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生有你·筑梦前行|仪科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2020年6月19日上午9点,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四牌楼校区大礼堂前隆重举行。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宋爱国老师、仪科学院党委书记王军老师、副院长刘澄玉老师、副院长潘树国老师、赵立业老师,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丁小丽老师,班主任代表李煊鹏老师,辅导员彭袁圆老师、孙凯奇老师等出席了典礼。



受疫情的影响,此次毕业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仪科学院2020届全体毕业生均参与此次活动。毕业典礼由丁小丽书记主持,在热情洋溢的《东南大学校歌》中拉开序幕。






刘澄玉院长首先向全体毕业生致辞,对毕业生们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踏上崭新的征程表示衷心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并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仪科学子们提出了殷切期盼




(向上滑动启阅)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的毕业季也注定是一个让大家刻骨铭心的毕业季,从年初到现在,短短数月之间,我们目睹了新冠疫情的蔓延和肆虐,目睹了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动荡,我们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漫长的寒假,经历了线上教学线上答辩的新鲜和波折,我们一起见证了我们伟大民族在抗击疫情中史诗般的悲壮与坚韧,也见证了当今世界全球化理念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今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在礼堂前露天广场举行仪科学院2020年毕业典礼,既是为即将远行的仪家学子送别,也是对我们大家在这段特殊岁月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纪念。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全体老师,向我们今天毕业的全体同学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

仪家是个暖心的地方,过去四年,大家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梦想与彷徨,凡此点点滴滴,留给了每个人一段深深的人生记忆,有些记忆也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大学,是除了故乡之外,第二个可以被唤作“家”的地方。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岁月,不是遗憾,不是追悔,不是可惜,而是感激,感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时光,是在东大度过,是在仪家度过,是与身边的老师朋友们一起,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回忆,人生才更美好。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在《寻找失去的时间》一书中告诉我们,这种记忆,是情感的堡垒,会成为我们一生中强大的快乐源泉,能够帮助我们度过很多艰难的时刻。Bob Dylan在歌声中唱到,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翱翔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休憩停留。这里是你人生的港湾,是你可以休憩停留倾诉的地方,无论大家是读研,还是工作,还是出国,都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

大家都知道,立德树人是我们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德,同学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品德,品行吧。其实它有更深刻的含义,在甲骨文里,德的象形写法是:一个笔直的十字路口,中间一个眼睛,蕴含的意义是:德是指人用眼睛看清楚道路,然后走笔直的路。后来金文在象形字呈现上,在“目”的下面又加了一个“心”,寓意光靠眼睛看还不够,要用心来分辨。今天大家毕业了,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作为师长,也作为朋友,我想跟大家谈几点看见,作为大家走好今后人生道路的一点建议。

看见什么呢?前天参加了4班的毕业班会,我觉得大家看见的很好。有人说做竞赛时看见了凌晨4点九龙湖的朝霞,有人说看见了凌晨2点九龙湖的星空,有人说四年看见了自己从内向到喜欢与人交流的成长,等等,我想大家的看见都很好。现在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不仅仅是成绩,有很多的维度,努力,坚韧,合作,友谊,都是需要我们看见的。在此,希望大家有更多更好的看见,就像在十字路口下,我们用眼睛用心看清楚笔直的路,沿着走下去就是最好的成长。

然后我们还要看见他人,看见社会。朋友之间有不同的看法,要学会包容;一个群体有不同的立场,要学会倾听,社会有不同的颜色,有些不像我们预期般美好,有些也没想象般糟糕,我们学会辨别。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希望大家能用一种更开阔的视角去审视周围的人和社会,不断优化和调整我们的主观认识;希望大家能用一种更包容的心态去体会生活的友善、社会的不同、人性的善恶,不断提升我们面对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要看到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十九大报告总书记用“三个前所未有”来表述这个伟大时代的使命: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这些使命与你们在座的同学息息相关,甚至是同窗共振,你们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建设者。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在变得扑朔迷离,希望大家能够勇敢地选择应对,不盲从,注意倾听事实的真相,在变化中锻炼出新的思维习惯,在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养成新的能力,从而成为世界性问题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本身。

站在十字路口下,我们用眼睛审视,用心衡量,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社会,看见世界,看见时代,看见责任,自然也就看见了一条笔直正直的道路,这条路也自然会带领你们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这是六朝松、四牌楼、九龙湖这些沉甸甸的符号给我们的期许。

朝夕相处,笔墨相亲,怎奈时光流逝。尽管有感伤,但毕业,应该不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告别,而是一场浩浩荡荡的出发。希望大家彼此珍惜这段时光,勇敢乐观地看见未来,若干年后,回忆起这段时光,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很了不起,平安度过了那段困境,是东大给予了我成长的力量,我没有让她失望。

最后,祝大家毕业快乐,前程似锦!谢谢!


——刘澄玉院长发言









随后,220164班班主任李煊鹏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回顾四年时光里与同学们的共同见证与共同成长,并表达了全体老师对毕业生的关心与嘱托




(向上滑动启阅)

尊敬的学院领导、老师,亲爱的毕业班同学,大家好。我是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220164班班主任李煊鹏,很荣幸参加大家的毕业典礼,见证亲爱的同学们这一特殊时刻。

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相识是一件荣幸的事情,也很幸运能够陪伴大家四年的成长。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依稀记得你们刚入校时懵懂青涩的脸庞,而如今我看到是你们那愈发坚定执着的目光。

这四年的时光中,我们一起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目睹了整齐划一的步兵方阵,雄壮威武的战车方队,以及那句刷遍了朋友圈的“东风快递,使命必达”。那一刻的你们,想必也像我一样,心潮澎湃,强烈的家国荣誉感油然而生。

这四年的时光中,我们一起见证了母校东南大学115周年校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忘初心、永立时代潮头的东大师生以慷锵有力的声音喊出了“1-10-100”的东大梦,这里面有你们奋斗的身影,东大也必将因你们而骄傲。

这四年的时光中,我们也一起见证了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的退役,更是在一个清晨悲伤地获知他的离去。“Mamba out”,但是我依然看到曼巴精神一直在激励着你们。你们为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忘我地投入,不断地努力,见过凌晨四点的九龙湖;在沮丧、痛苦、绝望之时展现出了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为成就那个更好的自己鼓起勇气、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这四年的时光中,我们还一起见证了自2003年非典以来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新冠疫情在你们本科阶段最重要的时刻不期而至。考研、就业、出国都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无法返校进行毕业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我看到了你们展现出来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适应力。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毕业考核。我相信这一优秀的品质会使你们的人生注定灿烂。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你们让我看到了你们的勇气、自信和独立。作为你们的学长、老师,我向你们四年以来付出的辛苦努力表达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也请把这份东南大学毕业生的荣誉带给你们的家人、朋友、老师和校友。今天,你们将告别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踏上新的征程。无论你们在哪儿,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是你们最值得托付的家,有空常回家看看。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的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你们将来的成就。

奔涌吧,后浪!谢谢大家!


——李煊鹏老师发言









220163班班长涂增源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深切表达对学校、老师、父母、同学们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仪科学院、同窗挚友的不舍之情




(向上滑动启阅)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涂增源。很荣幸有机会站在这里代表仪科2020届本科毕业生发言。

还记得大一时站在大礼堂中央仰望四周时心中的激动与自豪,时光荏苒,四年后的今天,我们穿着整齐的学士服在这里向大学时光挥手作别。我们曾抱怨过烈日炎炎下辛苦的军训,我们曾痛恨过扰人清梦却必须坚持的跑操,我们曾厌倦过考试周时“一夜回到高考前”的复习,这些回忆都让我们难忘,正如我们同样难忘那桃园食堂的大火与梅园食堂的黄焖鸡,再好的山珍海味也比不上我们青春的味道;难忘那九龙湖下晚自习时的大风,再大的风也吹不走我们青春的坚持;难忘那每个修仙夜晚,再美的霓虹也比不上照亮青春梦想的灯光;还有焦廷标馆上演的一场场戏剧与讲座、四牌楼碧绿的池水与深秋落叶的校园,都深深刻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

感谢母校,给了我们这样多彩的回忆,同时也让我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助我们的航船劈波斩浪。从遨游在高数海洋中的懵懂少年到奋战在科研一线的东大学子,从第一次远离家乡的稚嫩孩童到走出国门、放眼世界的东大青年,从父母呵护下的温室花朵到独当一面的国家栋梁,是母校,让我们成长!

感谢老师。您微微的笑容里,埋藏着与我们一样的青春激情;您关爱的眼神中,闪烁着与我们一样的理想光芒。记得上课时老师的精彩讲解,记得毕业设计时老师的悉心指导,记得年级大会上老师的反复叮咛,请允许我在这里代表所有的毕业生向敬爱的老师们衷心的道一声,谢谢!(鞠躬)

感谢父母。虽不能像高中时陪伴左右,但对我们的牵挂时刻未停。记得平日电话里的嘘寒问暖,记得我们做出选择时的理解与支持。更忘不了寒暑假回家时他们孩子般的兴奋,忘不了饭桌上一道道我们爱吃的菜肴。无比幸福!四年有你,一生有你!

感谢小伙伴们。相聚与别离都是人生的风景,幸运的是,我们在彼此的风景里留下了最绚丽的一笔。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我们相遇,从此以后的记忆都被青春的美好与灿烂填满,无论是一起上自习时的陪伴、宿舍里打游戏时的呼喊还是院系杯时的并肩作战、学生会工作时的共同分担,离别的日子里就让我们暂时忘记悲伤,在挥手送别时送上彼此对明天的祝福,道一声珍重!

我们回忆青春,我们感谢母校,我们更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东大梦也是我们的梦,逐梦路上,注定会有许多困难与艰辛,但母校给了我们遇到挫折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坚毅,给了我们开创事业时“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勇气,给了我们前行道路上“止于至善,自强不息”的信念。这个梦一定会实现!2020,因为新冠疫情我们无法团聚,但圆梦之时,让我们重回母校,大礼堂前,六朝松下,用“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来抒发我们作为东大人的自豪。

最后衷心地祝愿母校宏图大展,再谱华章!

祝愿各位老师工作顺利,桃李芬芳!

祝愿各位同窗好友前程似锦,共创辉煌!

谢谢大家。


——涂增源同学发言










大学四年,仪科学子拼搏奋斗、励志笃行,涌现出很多优秀典型代表。王军书记宣读我院获得东南大学2020届优秀毕业生学生名单,并为同学们颁发奖状。



东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宋爱国教授为每一位毕业学子进行拨穗、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了毕业的仪式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毕业典礼还贴心地为未返校的22名仪科学子准备了特殊的学位授予及合影留念环节,虽然遗憾未能返校,但他们始终被学院老师和同学们深深惦念与牵挂着。

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去向哪里,我们永远都是“仪”家人。





最后,由王军、刘澄玉、潘树国和赵立业四位老师给同学们发放学院为每位学子订制的纪念徽章徽章上雕刻着自己的学号的姓名,是独一无二的纪念与留存,祝福每一位毕业生前程似锦,平安幸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在一曲《送别》歌声中,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缓缓落下帷幕。2020届全体毕业生们,将带着理想与希望,继续行走在未来崭新的人生道路上;学院的各位领导与老师,也将怀着祝福与期盼,目送他们开启新的篇章,祝愿每一位毕业生,前程似锦,扬帆远航!

欢迎“仪”家人,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