,并深深的为西安团队的热情、真诚和专业所打动。舒马赫当场拍板决定在西安设立英飞凌全球研发中心。

2003年6月11日,英飞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正式落户西安,这是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第一家研发中心,主要业务为针对其公司全球的系统产品提供芯片设计服务,办公地点定于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西安集成电路大厦,即后来的腾飞创新中心。西安工商局高新分局仅用了10个小时就为英飞凌西安公司办理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

腾飞创新中心

英飞凌西安公司第一期投资额为420万美金,计划建成英飞凌亚太区第一大研发中心,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公司2003年7月份前计划招聘40人,在2005年将达到350人,2006年达到500人,2007年达到650人。英飞凌科技(西安)成立之初分为存储器事业部、通信事业部和汽车电子事业部三个部门,后汽车电子事业部人员合并到通信事业部。

英飞凌科技公司落户于西安,是跨国公司在西安设立的第一个集成电路类独立研发机构,也是入驻西安的第一个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对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宣传示范和带动作用。对英飞凌来讲,获得的是西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成本优势,布局西安更是其中国战略乃至全球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

2003年11月,英飞凌科技亚太公司总裁罗建华在接收记者关于“英飞凌选择西安作为研发中心好像在跨国公司里独树一帜”的疑问时,做了三点回答:一是英飞凌与西安的很多大学有了很长历史的合作,二是西安是中国光缆信息通讯工程的枢纽港,第三是西安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安定的地方,而做IC设计,是需要潜心地坐下来钻研的。

英飞凌在西安的落户是与其当时席卷全球的战略布局分不开的。

那时的英飞凌

英飞凌LOGO

英飞凌公司1999年4月1日从德国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分立出来。公司2000年上市,其中文名称为亿恒科技,2002年后更名为英飞凌科技。当时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制造商,全球第三大存储器供应商,分别在法兰克福和纽约上市。公司产品涵盖有线通讯、无线解决方案、安全芯片汽车电子。全球员工达3万,全球29个研发中心,2002年财政年度实现收入50亿欧元。

在2002年第四季度,野心勃勃的英飞凌制定了一项名为“Agenda 5-to-1”的五年计划,即“五归一”的公司目标:到2007年, 英飞凌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第四大半导体制造商,公司五大方向的产品在全球排名前三位,各业务领域的盈利能力排全球前两位,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方案提供商。

2003年9月17日,英飞凌科技CEO舒马赫宣布其中国总部正式在上海成立。公司计划到2007年在中国从事研发和营销的员工总数将达到2300余人,市场占有率达到中国的10%。当时,英飞凌在中国的业务涉及销售、技术支持、研发以及生产,在上海、西安、北京三地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在无锡、苏州成立封装测试工厂,并向中芯国际等厂授权0.14微米DRAM技术。英飞凌在中国的布局已经初现规模。

据悉,上海总部成立后,舒马赫还将敲定与上海晶圆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等的系列新合作方案。同时,英飞凌还将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北京中芯环球十二寸晶圆厂建厂计划。中芯环球是由上海中芯国际、首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大学等联合设立的半导体公司。

英飞凌科技今后4年将在中国投资12亿美元,力争在今后5年内将其在中国个人电脑内存晶片市场的占有率提高至40%,实现翻两番的目标。”英飞凌科技的首席执行长舒马赫在成立大会上说。

不料,半年后发展形势却出现惊人的逆转。

突  变


2004年3月25日,当时的欧洲第二大半导体制造商英飞凌公司突然宣布,首席执行官乌尔里奇-舒马赫(Ulrich Schumacher)辞职,而他的任期原本到2007年才结束。这表明,公司正在放弃海外重新部署计划。舒马赫是海外重新部署计划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这一计划旨在缓解英飞凌的税务负担,但该计划却在企业内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而当时英飞凌在经历了连续9个季度的亏损后,刚刚在最近两个季度扭亏为盈。

英飞凌赞助的奥迪车队

舒马赫免去CEO职务原因据说是因为他在5亿欧元总部基建时乱花钱以及从赛车奥迪车队赞助收取回扣。舒马赫否认并反击。经过7年的漫长诉讼,双方达成和解,英飞凌支付590万欧元的补偿和2018年起每年56万欧元的退休金。舒马赫后来在2007年9月,担任上海宏力半导体总裁兼CEO,三年任期满后辞职。

具有冒险精神的41岁的舒马赫在内存界率先花11亿欧元投资了12寸晶圆厂,使得英飞凌在2000年代初期赶上并超过美光(Micron)和海力士(Hynix)。舒马赫离职后,英飞凌董事会就开始了分离内存业务的举措。但支持激进内存投资的舒马赫离职给四年后英飞凌内存的崩盘埋下了伏笔。

奇梦达:从独立到倒闭


2005年11月,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通过了管理董事会有关公司战略重组的提案,此举旨在产生两个相互独立而各有专注的公司――逻辑业务公司和内存业务公司,希望两家公司的盈利空间和成长动力都会得到提升。

英飞凌作为母公司,将会专注于逻辑业务,包括汽车、工业电子和多元化市场(AIM)事业部以及通信(COM)事业部,主要专注于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和电源管理、芯片卡及安全IC、射频方案、移动通信平台和宽带通信六大领域。而其内存产品部门,在2006年5月1日,分拆成一家新的公司,以奇梦达(Qimonda)命名。当年8月,奇梦达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务涉及内存和逻辑产品,包含数字、混合信号及模拟IC(集成电路)、分立半导体器件以及系统解决方案。

英飞凌宣布分拆奇梦达,两位CEO捧起12寸晶圆

奇梦达的名称和品牌标识体现了这家新公司的哲学观和品牌性格,并且阐述了公司的远景和驱动价值。新名称“奇梦达(Qimonda)”代表了全球一致的品牌内涵。“Qi”代表“气”,即呼吸及流动的能量。在西方,文字主要源自拉丁文并且被英文广泛影响,对奇梦达---Qimonda (key-monda)的直接解读是“开启世界的钥匙”(Key to the World)。而新标识中的主色系紫色代表着领导力,而其他的次色系、草写字体、充满活力的圆形标识以及强烈的发散性造型都强调了奇梦达的品牌价值:即创新、热情、速度。

奇梦达的LOGO

奇梦达成立之时以全球第四大DRAM厂商的强有力市场地位开始运营(数据引自2006年2月Gartner Dataquest)并且为未来的增长作好了准备。新公司在三大洲运营五个300mm晶圆制造基地及五个主要的研发设施,其中包括在德累斯顿的领先研发中心。奇梦达是300mm晶圆生产和PC及服务器市场DRAM产品方面居领先地位,在全球拥有约12000名雇员。
奇梦达的内存颗粒

在2006年4月,伴随着存储器事业部从英飞凌科技全球拆分上市成为奇梦达科技,奇梦达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也随之成立并开始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运营。而原来的英飞凌西安研发中心的无线通信部分仍然保留了原来的英飞凌科技(西安)的名称。

奇梦达将奇梦达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定位于除德国总部外最重要的研发中心。该中心成功设计开发出多款存储器产品,约十余款产品成功流片,其中五款产品在全球实现大宗量产销售。尤其是2007年基于70纳米工艺开发设计的2Gb DDR2产品,为当时世界上单片容量最大的存储器,而且一次流片成功直至量产,这在奇梦达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作为原奇梦达科技的重要研发中心之一,西安独立负责计算机,消费类存储器产品从立项,产品指标参数定义、电路设计版图设计片、颗粒、内存条测试及售后技术支持,即产品设计研发的完整过程。

不料,2007年开始全球爆发经济危机,2007年被厂商给予厚望的Windows Vista惨败,预期的换机潮没有出现。内存厂商的产能一下供大于求了。2007底年内存价格暴跌到前一年的1/4,奇梦达首先碰到了58纳米技术瓶颈,使得奇梦达的产品成本较高,同时对三星为首的DRAM市场竞争对手完全无反抗能力。2008年内存价格跌去7成,前三季度整个行业亏损80亿美元。同时母公司英飞凌对奇梦达的放弃,造成了奇梦达在金融危机中率先败退。2009年奇梦达宣布破产,当年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公司仅仅存活了三年。

2006年,清华大学出身任奇伟博士告别荷兰飞利浦公司,放弃荷兰绿卡,离开了生活十多年荷兰,举家回国,落户西安。担任奇梦达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奇梦达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的产品设计总监,设计开发世界先进的DRAM产品。2009年国际半导体产业形势的恶化给任奇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他带领的西安团队面临解散的危险。

浪潮抄底,更名西安华芯


存储器作为集成电路市场的需求量巨大的支柱性产品,核心技术一直被少数国外厂商垄断,当时,留住这支具有国际先进存储器研发积累的核心团队,为中国的存储器发展提供重要的帮助,是任奇伟最大的心愿。他积极在政府、国内企业、奇梦达总部之间沟通斡旋,最终促成了浪潮集团山东华芯对奇梦达西安的收购。
2009年8月12日,浪潮集团收购德国奇梦达西安研发中心交接暨西安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开业仪式隆重召开。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丁文武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教授、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岳华峰等领导参加仪式。

这次收购在5月份已经完成了交割,是当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宗高科技成功收购案例之一。西安华芯半导体与浪潮集团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紧密合作,共同研制系统化解决方案。

此次收购将包括设计版图测试及管理的核心团队得以完整保留。研发中心团队中,90%以上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中有多名在奇梦达飞利浦公司拥有10年到20年的DRAM,FLASH等存储器研发经验。该团队是国内唯一的与国际先进工艺水平同步的芯片设计开发团队。这使得中国跨越式拥有了完整的世界先进水平的半导体存储研发技术和一流的产品设计研发团队。

此次并购除了以抄底的价格获取到人才、技术、资产等价值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迅速开拓国际市场,其人才和研发实力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我国集成电路领域权威专家认为:“奇梦达中国研发中心具有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存储器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这次收购使中国企业(包括科研机构)拥有了国际先进工艺水平同步的存储器芯片设计开发团队,为打造中国自主的存储器产业增加了重要力量。此外,奇梦达原来拥有的世界先进的研发流程、成熟的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的借鉴、吸收,会加快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设计和产业化进程。”


     浪潮集团与德国奇梦达西安研发中心进行交接

郑南宁院士、丁文武司长、岳华峰主任和孙丕恕董事长一起为新公司揭牌


通信事业部:从被英特尔收购到裁撤


从2006年奇梦达从英飞凌独立出来开始,英飞凌科技(西安)的名称由原通信事业部继承,不过它也没能避免由于英飞凌总部战略调整而被收购的命运。2010年8月30日,英特尔宣布以14亿美元收购英飞凌无线事业部,成立英特尔移动通信(西安)研发中心。

英飞凌无线事业部当时占据智能手机和超低成本入门级电话的无线服务和无线设备市场领先地位,它提供基带处理器、射频收发器芯片、电源管理集成电路、附加联通功能、单芯片解决方案及相应系统软件。这些产品能使声音和高速数据从电信网络骨干流畅地传输至终端用户的设备。2019年财政年度,无线事业部实现收入 9.17亿欧元,约占英飞凌年度总收入(30.3亿欧元)的30%。

自从2006年退出了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之后,英特尔在这一块市场表现平平。而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嵌入式设备的发展,英特尔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必须赶上时代的潮流。

英特尔公司成立于1968年,总部位于美国硅谷,是全球最大、最知名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生产商。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英特尔致力于推动信息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产业的进步,其中,移动通信是近年来通信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信息产业富有活力、前景诱人的组成部分,在英特尔的战略规划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10年12月,英特尔移动通信技术(西安)有限公司于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项目总投资1500万美元,从事移动通信研发项目,并收购英飞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从事下一代移动通信芯片的研发。英特尔将其收购后,该事业部将以独立公司身份继续为现有客户服务,同时辅助英特尔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嵌入式计算提供无所不在的互联计算能力。

从2007年的第一代iPhone到2010年的iPhone 4,苹果都是用的英飞凌基带芯片。英特尔当时收购英飞凌,既有整合移动芯片业务的战略,也有顺势揽下苹果这个大客户的意思。

2016年,因不满足于高通的收费,为了降低自身对高通依赖性的苹果在iPhone 7系列手机中同时选用了英特尔的XMM 7360和高通的产品,这是英特尔在基带芯片市场的光辉时刻。

虽然英特尔于2017和2018年分别推出了两款5G基带芯片,但在2019年4月17日,苹果个和高通双方除达成了和解协议,还发布声明称,昔日两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法律纠纷也一笔勾销。同时,苹果不再计划采购英特尔的5G基带,这对英特尔无线通信部门造成重创,英特尔最终心灰意冷,以10亿美元把基带业务打包出售给了苹果公司。随着双方收购案的达成,苹果将拥有17000余项无线技术专利,其基带研发水平将得到极大提升。这也预示着即使和高通达成和解,苹果依旧不放弃基带自研,且随着和英特尔收购案的达成未来将会获得更快发展。

然而苹果2019年的这次打包收购却不包括英特尔通信的西安研发中心,英特尔通信(西安)的研发中心开始了裁撤。作为英特尔在中国最大的设计研发基地,拥有员工约300人左右,当时英特尔西安研发的英特尔基带芯片出货量已超过美国高通公司。


西安紫光国芯


2015年12月,西安华芯半导体公司被紫光集团收购,在紫光“芯云战略”中,存储器成为集团核心的战略发展方向,任奇伟带领的西安团队也成为紫光大存储战略中重要的一环。2015年,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西安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并更名为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11日晚间,紫光国微宣布将全资子公司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以约2.2亿元人民币转让给紫光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专业的 DRAM 存储器芯片设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存储器设计开发及自有品牌存储器产品的销售,并提供相关集成电路设计测试服务,目前的主要产品为DRAM存储器芯片和模组。

结合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存储器领域的总体战略布局,为充分发挥西安紫光国芯在存储器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产品、市场方面的优势和价值,增强存储器方向的协同作用,同时保障其持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公司拟将西安紫光国芯100%股权以2.2亿元人民币转让给紫光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这表明,紫光集团在整体布局上,已将存储器芯片与安全芯片作为单独的业务板块。

2020年1月17日的西安软件园-西安紫光国芯共建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揭牌


英飞凌的贡献


  • 教育


英飞凌科技(西安)公司2003年成立之初,英飞凌就与西安本地的研究所签署了三份理解备忘录,支持工程人才的培养,以及保护西安的文化遗产。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设立了一个集成电路人才库。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还和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设立了奖学金和培训实验室。另外,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还向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捐款,资助其考古研究仪器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郝跃教授为英飞凌科技亚太区总裁潘先第先生颁发了证书

英飞凌科技(西安)公司与西安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包括英飞凌奖学金计划,短期培训与授课,及其他合作等。例如在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中,英飞凌科技(西安)公司开设培训课程、捐助图书。英飞凌自2003年起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立“英飞凌奖学金”,奖励该校微电子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优秀学生,每年奖励硕士研究生10名,本科生10名。同时,英飞凌出资给优秀研究生赴德国慕尼黑工大攻读硕士学位,和该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英飞凌多次无偿出资邀请国外专家来学校作学术报告;还给该校和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牵线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学术和教学等多方面的交流。2005年10月,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捐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半导体设备运达该校。设备共两套,价值共65万美金。其中一台刻蚀机,型号:P5000MF,价格40万美金;一台晶圆检测机,型号:JWS7500E,价格25万美金。2007年6月1日,西电—英飞凌MCU联合实验室揭牌,英飞凌公司向西电捐赠了Infineon 16位MCU实验板45台,Infineon 32位MCU实验板15台。

  • 人才

当年浪潮对奇梦达西安研发中心的收购保住了一个从事DRAM设计十年以上的工程师团队;研发团队拥有从产品立项、指标定义、电路设计版图设计片、颗粒、内存条测试及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全方位技术积累,所开发DRAM产品工艺技术包括从110nm、90nm、80nm和70nm的沟槽技术到65nm、46nm、45nm和38nm的叠层技术;目前正在进行25nm代的产品开发,现在成为紫光存储的一部分。

从英飞凌分出的西安英特尔通信(西安),长期负责给苹果公司做手机基带,在2019年遭到裁撤。这只拥有世界先进设计水平的团队并没有像奇梦达团队一样被集体收购,但仍为半导体产业贡献了很多高端人才,这些人才要么自主创业,要么加入了新的半导体技术公司。

  • 技术

在2019年9月份的GSA+Memory存储峰会上,长鑫存储的董事长兼CEO朱一明发表了《中国存储技术发展与解决方案》主题演讲,提到了长鑫的DRAM内存技术来源,主要就是已破产的奇梦达公司,获得了一千多万份有关DRAM的技术文件及2.8TB数据。

长鑫公司在此基础上将奇梦达46nm工艺的内存改进,研发出了10nm级的自主产权的内存芯片,耗资超过25亿美元。2020年2月26日,长鑫存储就已正式发布了DDR4LPDDR4X内存芯片,以及DDR4内存条。

  • 产业发展

毫无疑问,当时排名世界前十的半导体产业巨头英飞凌在西安设立全球设计研发中心,对西安的半导体产业起到了极大地宣传示范作用。研发中心的设立留下了一批本地培养半导体产业人才,吸引了一批海外留学归来的高端人才,使西安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设计企业而不局限于设计业的集成电路企业纷纷聚集落户,几乎所有的国内外重要的半导体设计企业在西安都有布局。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已使西安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重要一极。

英飞凌科技获得的是什么呢?市场,中国无比广阔的市场、人才资源和盈利。


今天的英飞凌科技(西安)


今天的英飞凌仍然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侧重于汽车和工业功率器件、芯片卡和安全应用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在2018年全球前十大IDM企业中排名第10,营收87.6亿美元;在全球十大MCU企业中排名第6,在全球十大模拟企业中排名第3,在全球十大汽车半导体企业中排名第2,全球员工3万左右。

英飞凌最强的是功率器件,该公司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市占率约为19%,排名第一,而且同比增长率也是双位数。在细分领域,如MOSFETIGBT分立器件、标准IGBT模块领域,该公司的市场份额均为全球第一。

2014 年 8 月 20 日,英飞凌宣布将收购成立于1947年的国际整流器公司(IR),收购金额高达约 30 亿美元。2015年1月,英飞凌正式收购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总部位于埃尔塞贡多的国际整流器公司成为英飞凌旗下公司。该公司是电源管理技术行业的领先供应商,年收入达 11 亿美元(2014 财年,该财年于 6 月 29 日结束),约4200 名员工。

此番并购将为英飞凌带来更多电源管理系统专有技术,进一步加强其在功率半导体方面的专长,并整合化合物半导体(即氮化镓)领域的先进知识。另外,并购也将极大地推动英飞凌在生产上实现规模经济,增强竞争力。

英飞凌西安大展宏图

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IR)2002年就落户西安,在西安设有设计应用中心和一座生产功率控制元件的封测工厂,在上海有一家贸易公司,以及在全国各地拥有多个销售代表处。此次收购也结束了英飞凌(西安)近4年的看守期,拥有了一支规模不大研发团队,成员主要来自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是现在英飞凌在中国唯一的研发中心。那座封测工厂则成为了威世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

今天的英飞凌在中国有6个法人实体,4个销售办事处,3座工厂和3个研发中心,员工总数超过2200人,并成立了20多个联合实验室。

2018年,英飞凌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为19.21亿欧元,同比增长11%,占该公司全球销售额的25%,中国已经成为英飞凌最重要的销售市场,其后依次是德国(11.71欧元),美国(7.19亿欧元),日本(5.34亿欧元)。英飞凌的电源管理芯片可用于汽车、智能手机、风力发电机等,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业务合作。而在这些芯片品类当中,大部分产品都不在美国宣布的出口管控限制范围内。因此,其在中国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英飞凌中国LOGO

英飞凌、NXP和ST是欧洲半导体三强,竞争也很激烈。特别是英飞凌和NXP,双方在汽车半导体方面都位列行业前茅,NXP更是该领域的老大。2020年6月3日,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与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公布了双方已经签署最终协议,英飞凌将会以每股23.85美元现金收购赛普拉斯,总企业价值为90亿欧元。借此,英飞凌将超越恩智浦跃居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第一位。全新的英飞凌,年营业额超过100亿欧元,成为第八大半导体公司,目标市场总容量达到450亿欧元,47000名员工,8600研发人员,30000个以上专利,在汽车、功率半导体安全芯片方面成为市场第一。
 

思  考



英飞凌科技(西安)发展路线

英飞凌科技投资中国无疑是看上了中国市场的博大、所需资源的丰富与所用成本的低廉;同时对本地产业贡献了管理的经验、技术的发展、资金的投入、人才的培养和全球化产业链条的融入机遇。由于半导体产业一方面全球化专业分工愈来愈细、联系愈来愈广泛,另一方面赢者通吃的规则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业并购时常发生。本地的研发中心作为整个集团的中国分支机构,是其全球战略部署的一环,其运营不可能不受到总部全球发展战略的影响;英飞凌来到西安近18年,这18年发生了很多的演变;而每一次变化对当地产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让我们思考,一方面究竟要引入什么样类型的集成电路外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对当地的半导体产业促进贡献在那些方面?另一方面,在对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上,看待问题要上升到全球化视野,同时在决策时要考虑到产业长远的未来。

致谢:本文参考多篇公开材料,不再一一标明出处;同时对在撰写过程中多名受访人士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2340期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成就台湾半导体的幕后英雄

台积电的艰难一役

这种先进MOSFET在中国前途无量?


半导体行业观察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识别二维码,回复下方关键词,阅读更多

两会|台积电RISC-V汽车芯片AIEDA|中美|晶圆射频



回复 投稿,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