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每日行业热点资讯,掌握业界动态趋势,以下是今天的精彩内容:
1、联发科或将成为华为最大芯片供应商
2、苹果把低价进行到底
3、三星寻求在印度建智能手机屏幕工厂
4、传OPPO挖角联发科手机芯片大将
5、中兴通讯完成今年第七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
6、立讯精密取代富士康的可能性多大
7、赣锋锂业约3亿竞得腾远钴业6.8966%股权
1、联发科或将成为华为最大芯片供应商
北京时间6月29日早间消息,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联发科因应5G芯片出货量大增,已分三波向台积电追单,每月追加投片量逾2万片,涵盖7纳米及12纳米,也排队切入5纳米。
报道称,随着联发科天玑系列芯片的销量大涨,该公司已经分三波向台积电追加订单,每月追加投片量超2万片,涵盖了台积电7nm以及12nm工艺,并且也顺势在排队台积电的5nm工艺产线。
据了解,这些订单主要以7nm工艺为主,以联发科目前的产品来看,采用7nm工艺的出货产品主要就是天玑系列的5G芯片。而布局5nm将是联发科下一步抢占中高端市场的先机。
据报道,华为今年采购的联发科芯片数量比以往大涨300%,联发科在下半年有可能成为华为手机最大的芯片供应商,全年5G SoC出货量有望增加到4200万颗。
2、苹果把低价进行到底
4.7寸新款iPhone SE成为苹果新一代“小钢炮”,更是夏日出街利器。
不过,苹果突然复活SE产品条线,应该不是“打一枪就走”的风格。
爆料较靠谱的MauriQHD新近透露了iPhone SE2 Plus的消息,他指出,这款产品搭载A13处理器,年内推出。
根据此前的消息,iPhone SE2 Plus还采用全面屏设计,搭配侧指纹识别。
除了iPhone SE2 Plus,爆料人还第一次偷跑了iPhone SE3,也就是苹果明年将继续对iPhone SE进行自然迭代,但设计语言会出现变化。
关于iPhone SE3,据说还会是A13处理器加持,且距离iPhone SE2发布间隔不超12个月。出于成本考虑,iPhone SE3或继续不支持5G,从这个角度看,之前传言的4G版iPhone 12,也许真身是iPhone SE 3,使命就是低价走量。
3、三星寻求在印度建智能手机屏幕工厂
6 月 28 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苹果等厂商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采用 OLED 屏幕,对 OLED 屏幕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屏幕供应商也在建设更多的 OLED 屏幕工厂。
外媒的报道显示,正在寻求转移部分制造工厂的三星电子,拟在印度建设一座智能手机 OLED 屏幕工厂。
从外媒的报道来看,三星电子是计划在印度北方邦建设一座智能手机 OLED 屏幕工厂,用于制造相关的模组,将在 2021 年投入运营。
外媒在报道中还表示,三星电子在印度建设智能手机 OLED 屏幕工厂,将获得高额的税收激励,预计会有 7 亿美元。
4、传OPPO挖角联发科手机芯片大将
继去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之后,今年升级了对华为的制裁,主要是针对华为半导体芯片,导致华为在芯片方面被“卡脖子”。可能是华为事件给国内手机厂商提了醒,之前有报道称,OPPO已经组建了芯片研发团队。
现在据台媒报道称,OPPO启动“马里亚纳”自主研发手机芯片计划,暂定名为OPPO?M1,不仅从小米挖了前联发科共同运营官朱尚祖担当顾问,业界更传出联发科无线通讯事业部总经理李宗霖已经离职,加入OPPO执掌手机芯片部门。
有消息称,李宗霖年初就已经有离职的意愿,联发科尽力挽留。OPPO是联发科的大客户,联发科表示不予回应。
据了解,联发科开发的5G芯片“天玑”,李宗霖是其中重要人物。包括天玑1000、天玑800等5G芯片的发布,李宗霖都是主讲者。不过,到今年5月份联发科线上发布新的5G芯片天玑820,主讲人是无线通讯事业部协理李彦辑。
纵观目前市场上各大手机厂,苹果、三星及华为等都有自己的IC设计团队,面对手机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以及同质化严重的情况,再加上最近美国对我国某企业的技术封锁,OPPO开始组建自己的芯片开发团队。
不过研发芯片也不是易事,此前小米曾打算自研芯片,但是不过在推出第一代产品之后就面临困难,也没有大规模应用,到最后放弃。
据了解,OPPO除了从小米挖角了朱尚祖、联发科李宗霖之外,OPPO还从大陆第二大移动芯片开发商紫光展锐挖来多名工程师,在上海成立了一组经验丰富的芯片团队。不过无论如何,对于芯片的研发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最快也要几年后才能看到成果。
5、中兴通讯:完成2020年度第七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
6月28日消息,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2020年6月24日,公司完成了2020年度第七期超短期融资券(以下简称“本期超短融”)的发行。
本期超短融按面值发行,发行额为1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177天,单位面值为100元人民币,发行利率为1.65%,起息日期为2020年6月24日,兑付日期为2020年12月18日,由中国银行(3.470, 0.01, 0.29%)股份有限公司主承销。
公告显示,2020年6月24日,本期超短融所募集的资金已经全部到账,将用作偿还公司银行融资。
6、立讯精密取代富士康的可能性多大
近日,日本媒体报道称,在苹果公司的推动下, 立讯精密 总市值已经超越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
立讯精密的创始人曾经是富士康的员工,公司经营模式与富士康如出一辙,立讯精密的最新市值已经达到480多亿美元,而鸿海集团市值约为370亿美元。
自从取得苹果旗下的Airpods的代工资格后,立讯精密很快赢得了苹果公司的信任,挤掉台湾企业,成为Airpods的主力代工商,媒体预测立讯精密不久将获得iphone手机的代工订单,未来将成为富士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与富士康,和硕等全球代工巨头不同,立讯精密是第一家获得苹果核心产品代工资格的大陆本土企业,对苹果公司来说,或许这是近年来供应链领域最大的变化,那么立讯精密取代富士康的可能性有多大?
从规模来看,立讯精密和富士康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富士康的员工总数为60-80万之间,而立讯精密为13.7万人。鸿海集团年营收超过12000亿元人民币,而立讯精密仅为625亿元,富士康是立讯精密的19倍。不过从两家公司的利润率来看,鸿海集团为2.1%,立讯精密为7.5%,显然立讯精密更胜一筹。
代工模式是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产物,全球代工大厂大都来自台湾地区。根据MMI所做的EMS企业排名,全球五大代工企业分别是鸿海集团,和硕,美国的捷普电路,伟创力,台湾的纬创,其中三家企业来自台湾省。
台湾企业在这一领域耕耘数十年,早已确立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创业之初立讯精密就学习了不少富士康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说富士康是立讯精密的老师并不为过。
目前来看立讯精密和富士康不在一个级别,取代富士康有点不切实际,不过仔细分析,会发现立讯精密也有自己的优势,弯道超车不是没有可能。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立讯精密对研发更重视,研发经费投入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远远高于一般的代工企业,而富士康约为2%左右。如果说富士康为代表的台企是传统的代工企业,那么立讯精密则打破了传统,变得更具创新精神,竞争能力更强。
其次,从国际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品牌崛起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硬件领域。此外苹果公司有意改变过于依赖富士康局面,大力扶持立讯精密,与富士康形成竞争关系,因此立讯精密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从这一点来说,立讯精密已经具备天时和地利的优势。
第三,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退出的影响逐渐浮现,当年富士康以行动力强,决策果断而著称,而如今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于立讯精密。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资一波三折,始终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而立讯精密去年开始投资越南,已经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目前仍在大规模扩招之中,未来规划将1/3的产能转移到越南。
7、赣锋锂业约3亿元竞得腾远钴业6.8966%的股权
赣锋锂业(002460,股吧)(002460.SZ)公布,近日,公司以自有资金30011.7万元人民币在江西省产权交易所成功竞得新余高新投资有限公司(“新余高投”)持有的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腾远钴业”)651.4553万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腾远钴业6.8966%的股权。
2020年摄像头技术变革行业高峰论坛
为了推动摄像头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以及找寻摄像头行业跨行业应用的世纪机遇,手机报在线将于7月在深圳召开以“AI视觉引爆中国5G”为主题的摄像头技术变革行业高峰论坛,围绕行业趋势、市场预测、供应体系、系统应用、核心元器件、算法解决方案以及传感器融合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旨在为行业打造一个可以深度合作的专业综合性交流平台,聚集行业智慧,加速更多的AI视觉应用落地。
欢迎预定2020年全年出货量排行榜
TWS月度出货量排行榜
1.品牌出货量排行榜
2.ODM出货量排行榜
3.蓝牙芯片出货量排行榜
4.电池出货量排行榜
5.硅麦出货量排行榜
6.触摸芯片出货量排行榜
7.喇叭出货量排行榜
8.内存 r Flash出货量排行榜
9.无线充电出货量排行榜
10.检测出货量排行榜
联系人:王小姐 13380386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