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算法
赋能物流系统
旷视MEGVII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物流技术与应用
,作者本刊记者/江宏
物流技术与应用
亚太地区权威物流媒体。
物流技术的应用主要解决降本增效和
安全
舒适两类问题。
可以预见,未来五到十年,
AI
技术将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广泛应用,能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或者用更低的成本解决问题。
旷视用
AI
技术赋能物流
,可以使物流
设备
更加智能、物流系统更加优化,给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作者 | 江宏
来源 | 物流技术与应用
旷视科技
有限公司是一家行业领先的
人工智能
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历经8年的发展,在
深度学习
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并以个人
物联网
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
AI
技术落地。成立于2017年的旷视物流业务事业部,承载着“供应链物联网”战略,基于云、边、端等平台的深度
神经网络
算法
创新,打造智能物流装备及“仓储大脑”旷视河图(HETU),并聚合行业合作伙伴,向工业物流及商业物流场景提供高度智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优化管理。
徐庆才
旷视高级副总裁、物流业务事业部总经理
旷视看好供应链物流行业前景,正在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步伐。
旷视高级副总裁、物流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徐庆才拥有20多年物流规划实施经验,长期专注于物流
自动化
行业研究。
他认为,越来越复杂的物流系统需要多种技术的组合应用,旷视用
AI
技术赋能物流,可以使物流
设备
更加智能、物流系统更加优化,给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记者:旷视如何看待中国仓储
自动化
系统市场发展状况?近年来市场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
徐庆才:
中国仓储
自动化
系统市场处在一个方兴未艾的阶段。特别是最近十年,电商快递的高速增长推动了物流技术快速发展,中国完成了欧美发达国家几十年的仓储自动化发展之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在AGV、物流
机器人
领域,国内厂商已具备相当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物流装备市场需求近年来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客户更加理性了,随着物流技术、供应链管理的日益普及,客户越来越成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去找谁,甚至知道如何去实现。第二是重视物流系统的柔性化,客户面对的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为了应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客户需要更柔性的物流系统。第三是人机协作场景会越来越普及,规模化的人力投入越来越少,人机协作的方式不仅解决了人工成本上升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提升了作业和管理效率。同时也是为了适应
AI
、
大数据
等新兴技术的普及,最终向
数字化
平滑演进而提前布局;用机器释放人的生产力,让人类能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去,而非陷于恶劣的工作环境做重复劳动,这是值得企业关注的未来趋势。第四是项目大型化,无论是仓库面积、物料品规和储存量,还是处理的订单量,量级都越来越规模化,尤其是柔性
设备
数量的增加,对系统核心
算法
能力提出更大挑战,这就需要旷视河图这种
操作系统
级别的调度
软件
提供支撑。
记者:您认为现有物流
设备
与技术方案能否满足客户需求?
徐庆才:
与大多数行业一样,物流
设备
与技术永远是追着需求后面跑的,只能通过逐步迭代满足客户需求。物流技术的应用主要解决降本增效和
安全
舒适两类问题。降本增效主要在人员密集作业环节,例如拣货、复核打包、分拣、装卸货等;安全舒适主要在高温高湿、低温、有毒有害、重货搬运等场景。目前,拣货、包装这两个环节的
自动化
、智能化升级需求最强劲,现有技术
设备
还需要完善。
以物流中心耗时最长、占用人力最多的拣货环节为例,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类kiva
机器人
系统提供了“货到人”方案,解决了拣货人员行走找货的问题,但拣货作业还需要人来完成。真正实现无人化作业的“货到机器人”拣选还面临很多挑战,其关键在机器人的感知、认知技术和执行技术(与机器人配套的夹具或抓手),需要全行业甚至跨行业来共同研究开发。
记者:
AI
、
大数据
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将对仓储物流技术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为客户带来怎样的价值?
徐庆才:
AI
、
大数据
与现有物流技术的结合,可以用“如虎添翼”来形容。
AI
、大数据只是技术,技术的应用是需要载体和场景的,物流行业越来越复杂、物流量越来越大,正好使得AI、大数据技术有用武之地。可以预见,未来五到十年,AI技术将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广泛应用。深度视觉识别、视觉导航、客户行为画像、销售预测、智能补货等新技术是最有代表性的,能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或者用更低的成本解决问题。
旷视看到整个物流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会与商业价值,但是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非常难的场景。旷视希望可以把每一个场景都做得很扎实,首先从仓库和工厂开始。旷视致力于
AI算法
与物流技术结合的探索,依托自主研发的新一代
人工智能
生产力平台Brain++,结合物流场景的实际需求,让新
算法
的生成更高效、更经济,从而大大缩短了从产品研发到商用的时间。
记者:旷视从
AI
技术进入物流装备行业,以
算法
、
软件
平台与
物联网
技术为核心,独特的出身是否使旷视对提供物流方案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徐庆才:
旷视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自研自用
深度学习
框架,并实现开源的公司之一。2017年和2019年,旷视跻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的两项“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中。以Brain++作为基础设施,旷视开发了可部署于云端、移动端及边缘端计算平台的先进深度
神经网络
。旷视自主研发的Brain++,整合了
算法
、算力和数据的“三位一体”能力,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发出各种新算法。作为
人工智能
技术商业化的先
行者
,旷视通过提供多种高效的全栈式解决方案为不同垂直领域的客户赋能。
旷视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进行
数字化
转型,升级工厂、仓库及物流园区,在工业及商业物流场景实现降本增效。早在几年前,旷视就开始布局智慧物流领域,并由旷视物流业务事业部承载该战略。除了先天的
AI
基因,旷视物流业务事业部还汇集了大批物流行业资深人士,既有
机器人
领域的领袖人物,也有物流
自动化
集成领域的领军人物。我相信,我们能以丰富的行业经验和
AI
碰撞出新的火花,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越是复杂的、创新的物流项目,越能体现出旷视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大型复杂的物流项目,需要调度
算法
与
仿真
,需要具备将多个柔性物流系统集成到一起的能力,还需要丰富的行业经验,对各种
工艺
流程、
软件
、硬件充分了解。只有旷视同时具备这样的综合能力。
近期,有一个世界级的智慧仓储配送中心项目,对作业效率、多类型
机器人
协同、大集群机器人管控等综合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凭借旷视河图卓越的生态连接、协同智能、
仿真
能力及扎实的落地交付能力,我们最终赢得了这个订单,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记者:旷视在物流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当前以及未来有哪些重点研究领域与产品方向?
徐庆才:
2019年初,旷视发布了业内首个
AIoT
机器人
及物流
设备
操作系统
旷视河图,其最核心的价值在于连接与赋能。这是一套致力于
机器人
与物流、制造业务快速集成,一站式解决规划、
仿真
、实施、运营全流程的操作系统,围绕旷视的核心
AI
能力通过
IoT
技术连接物流各环节。旷视河图弥合了行业内
软件
和硬件割裂的局面,推动软硬一体化进程,能够提供多
设备
的接入能力以及丰富的机器人智能化管理方案,帮助企业打造“人机协同,群智开放”的智能物联新模式,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旷视河图可以根据客户不同场景的需求,提供场景化
设备
,并给出最适合客户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旷视河图发布一年来,已在国内外近百个商用项目中落地。今年年底前,旷视河图
操作系统
将迭代为2.0版本,其生态连接、协同智能、
数字孪生
三大核心组件性能较1.0版本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智能物流装备领域,据三方机构中国移动
机器人
(AGV)产业联盟2019年数据显示,旷视在机器人领域已跻身于行业中上游,正在向头部梯队冲刺。旷视认为,现阶段的物流
设备
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化空间,还可以更快、更稳、更智能。而旷视只会选择个别领域进入,打造精品设备。我们会开放一些底层的技术,如视觉技术,帮助合作伙伴把设备做得更好。这是一个协作共赢的过程。
旷视将结合
AI
技术开发出更加智能的物流
设备
,从简单重复劳动到复杂重复劳动都可以由
机器人
来实现。例如,给AGV增加眼、手的能力,堆垛机+视觉实现自动盘点、检测货物破损情况等,使传统物流
设备
增加新的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例如,传统大型配送中心90%以上播种作业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最近,我们研发了一款新产品——
人工智能
圆形播种机。基于强大的后台
算法
,播种机可以实现与少量人员协同,完成全套播种作业流程,不仅满足了企业降本增效的诉求,还将作业差错率降至0.01%以内。
旷视将物流技术创新视为公司的一个战略发展方向,未来将长期依托核心
AI
技术,在位于苏州、宁波等地的研发制造基地内,持续打造智能物流装备。目前,已经有多款AI+物流装备处于
测试
阶段,并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上市。
记者:与其他物流装备企业相比,旷视的定位有哪些不同?请介绍一下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徐庆才:
旷视的核心技术是
机器视觉
及传感技术相关的
人工智能
算法
,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设有研究院,2500多名员工中研发团队占比超过 60%。旷视物流业务事业部将基于云、边、端进行深度
神经网络
算法
创新,打造智能物流装备及旷视河图
操作系统
,聚合行业生态,向工业物流及商业物流场景提供高度智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优化管理。
传统物流装备厂商向客户提供的是
设备
和服务,旷视的差异化价值在于还可以针对客户需求,结合领先
算法
,量身定制规划方案并落地实施。例如,系统能力预评估是目前物流规划的痛点之一。旷视河图的同构
仿真
平台可以模拟物流场景,通过
数字孪生
技术,赋予参数后让系统模拟运行,生动直观地展示出物流运行情况,预先对系统能力做出综合评估,以实现系统的全局优化。旷视拥有一支庞大的
软件
开发团队,聚焦
仿真
系统研发。放眼当下,国内外没有一家集成商或软件公司能像旷视一样有如此的决心和投入。
可以说,在
人工智能
与传统物流技术结合方面,中国已在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当前,中国加速发展“新基建”,物流行业的
自动化
、信息化、智能化将迈上新的台阶。未来几年,旷视物流业务事业部每年都会推出几款具备
AI
功能的创新物流装备,拓展并深耕几个行业,同时积极进军海外市场。相信未来3到5年时间,旷视一定会成长为客户可信赖的智慧物流软硬件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与行业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拓展物流场景的边界、共建智慧物流生态,实现共赢。
阅读
分享
赞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用AI算法赋能物流系统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