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会”成为企业服务市场的热门话题。从年初的远程开会,到现今的会议室升级,如何让企业获得稳定、高效的开会体验,一直是企服行业的核心议题。在会议场景,智能会议平板正在成为会议室的核心硬件,并开始整合老会议室里常见的投影仪、幕布、麦克风、音响、手写白板,成为“All in one”的大屏会议终端。咨询机构迪显数据显示,全球拥有超过7500万个会议室,其中,超过2000万个会议室位于国内。而在2019年,智能会议平板的客单均价为16581元。以此计算,如果全球7500万个会议室均使用智能会议平板,这一市场将达到万亿规模。而国内市场也将有约3300亿的市场规模。如此巨大的市场,自然会引来大批玩家入场。今年4月,华为发布了“企业智慧屏”系列产品,进军智能会议平板市场。在华为之外,老牌电视厂商如TCL、海信、康佳等,也已进入这一领域。而MAXHUB等早期探索者,也一直保持着行业头部地位。
行业玩家派系林立,供应链、用户体验成为决胜关键今年4月,华为发布了“IdeaHub系列企业智慧屏”产品,进军智能会议平板市场,以及行业“老大哥”MAXHUB在6月一口气推出7款智能会议平板新品,让许多行业观察者兴趣度提升。事实上,放眼整个国际市场,智能会议平板一直是科技巨头们的焦点。例如,早在2015年,微软就发布了面向企业用户的Surface Hub。谷歌也在2016年推出了主打会议场景的“电子白板”Jamboard。在国际市场上,这两款产品都曾吸引了大量眼球。在国内智能会议平板市场,科技企业、传统电视厂商、交互智能平板厂商已形成三大派系,它们的优劣势也非常明显。科技企业的强项在于企业服务能力与软件整合能力,例如,华为的IdeaHub系列产品搭载了WeLink。但科技企业也存在弱项,即在垂直行业的理解、硬件供应链与渠道、售后网络方面积累有限。而科技企业的弱项,正是传统电视厂商的强项。电视厂商多年积累的硬件供应链与渠道、售后网络,让他们可以迅速实现规模化生产,打开市场。但电视厂商是否拥有足够的触摸交互技术和音视频处理能力,能否用良好的用户体验留住客户,是否有意愿投入足够资源进入会议平板市场,还有待观察。在这两大派系之外,以MAXHUB为代表的智能会议平板早期开拓者,是目前最大的一派。它们是这一市场的早期教育者,也在软硬件整合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并逐渐构筑起了自己的商业壁垒。在硬件、供应链层面,这一派玩家大多拥有交互智能平板领域的行业背景。例如,MAXHUB来自视源股份,后者是国内A股上市公司,早在2005年就开始自主设计、研发TV主控板卡、电源等显示设备核心元件。2009年,视源股份开创了教育科技品牌希沃。目前希沃提供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工具产品已覆盖全国超160万间教室,服务400万教师、数千万学生。因此,视源股份在显示驱动、触摸控制、信号处理、电源管理、人机交互、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智能会议平板核心技术上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开发经验。与此同时,公司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较为完整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构建了显示驱动、工程制造、品质管控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保持着居首的大尺寸屏幕采购量,这让它可以在供应链上形成规模和价格优势,进而确保MAXHUB能够快速为客户提供品质良好、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而在软硬件协同上,MAXHUB也凭借着对智能会议平板市场的多年洞察,以及对上万家企业用户的使用研究,定义出了更符合企业办公习惯和需求的一整套系统。在硬件上,MAXHUB将会议室里原有的会议设备作减法,整合成一个涵盖显示、白板、麦克风、高清摄像头、视频会议终端“All in one”的会议平板。软件层面,MAXHUB把用户需求分为“书写、展示、协同”三大类,并围绕三者进行功能再定义,实现随时随地书写、笔迹随手擦除、电脑手机无线投屏、会议记录扫码带走、高清视频会议等。此外,MAXHUB还引入了一些创新的小功能,如电子便签、文件快传、投票器等,以提升协作效率。而MAXHUB的底层系统,也为会议平板这一品类而量身定制。与传统电视不同,企业级产品对于系统的流畅度、稳定性、兼容性要求较高,而MAXHUB会议平板支持安卓、Windows双系统,用户既可以通过无线投屏功能播放电脑上的4K视频,也能在设备上流畅运行大型软件。由于MAXHUB等智能会议平板厂商多年聚焦2B、2G市场,其在品牌知名度、传播推广层面存在天然的短板,因而大众对其品牌及产品并不十分熟知。但在智能会议平板行业,软硬合一的整合能力、供应链管控能力,也恰恰是用户体验的基本保障。只有具备出色的用户体验,才能让品牌获得信赖。“自从使用MAXHUB会议平板后,我们每个月能节省白板笔、纸的费用约2万元。”一位大型快消企业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