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95后低成本DIY纳米级光刻机!一图纸一书桌研究半年,挑战芯片制造最难环节
芯世相
前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数据文摘
,作者文摘菌
大数据
文摘
普及数据思维,传播数据文化
本文由
大数据
文摘(BigDataDigest)授权转载,作者:笪洁琼;
原标题:
《95后up主低成本
DIY
纳米级
光刻机
!
一图纸一书桌研究半年,挑战芯片制造最难环节》
2020年可以说是
国产芯片制造商的生死时刻
。
时隔一年,美国再次打压
华为
,之后所有给华为生产芯片的代工厂只要涉及美国技术和
设备
,都必须经美国同意。并且,
美国还在千方百计阻止“
台积电
”给
华为
供应
7纳米
芯片。
整个芯片生产流程中,最让国人头疼的还是
光刻机
。作为芯片制造中最重要的一环,
光刻
机占据了芯片成本的1/3以上,可以说是
集成电路
生产线中最昂贵复杂的核心
设备
。贵、重要、技术难攻、
ASML
是围绕着
光刻机
的关键词,
光刻机
制造也因此被誉为工业上的皇冠
。
目前在
光刻机
制造赛道,全球基本只有日本和荷兰两大玩家,因为近期的芯片卡脖子事件,
光刻
机正成为中国目前最需要克服的尖端技术,没有之一。正因如此,有段时间网上还流传一个段子,疫情期间,某光刻机技术大国想买我国口罩,有人大胆献上一计:
拿
光刻机
技术来换口罩!
虽然是个玩笑,但由此可见
光刻机
的技术之重要,制造之艰难。
不过最近,B站上一位本科生自制
光刻机
的视频火了。是的,你没听错,
一位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Up主彭译锋,竟然凭着一张图纸给成功在家里搭建了纳米级
光刻机
,还成功
光刻
出~75微米(75000纳米)的孔径,被网友盛赞:后浪可畏!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这位同学还在读本科,整个制造过程都是在一间超简陋的小书桌上完成的,全部
数学
演算全靠一张白板,所有的
材料
都堆放在桌上地上,简直就是“
家居实验室模范
”。
大概长这个样子👇,非常接地气了。
Up主地址:
交易担保
哔哩哔哩
DUT
-home_lab
小程序
彭同学在视频中表示,他制造
光刻机
的图纸来自自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的同学,图纸大概长下图这个亚子。彭同学也正是
凭借着这张图纸,
完整复刻了整台纳米级
光刻机
。
小彭同学拿到图纸第一反应:这不是两台显微镜嘛?
其实早在今年5月,
彭同学已经发布了一个半导体
光刻
教程-1CM
工艺
教程成果
,目前75μm
工艺
是在1cm的研究上研究出来的,当时由于时间有限,所以他之前完成了一层,真正量产的芯片不止一层哈,这里是做一个简单的示范。
在他的其它视频中是有做准备工作的,比如
培养
单晶
硅
片
,需要把整个
硅
片的表面全部用
氧化
层覆盖。
光刻
掩板也需要小心放置,非常的脆弱,容易直接碎掉。Nmos板掩盖部分还需要上胶水。
他目前的研究成果花了大概半年自己琢磨出来的,最早的兴趣来自高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视频和资料,但是他就是
想自研芯片
。
并且彭同学也想通过视频给大家证明,环境怎么样不重要,有动手能力和兴趣就足够啦!
专业技术,超低成本,挑战自制
光刻机
的极限
小彭同学在一段21分钟的快进视频中呈现了
自制
光刻机
的整个过程。
首先他先自建微纳米平台,两台显微镜加一个
激光雕刻机
等部件就位。雕刻机的功率是500毫瓦。
由于
硅
片具有反射性
,所以在雕刻时必须要带上护目镜。
左边这台带屏幕的显微镜还是找同学借的
,主要是用来观察实验结果的。
还有旋涂
设备
,用来旋涂比较大的设备。
用显微镜改装成微缩
光刻机
,用普通的镜头先对焦,对焦好以后再用
光刻
的镜头进行操作
。
光刻
镜头是用锡纸改装的,起到
散热
和遮蔽外泄紫外线的作用
。连接线加
LED
紫外灯,大约10瓦的功率,由于紫外线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务必要用锡纸做遮掩,镜头里也需要掩膜以及游标卡尺,黄光灯来配合。
芯片少不了
光刻
胶
这种原料
,小彭同学花了不少力气,终于淘到了一小瓶
光刻
胶
(150元),
光刻
胶的外袋是黑色遮光的,但Bug的是装光刻胶的瓶子却是透明的,所以说不能一拿到手就打开,一旦随意打开就容易全部曝光了,最好是在黄光(特定区域)的背景下打开。还要把光刻胶进行分装,大概每次3-4ml,取胶剂、显影液的就准备自己调试一下。
由于
光刻
胶
的瓶子都是日本进口的,小彭同学不仅感叹: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比起现有的技术还有很大的距离。
配置显影液,使用袋装的氢
氧化
钠,
为什么没有用成品显影液呢?因为小彭同学还是学生,预算不够,仅有的钱拿去买
光刻胶
了
,配上某臣氏的蒸馏水,虽然不是超纯水和去离子水,但是蒸馏水也能凑合。经过反复调试,配置的显影液的PH值大概在9.3左右,需要配置500ml左右。
再就是预热加热台,110°C,打开除湿用的净化器。
仔细阅读
光刻胶
说明书。把玻璃片进行悬涂之前,
要用氮气除去表面的灰尘。
再开始滴一些
光刻胶
,就可以开始旋涂了。细节部分也很充分,
风扇的转数需要达到4000转以上,否则达不到效果。
旋涂完成后放在预热好的加热台上,放置时间为90秒,过程中最好用锡纸盖上,以免灰尘异物落在玻璃片上。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
工艺
参数的设置,
速度调成2000左右,功率调到40%,选择点雕刻,并选择每mm两个点,停留时间为2毫秒,
全部设置好后,开启热光模式。
然后进行对焦,就可以开始
光刻
了。
再拿出刚配好的显影液,
不要倒太多,以免浓度过高
,没有空间可以稀释以及补充碱液。
配置妥当后,反影就可以开始了。玻璃片的表面会有红色物质生成,是重新溶解的
光刻胶
。
由于是自配的显影液,所以在某些参数的位置掌握得不太好。
显像的位置不是很明显,只能看到一片玻色显影。
如果要看详细的,只能在显微镜下面看,有的地方是被
腐蚀
的不是很好。并在中等位列的情况下,是可以看到做出来的效果还可以,
黑影的位置是在刚刚处理的不够充分,还缺少一些
腐蚀
时间。
最高分辨率的情况下,一个点的结构:
根据对孔径的测量,大概是75μm的直径。
网友评论:用最简陋的
设备
尝试最有趣的事
目前,小彭同学的视频在b站上已经有了近20万的播放量。网友们对此评价也相当高,
淦翻
台积电
!
有的网友劝毕业后直接去
上海微电子
应聘,评论区也有
博世
精密大佬邀请一起合作研发~
光刻机
技术目前属于尖端技术,那是因为我们还尚未突破,
一旦突破了,就不是尖端了!
话说,一旦突破了,说不定就真的
光刻机
满地跑啦~
U1S1,回到当下现实,确实如此,
卡脖子什么时候可以停?
光刻机
制造卡脖子,中国何时能摘取这只“工业上的皇冠”?
光刻机
技术一直被誉为“工业之光”“工业上的皇冠”,整套制作真的非常难。
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技术在
上海微电子
的,国产
光刻机
精度大约是28纳米,
中芯国际
目前掌握的技术为
14纳米
,而
华为
目前所需的芯片精度为
5纳米
和
7纳米
。
成功生产半导体芯片的技术
主要分成,湿洗、
光刻
、
离子注入
、干
蚀刻
、湿蚀刻、等离子冲洗、热处理、
快速热
退火
、
退火
、热
氧化
、
化学
气相淀积(
CVD
)、物理气相淀积(
PVD
)、
分子束
外延
(MBE)、
电镀
处理、
化学
/机械处理、
晶圆
测试
和
晶圆
打磨,
经过这些步骤都成功后,才能出厂
封装
。
这里文摘菌简单罗列一下
晶圆
制作的一些必要步骤。
第一步:
湿洗
,主要是用试剂保持
硅
晶圆
表面杂质。
第二步:
光刻
,用紫外线透过蒙版照射
硅
晶圆
,被照射的位置就会被洗掉,因为还没加入杂质,所以还是一片
硅
晶圆。
第三部:
离子注入
,在
硅
晶圆
不同的位置加入不同的杂质,不同的杂质和浓度还有位置就组成了
场效应管
,
第四步:
干
蚀刻
,用等离子洗掉不需要的
光刻
形状。
第五步:
湿
蚀刻
,用试剂来进一步洗掉。
PS:
以上步骤不止做一次,需要达到
场效应管
的要求,可能需要重复以上步骤。
第六步:
热处理
,通过大功率照射平台将
硅
晶圆
片照射到规定的高温,然后再冷却,这步是为了让注入的离子能更好的被启动以及热
氧化
,还有
退火
和热
氧化
,要制作出
二氧化硅
。
第七步:
化学
气相淀积(
CVD
)
,精细处理表面物质。
第八步:
物理气相淀积(
PVD
)
,精细表面处理。
第九步:
分子束
外延
(MBE)
,如果有长单晶就需要这步。
第十步:
电镀
处理
。
第十一步:
化学
/机械处理
。
第十二步:
晶圆
测试
。
第十三步:
晶圆
打磨以及出厂
。
看着步骤挺多,但是再看看制作工序,其中的第二步就是
光刻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还没有掌握
5纳米
和
7纳米
的技术
工艺
,后面的工艺基本就无法继续。所以这个
光刻机
技术卡脖子
的位置就是在这里。
而目前的情况是,
华为
等一系列企业已被纳入管制企业,直接卡脖子的操作,极有可能让企业的正常研发和产出无法落地,一旦无法落地就等于一切都没了。
为了能研发出我们国家的自产芯片,不知道有多少优秀的人才正在日以继夜的进行苦心钻研,
早日国产化,突破卡脖子,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愿。
就像小彭同学的评论里说的那样:他放上这个手把手微纳加工平台的组装教学视频,以专业技术、超低成本,挑战自制
光刻机
的极限-75μm
工艺
,只为
唤醒更多后浪们对科技的追求和探索!
我们也祝他,早日梦想成真。
推荐阅读
▼
你可能对
光刻机
一无所知
A
SML的
光刻机
和氢弹哪一个更难搞?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一台最好的
光刻机
?
请戳右下角,给我一点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阅读
分享
赞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B站95后低成本DIY纳米级光刻机!一图纸一书桌研究半年,挑战芯片制造最难环节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