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班、剑3团长、最强大脑】赵金昊入职追一科技给AI做“最强大脑”了

小一 追一科技 昨天



赵金昊火了!


他,曾荣获第29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等奖,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期智班)。


他,是在剑三中叱诧风云的团长。


他,还是追一科技的语音算法工程师。


最近,他又在《最强大脑》节目中成为热议的“脑王”竞争者。





▲ 赵金昊在《女娲补天》项目中实现100%正确率

 


智商炸裂,技惊四座,并上了百度热搜


“赵金昊姚班排名”、


“什么星座”、


甚至,“有没有女朋友”


……

这位神奇团长说,“参加‘最强大脑’,比打本,真的容易多了……”


现在,他将开启新挑战,尝试新的不一样:从智力游戏,迈入到人工智能


一直对人机交互兴趣浓厚的赵金昊,最近正式开启职业生涯第一站,入职追一科技,做起了语音算法,给AI做“最强大脑”。这个台上的“脑王”,对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又如何看待?喜欢尝试各种不一样的他,在追一又有怎样的体验?小一采访了这位同学。

Q:

参加《最强大脑》的感受怎样?

A:

比赛确实挺好玩


一个是项目本身确实很有意思。很多智力小游戏,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枯燥,但我觉得比较有意思,项目中跟人比赛,如果赢了也会觉得很好玩。


另外一个,可以认识很多和自己本身完全没有交集的人。这些人可能跟你同校、或者隔壁院校,以及国外院校的,平时不会见到和认识,但是现在大家聚到了一起,也聊得很投机,玩狼人杀,做好玩的东西。

Q:

有没有想过自己在《最强大脑》要走多远?

A:

当时去的目标,可能进个战队赛就可以。因为我觉得节目不光是比实力,还比运气,很多东西随机性很大的。有的时候随机就淘汰了,就比较尴尬,还有的时候旗鼓相当,要看临场发挥


所以我觉得能撑到战队赛就不错了,比赛下来,倒是没有那么强的胜负心

Q:

最强大脑的“科技”感和人工智能的“科技”,你觉得有什么差别?

A:

很不一样的。


我觉得我们在做的是真正的科学,最强大脑做的更多是智力游戏,即便是小学生、初中生大家都能参与进来,毕竟是综艺节目。本质是一些大脑能力相关的东西,单纯通过这些游戏去表现出来,不一定要有科技东西在里面。


比如,一些项目可能涉及到一些数学推导的东西,但是从方法上讲,可以用也可以不用,硬做也能做出来,本质上还是游戏,跟科学没有那么大关系。

Q:

在追一工作是什么感受?

A:

我觉得是一种缘分


机缘巧合,非常妙,感觉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本科我学的是计算机,但是对人机交互一直非常感兴趣,NLP对话机器人这块很多地方涉及人机交互,和我的兴趣比较接近。而且有很多机会,去尝试不一样的东西。


在工作中,会涉及比较多技术工程上的东西,AI怎么搭建,对话怎么生成,怎么做2B的业务等等,这都是以前接触比较少的。比如,AI工程化这块,可能是以前学校涉及比较少的,但现在能够深切的体会到这块,怎么做ASR语音识别、相关调优、怎么去实现客户的需求……


包括代码协作上,本科的时候做过一些代码相关合作项目,但其实不是很多人开发同一套框架,单纯就是每个人写自己的部分来拼到一起,合作本质上还是写自己的代码,只要保证自己能看懂就行。但在追一,就是协作共同开发,往里边加代码,感觉很不一样。


另外,公司还有很多分享学习、头脑风暴的机会,非常好玩,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前沿创新应用。比如追一数字人这块,也是非常典型的人机交互的应用,在输出上已经和VR+AR很像,拿出完全虚拟的东西,然后和人对话。

▲赵金昊与其他同事在追一科技4周年司庆活动中的合影

Q:

你怎么看人工智能的发展?

A:

感觉还没有完全开发好,有大量的机会去创新


首先应用场景上,很多领域还没有足够的智能化代替,原因可能很复杂,比如项目本身落地难,技术、产品的成熟度够不够,还要考虑人的就业成长、社会效益等方方面面。很多在线的场景,也可以在产品体验、人机交互上做的更好。虽然很多人说国内各种类型的APP都开发完了,但这些APP纯粹是依靠市场取胜,产品本身做的并不一定好,尤其是人机交互这块,专门做这块的还比较少,很多半路出家。


另外,AI算法本身,也许可以做得更精致、简单。


前段时间姚期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关于人工智能的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感觉现在堆网络深度去做更好的结果,并不一定是更有效的(办法),因为这玩意总会有个头。


现在很多人工智能的操作,不管是从效率还是收益讲,都是往上堆数据、加模型、买显卡,从而提高模型的表现,改变网络结构做的东西,终究是拿暴力的算力去堆,但是可能会有一些比较精致但简单的算法,代替掉比较大的算力,也能做出来很好结果,也许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会藏在这些算法里面

Q:

在你关注的领域里,有没有比较崇拜的人?

A:

Daniel Povey。


他是语音识别领域的大神,这个人很神奇。他写代码真的是艺术,多复杂的东西都能写出来,而且效率还特别高,写出来代码本身也特别有立体感。不像很多人写代码,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代码,其实都有一个固定的框架,然后对应某一职能,找到什么东西,完全是固定的,但是Daniel写的东西感觉就很浑然一体。

Q:

对有志于投身AI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A:

如果有志于投身AI的话,一定要充分利用本科的时间,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了解前沿技术。很多基础知识如果等见到了再学,会花费很多时间;而在学校学起来就很容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与实习或者科研项目的方法,了解前沿知识,以免脱离时代太远。


    想与“最强大脑”共事吗?快加入我们吧!





 相关阅读

央视专访追一科技AI数字员工会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4年了,这段意图模型代码变成这样…

4年了,追一的AI 项目可不只是“技术活”

 关于追一

追一科技是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和AI数字员工提供商,主攻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提供智能语义、语音和视觉的AI全栈服务。通过将AI数字员工智能平台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提供不同类型的AI数字员工,满足企业和政府用户服务、营销、运营、办公等多种场景的智能化升级需求,帮助他们降本提效,改善用户体验,驱动创新和增长。

2016年成立以来,追一科技深度服务国内300多家头部客户与合作伙伴,包括招商银行信用卡、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国移动、南方电网、中国石油、腾讯、万达集团等众多领军企业,打造出AI商业化应用标杆和多个行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依托AI产品技术的深厚积累、对行业需求的洞察理解、端到端的AI服务能力、成熟的生态合作体系,追一科技为金融、互联网、地产、零售、汽车、政企、能源、运营商等多领域客户提供通用型和行业型数字员工,释放超过30亿元价值人力成本,加速企业智能化升级。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商务合作:yi_partner@wezhuiyi.com

简历请投:recruit@wezhuiyi.com

媒体采访:pr@wezhuiyi.com

官网:zhuiyi.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