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1998与2020
原创
亚亚君
摩尔芯闻
今天
2020年6月19日,
英特尔
发布了集成
AI
加速的第三代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英特尔首个
人工智能
优化
FPGA
Stratix 10 NX、第二代
英特尔
傲腾持久内存、最新英特尔
3D
NAND
SSD
及相关
软件
解决方案。
英特尔
这一处理器界鼻祖级存在,他的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才第三代,你瞅瞅隔壁做手机
CPU
的,手指头已经不够用了。有意思的是
至强
处理器出世的时间是1998年,这一晃22年过去了,曾经用英特尔
奔腾
的人儿,早已告别了游戏江湖,娃都开始接触英特尔CPU了。趁着英特尔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发布这个当口,聊一聊英特尔至强到底变了什么?
残酷的1998
世界逢8必触霉头,回头看1998,绝对是残酷的一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连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是《泰坦尼克号》,感觉全世界经济就像这沉没的高傲巨轮,往下坠。
那一年
英特尔
第一次掏出Pentium II Xeon(
至强
)处理器,至强是英特尔引入的新品牌,用作取代Pentium Pro。该产品线直接面向中高端企业级服务器、工作站市场。算是英特尔重要一步。1998年也是互联网即将盛行的前夜,英特尔应该嗅到了。至强主要
设计
来运行商业
软件
、因特网服务、公司数据储存、数据归类、数据库、电子,机械的
自动化
设计
等。
关于Xeon为什么翻译成
至强
,笔者并未找到资料,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不少起名爱用“国强”,由此看至强,多少沾点中国风。
一份
英特尔
1998年公开的全年总结,以《Building a connected world》为封面名,道出了一个对于英特尔来说特殊的年份。
(左)
英特尔
净营收,(右)摊薄每股收益
开篇两个柱状图,多少从数据上证明了
英特尔
的1998年不太平。那年英特尔营收增长5%,净利润下降13%。上半年PC市场竞争残酷,加之金融危机,英特尔财务表现并没有前几年那么强劲。英特尔自己也承认,低成本电脑的暴增中,被竞争对手打个措手不及,很晚才意识到这个极具价值的市场。
“在波涛汹涌的市场中,我们看待业务的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互联网正在改变计算机行业。”文中这句话是一个大背景,勾勒出那个动荡的年代。
虽然那时候
英特尔
推出了
至强
,但心中最爱貌似还是
奔腾
,桌面级与入门级服务器的理想产品。PC、服务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抓PC的是右手——这是英特尔1998年所立下的未来发展策略的一句话。“我们的芯片运行着超过60%的网络服务器和绝大部分的联网个人电脑。”
第二年,
英特尔
就推出了Pentium III Xeon处理器。2001年,英特尔将
至强
的前面去掉了Pentium的名,发布了至强处理器,正式给了至强一个“名分”。随后英特尔还发布了,90纳米Nocona至强处理器、“Irwindale”核心的至强处理器、首款6
5纳米
的双核心Xeon(Dempsey核心)
至强
处理器、首款
酷睿
微架构
的
至强
5100系列处理器……
虽说1998年到2020年之间,
至强
产品的迭代已经经历沧海。但属于至强可扩展的才属于第三代,而这第三代又是怎样的时代与策略?
疯狂中的2020
2017年,
英特尔
宣布退出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声称“近十年来数据中心领域最大的技术进步”。向下一代云基础设施提供坚实基础,并赋能数据分析、
人工智能
、高性能计算、网络转型等各类应用,以加速企业数据中心现代化及业务转型的实现。用
英特尔
的语言来概括,就是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型。
2019年第二代,2020年便有了第三代,显然不符合一贯的等差数列风格,速度在加快。
如今,
AI
让网络和边缘更智能,
5G
和边缘让
AI
无处不在,AI和5G让边缘解锁新机遇。AI、5G、智能边缘的三方汇合,创造了智能技术飞速更新迭代的需求和条件。据现场介绍,这第三代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代号“Cooper Lake”)是市面上唯一一个集成AI加速主流的服务器处理芯片。
从技术角度来看,第三代
至强
可扩展将bfloat16支持整合到其独有的
深度学习
加速技术当中。是
英特尔
面向四路、八路处理器市场的产品。这一处理器专为深度学习、
虚拟机
(VM)密度、内存数据库、任务关键型应用及分析密集型工作
负载
而
设计
。与使用寿命已达5年的同等级四路平台相比,其有望在常见工作
负载
上获得预计约1.9倍的提升和高达2.2倍的虚拟机提升。
AI
大背景下,
英特尔
在抢时间,将
AI
融入所有
CPU
等产品是一条必由之路,可以让
AI
通用性发挥到极致。再加之英特尔提供全面的XPU芯片平台,并构建软硬件协同创新优势,帮助客户在云到端的范围内快速进行AI开发和部署。去年,英特尔来自
人工智能
的收入就高达38亿美元。
当然不止
至强
,所以这次发布会仍有有存储系列和
FPGA
系列。“云—边—端,我们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英特尔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给予不同方案,所以我们有VPU,如Movidius,我们有FPGA,云端以
至强
为基石,还有独立
ASIC
。未来还有Discrete
GPU
,以及神经拟态Loihi,我们甚至看到了10以后的
量子计算
。”
英特尔
亚洲
人工智能
销售技术总监伊红卫在接受采访时,对
英特尔
产品如数家珍,也侧面说明了,英特尔的布局之广,甚至不愿放过
AI
芯片
背后的任何一块肉。
在2019与2020交界之际,
英特尔
宣布收购以色列创办仅三年的
AI
芯片
公司Habana。没过多久,
英特尔
停止开发Nervana NNP-T训练芯片(之前代号Spring Crest)的消息流出。在
AI
布局上,英特尔处理决策的速度也拨快的不少,即便这两年英特尔推出了多款Nervana AI芯片。
英特尔
的另一拿手绝活就是“生态建设”。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总结为“水利万物而不争”,第一次听到这句话让我汗毛都立起。除了本身的服务业内企业的科技向善观点外,甚至可以额外总结为几点,1,研究中国文学,必定要强攻中国
AI
市场;2,这句话出自《老子》,莫非在告诉我们“老子我就是要玩转AI市场”?3,英特尔性格变超脱了。
英特尔
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
虽然这三点有点歪解,但可以总结
英特尔
生态的所有回答:
比如第一点,面对中国市场,
英特尔
铁定不会放松,正如王锐所说:“在中国,发展产业生态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真正扎根于本土的市场特点和用户需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区域市场,在互联网的“上半场”、也就是消费者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领先者。现在随着“新基建”的推进、
5G
的大发展,中国必定会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领跑者。”
第二点更不必多说,
英特尔
在前几年宣布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型时,瞄准的就是3000亿美元市场。“科技向善”与“造福地球每个人”也是英特尔常用话术。
第三点,就具体到生态策略了,伊红卫介绍道:“针对开发者,
英特尔
有很多项目,如了
AI
实践日、AI Builder(
人工智能
构建者项目)、
AI
Developer Program(人工智能开发人员计划)等等。大方向发展层面上,与合作伙伴,如独立
软件
运营商、系统集成商等合作。在金融、医疗、零售等场景进行具体的落地。”
英特尔
技术专家表示,“目前英特尔平台上,已经有很多
AI
的实际应用。
至强
已经承载了非常多日常应用背后的AI运算。英特尔围绕应用场景的变化,提供非常丰富的开发工具来配合开发者,已经生态链中的开发商。客户在使用中,AI会与各种数据处理过程耦合在一起,典型的就是
大数据
与
AI
的结合。所以英特尔也会推出Analytics Zoo这样的开源工具。如今制造业需要云-边-端一体化,对可重用
软件
需求很高,所以我们也提供了OpenVINO这样的工具。”
1998与2020是两个不同的时代,
至强
已经逐渐上升到C位,甚至可以预见至强能够享受C位十年时间。但下一个20年又是怎样的?至强的故事会由谁来述说?
福利
摩尔精英
粉丝福利:半导体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摩尔精英
!
阅读原文
阅读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1998与2020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