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引爆了下一代存储革命的东西到底是个啥?

EETOP 今天

EETOP专注芯片、微电子,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EETOP

EETOP创芯网(易特创芯):国内著名的老牌电子工程师社区及半导体行业门户网站(150万会员)

www.eetop.cn bbs.eetop.cn

blog.eetop.cn edu.eetop.cn

来源:EETOP整理自 研之有物(台)

电子自旋号称将会引爆下一代存储革命!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

电子自旋有多神奇?

电子,是世界上最神秘的粒子之一。它不只带有负电荷,还会「自旋」。这个奇异的特性,是整个物质世界的根基,也是当代磁学的关键字,促成磁性记忆体等重大科技突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系钱嘉陵讲座教授,娓娓道来电子自旋如何开启「现代磁学的黄金时代」。

钱嘉陵,任教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为Jacob L. Hain客座教授,专注于磁性、超导体、自旋电子学和纳米结构材料的研究。钱教授不但是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学会的会士,荣获美国物理学会的大卫阿德勒奖(David Adler Award),更得到国际物理与应用物理联盟(IUPAP)磁学奖与奈尔奖章(Néel Medal)。

电子自旋= 旋转的电子?


电子虽有角动量,却不能理解成电子真的在转。因为电子是个体积无限小的粒子,没有体积,所以不可能转动,自旋完全是量子力学的概念。而且电子自旋角动量值在磁场中只能是1/2或-1/2 ,没有其他可能的值,这就是「电子自旋1/2 」的由来。

如此违反直觉的电子自旋,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纯属意外!发现电子自旋1/2

电子自旋解说视频:

在做实验之前,斯特恩信心满满的说:「波耳这个没道理的模型如果是对的,我退出物理圈!」格拉赫也说:「没有实验这么蠢的!」(不过他们还是做了。)但最后他们不但被狠狠打脸,还寄了明信片给波耳告解:「波耳,你终究是对的。
不过,这两人的脸可没被白打,这个实验正式拉开现代电磁学的序幕!「当时他们看到的现象,其实就是电子的自旋1/2 !因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只有两种可能:-1/2 及+1/2 ,所以只会产生两条偏折路线。」钱嘉陵笑着说:「能够看见这个现象,真的很走运!

这两位科学家有多走运?两人使用的粒子束虽然不是电子,却正好是银原子,这是少数体积够大足以观测、整体效应却又等同一个电子的粒子。「如果他们换一种原子来做,就不会看到自旋了!」钱嘉陵提出另一幸运条件:「这个实验的银原子这么少,怎么看得见?原来当时的科学家会在实验室抽雪茄烟,是烟,让银原子现形。」

尽管自旋在1922 年就发现了,但碍于自旋是纳米尺度的现象,需要高科技的观测技术才能观察,因此又过了六十几年,相关成果才开始崭露头角,包括发现层间耦合( interlayer coupling )以及巨磁阻效应(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等等。「自1986 年起,几乎每一两年,大家就找到一个关于自旋的新题目,现代磁学的黄金时代就此揭开序幕。」钱嘉陵回想。

若用一个词来叙述「现代磁学」,那个词就是「自旋」。

自旋电子引爆磁性存储器革命

硬盘包含磁盘片和磁头,磁盘片负责纪录资讯、磁头负责读写资讯。每个磁盘片的存储面都对应一个磁头,磁盘片以每分钟数千转到上万转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能对磁盘片的指定位置进行读写。

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不论读写都以电磁感应的方式进行。后来的硬碟设计将读取和写入分开,采用磁阻式磁头—-通过电阻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来感应磁场信号,对于信号的变化更敏感、也更准确,而且读取信号与磁轨宽度无关,磁轨可以做得很窄,大大增加磁盘的储存密度。

磁阻效应解释图。如果今天电子通过的导体里有上、下两种方向的磁场,自旋方向为上下的电子都会受到干扰,这时电阻就会很大。如果导体里只有一种方向的磁场,那么其中一种自旋方向的电子就可以顺利通过,电阻就会变得很小。

磁阻效应潜力无穷

磁阻效应为硬盘磁纪录的设计带来了全新可能。其中一个重要的例子,便是德国物理学家格林贝格(Peter Grünberg)利用巨磁阻效应研发了「自旋阀结构(spin valve structure) 」,改变了硬盘读取头的运作模式。最早的硬盘读取头,是将缠绕有感应线圈磁性物质对准记录的磁区,再根据感应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所产生的感应电流,来得知该磁区记录的是0 或1 。然而,磁区对感应线圈造成的磁场如果不够大,感应电流不够明显,读取就可能产生误差。

自旋阀结构的好处就是只需要小小的磁场,就能产生明显的电阻变化,不但使得读取能精准正确,还能减少耗费的能量。

自旋阀主要结构包含:一个磁场方向已固定的磁层A (pinned layer),一个避免层间耦合的中间层B (spacer layer ),一个磁场可随外界磁场改变方向的磁层C (free layer) 。当磁层C对准纪录磁区时,磁层C的磁场方向便会随着磁区而改变。如果磁层C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磁层A相同,整个结构的电阻就会很小;相反的,如果磁场方向与磁层A相反,电阻就会很大。所以只要透过测量电阻,就能瞬间确认磁区的资讯。

除此之外,科学家也利用巨磁阻效应,开发了「磁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和以往的各种存储器相比,MRAM可望拥有非易失性(关机断电也不会流失资讯)、读写耗费的能量都少(省电)、处理速度快,磁纪录密度又高的特性。


资料推荐


1000篇!芯片设计/制造精品文章免费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eetop微信后台,输入“芯片”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