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力创通热烈祝贺第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
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的国家使用上我们的北斗,今年我们的全球系统建成以后,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我们的北斗都会向你提供满意的服务。中国北斗,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这是我们的一个期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走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如今结出了胜利的果实: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北斗三号系统不仅仅实现了授时、定位功能,还设计了区域增强(SBAS)、精密定位(PPP)、短报文通信等服务,可以实现分米级甚至厘米级的定位服务。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又叫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实现卫星导航从无到有,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建设正式启动。
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

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区域导航服务亚太。2000年4月17日,我国在国际电信联盟组织争取到了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2007年4月14日凌晨4时11分,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012年,完成14颗卫星发射组网。其中,地球静止轨道(GEO形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5颗,中国地球轨道(MEO)卫星4颗,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第三步,建设北斗三号系统,架设“星间链路”,实现全球组网。这次即将发射的是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第30颗北斗三号卫星。2020年6月23日,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了北斗三号系统。
华力创通于2005年结缘北斗,以承担“北斗兼容型用户机”研制为起点,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产品和应用研发的创新创业征程。
2009年:承担北斗二代产业化重大专项--北斗多模多频高精度天线研制、通用GNSS模拟器研制;2012年:承担北斗二代产业化重大专项--BP2012基带芯片研制;2012年:承担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专项--GNSS全系统卫星导航测试分析仪研制;2013年:承担北斗二代二期多频地面验证终端、北斗精稳工程项目;2015年:承担“北斗用户机便携保障检测系统”研制;2016年:完成卫星通信/导航一体化基带芯片研制;通过卫星导航多模多频芯片、射频模拟仿真、抗干扰信号处理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系列化终端产品的研制和应用,华力创通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化能力。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华力创通伴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而成长。围绕卫星导航专业领域,专注核心技术开发和应用产品及系统的设计生产。已形成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应用基础的芯片、板卡与模块、导航终端、抗干扰天线、惯导及组合导航、导航测试设备和基于位置服务(LBS)等完整导航产业链。已经形成专用导航产品、导航测试产品、惯性与组合导航产品、行业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四大产品线。

在导航芯片、接收机、天线和模拟测试、组合导航等方向均有核心发明专利。掌握高精度、抗干扰、高动态、高灵敏度、组合导航、大规模高精度信号仿真等核心技术。先后研发出多款北斗多模导航芯片、高精度模块/板卡、抗干扰组件和射频仿真测试仪器。
华力创通是国内主要的北斗卫星导航产品和系统提供商:北斗应用终端产品包括手持终端、车载终端、机载终端、高精度终端、组合导航终端等,产品已经批量用于政府和行业应用系统和平台中。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核心技术及产品,华力创通积极开拓北斗行业应用市场。在民用航空领域,基于公司仿真测试业务板块在航空电子领域的既有行业经验和客户基础,成为国内较早开展北斗民航机载导航设备研发的企业;结合地面和卫星通信网络,强化通信导航一体化技术应用,将北斗应用于集装箱监控、远海定位导航与通信融合、林业和公务车监管系统;在高精度应用领域,形成“云+端”的北斗建/构筑物高精度安全监测应用系统。基于自主北斗芯片技术,华力创通研发了北斗机载导航及短报文跟踪系统,以及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已配合中国商飞完成了多次ARJ21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的北斗应用飞行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相关产品正在做适航认证。此外,华力创通公司还承担了AG-600鲲龙水陆两栖飞机北斗导航设备和某特种飞机加改装北斗导航设备的研制生产任务。华力创通紧跟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北斗三号芯片和终端设计研发,大力探索民用航空领域的北斗导航应用,积极参与民航系统北斗设备的加改装任务。

铁路集装箱定位终端装置集成了北斗/GPS/GLONASS多模定位,支持基站定位,具有使用寿命长、功耗低、耐高低温、抗冲击、国际漫游无障碍等特性,实现集装箱的位置跟踪及状态感知。已经应用于国内运输、中欧班列及一带一路国家的铁路货物运输,从而便于货物的跟踪和集装箱的资产管理,实现集装箱的智能化。
以“北斗+物联网+互联网”为技术核心,瞄准建(构)筑物、地质灾害安全监测市场,推出“北斗星安云”高精度安全监测服务平台。通过高精度北斗测量技术提供毫米级监测服务,通过互联网云服务平台提供远程无人监测服务,通过四级服务中心的专家系统提供多源安全评估服务,实现对建(构)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不间断持续监测。面向交通、国土、电力、市政、水利、住建等行业的重大基础设施提供一站式的健康监测服务。
高精度安全监测平台

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特色功能的创新应用,基于北斗RDSS链路的北斗集群数据通信终端,采用极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高压缩比图像算法与北斗RDSS信道相结合,实现全天候、全地域的文件、图片、语音等信息的准实时收发的北斗数据通信、定位及指挥等功能。相关技术和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北斗+4G全网通+数字对讲手持终端,大批量应用于新疆、广西、湖北林业厅,北斗服务林业巡护、资源调查、森林防火。
北斗定位车载终端,将北斗定位与地面通信网络相结合,集全天候定位、跟踪、数据采集功能于一体,其具有定位精度高、实时位置上报、体积小巧、简单易用、操作方便等特点。北京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北斗应用项目中,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实现车辆的实时定位,并通过4G网络将车辆信息发送到车辆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控。已批量装配北京市公务车辆。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组网完成,华力创通与北斗延续前缘。公司将持续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市场,研发适销对路产品。立志在北斗产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发出华力人的声音,做出华力创通的贡献。北斗必将因为华力创通而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