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开盘暴涨,市值接近7000亿!在万众瞩目中,中芯国际今日成功挂牌上市。中芯国际证券代码为“688981”,本次发行价为27.46元/股,境内发行股票总数为16.86亿股,其中10.4亿股今日起上市交易。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龙头企业,从2000年设立以来,一路上可谓跌跌撞撞,期间发生的变局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开业十年亏九年、专利诉讼、创始人出局、CEO更迭、派系斗争、港股上市、美国退市、科创板归来...
中芯国际诸多荣誉加身:中国半导体领头羊,中国制造民族之光,科创板股王、比茅台更珍贵的存在...中芯国际 港股+A股总市值超7000亿,冲破万亿也就眨眼之间...中芯国际,估值8000亿,市场给足了理由。更有童鞋给出了算法,可谓精确如茅台,1700一瓶还是1700一股。逻辑那是相当清奇,小编看了今晚加鸡腿,数学提高搜搜得...1. 中芯国际比贵州茅台更珍贵。从可替代性来讲,中芯国际与贵州茅台一样不可替代、无法复制。同时,因为稀缺性导致中芯国际具有和贵州茅台同样的议价能力。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角度看,中芯国际的价值量超越贵州茅台。800 年前就有茅台了,而我们奋斗到今天才有中芯国际的 14nm 先进制程。
2. A 股的中芯国际属于绝对稀有资产,不能参考国际半导体代工厂估值,应该参考科创板半导体代工厂华润微的估值。相同资产在不同市场有不同价格,所以,科创板的中芯国际的估值超过龙头台积电也是有可能的。3. 科创板股价:华润微的技术和规模都不及中芯国际,中芯国际的相对合理估值应该超过华润微,华润微 7 月 15 日收盘价对应 PB 为 6.9 倍,考虑本次超额募集之后 PB 只有 2.11 倍,对标华润微至少还有 3 倍以上的空间,对应股价 83.3 元人民币。此价格对应市值为 6355 亿元人民币=[19.38(科创板发行股份)+56.91(港股发行股份)=76.29亿股] * 83.3 元/股4. 港股股价:由于 AH 投资人趋同,AH 股价也会趋同,港股股价将会向科创板股价看齐。
国信证券评论:
1、从价值量看,先进制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酿酒还多
价值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茅台酒基酒生产周期一年,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一年时间,其他竞争对手付出再多的必要劳
动时间,也无法酿出跟茅台一样的白酒。同理,中芯国际的 14nm 先进制程需要 500 多道工序,自从 2017 年梁孟松入职以来花费了 3 年多的时间才正式开发出 14nm 先进制程。从更长时间角度看,我们 800 年前就酿造出了贵州茅台酒,而直到 2019 年中国大陆才有第一个 14nm。所以,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看,中芯国际的价值可比贵州茅台。
2、从可替代性来讲,中芯国际与贵州茅台一样不可替代贵州茅台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无法复制、无法替代。国内半导体代工领域,中芯国际同样无法复制、无可替代。因为巨额的资金壁垒、高技术壁垒是无法复制的。有中芯国际存在,再有钱的金主也不会再去投资一家先进制程的竞争对手。因为中国大陆半导体代工的稀缺性,再加上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限制,中芯国际可以与贵州茅台一样,在一定范围内提升销售价格。国内的苹果手机、高端汽车卖的比国外贵,是因为就算我们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都造不出同档次的产品.同理,在全球范围看,中芯国际不及行业龙头台积电,但是在中国大陆看,中芯国际就是缺一不可的无价之宝。一、政府投资、补贴中芯国际,能够做起来吗?
政府主导投资半导体产业有成功案例可循,日本、韩国都是政府牵头投资半导体制造。1983~1987 年,韩国实施“半导体工业振兴计划”,韩国政府推进“政府+大财团”的经济发展模式。1970~1985 年,日本实行“举国体制”推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为日本半导体产业奠定了基础。
二、为什么半导体产业链与其它行业不同,半导体制造环节价值量最大?
因为半导体产业是工艺制造技术驱动产业发展,其它产业是设计、品牌影响力驱动产业发展。
三、现在中芯国际的 14nm 能够满足 95%的芯片代工需求,以后会不会都迁移到 7nm、5nm?
先进制程的 IC 设计费用越来越高,设计公司难以承受,从成本和收益角度看都不会迁移。例如 7nm 芯片设计成本超过3 亿美元,3nm 开发出 GPU 设计成本达 15 亿美元,能用到 7nm 工艺的产品和公司都很少。所以,既不会出现很多芯片设计公司迁移到 7nm/5nm,也不会有代工厂再做 7nm/5nm 以下工艺,例如格罗方德、联电已经放弃 7nm 研发。
四、假设失去大客户 14nm 订单,国内有其它需求吗?
中芯国际不缺需求,缺产能,目前正在快速扩大 14nm 产能。一是国内的其它公司会补上需求,例如紫光展锐、比特大陆等。二是成熟制程向 14nm 先进制程提升,例如电源管理、蓝牙、WiFi 等。
五、半导体代工厂第一名赚钱,第二名不亏钱,第三名以后都亏钱,中芯国际和面板一样不赚钱?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第一,美国限制中国半导体发展促进了中芯国际的成长,是美国限制了全球龙头与中芯国际竞争。所以,这就相当于中芯国际在独立于全球市场而发展的,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半导体代工的第一名,是会赚钱的。另外,半导体制造技术难度、竞争壁垒比面板高很多,中芯国际在国内第一的市场地位很稳定,特别是先进工艺是不会出现价格战的,而面板是全球竞争的,容易出现价格战。
六、中芯国际在中国大陆龙头地位能保持多久?
“资金+技术”双壁垒是中芯国际龙头地位的保障,首先,不是每个公司都能维持 280 亿元(40 亿美元)的资本开支。其次,就算有足够的资金,要是没有核心人物、核心技术是做不了先进制程,中芯国际引进梁孟松已经攻克 14nm。最后,在先进制程方面,中国大陆扶持中芯国际一家已经足够,没必要、也没能力再造一个中芯国际。所以,在可见的未来,中芯国际在中国大陆的龙头地位不可动摇,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期限,至少会超过目前投资人的职业生涯。
七、没有 EUV 光刻机,长期怎么办?
首先,14nm 用不到 EUV。其次,目前看不用 EUV 也可以做 7nm。最后,美国限制设备进口不会是长期的,随着国产化光刻机有突破,限制会取消。EDA 软件就有这样的案例,1993 国产化的 EDA 软件熊猫问世,1994 年国际上就取消对中国 EDA 禁运。
八、怎样才能紧密跟踪中芯国际、预测业绩?
公司每个季度的季报发布时候,都对下一个季度收入和毛利率有指引,且指引一般很准确。只要对半导体产业有深刻的认识,完全可以不用经常调研、不用非得跟公司高层聊什么,保持和 IR 的沟通,看公司财报足够做好对中芯国际的投资。
第一阶段——对标全球半导体代工厂估值,按照行业估值逻辑,毛利率越高 PB 越高,目前 26%的毛利率对应 PB 估值
在 2.6 倍。第二阶段——等中芯国际上科创板后,对标科创板的华润微电(半导体代工厂)PB 为 5 倍。第三阶段——A/H 估值趋同,港股中芯国际估值向科创板看齐。由于内资南下买中芯国际持股比例接近 40%,再加上大股东持股,接近 80%是内资持股。可以说中芯国际目前是内资定价,所以,科创板之后 A/H 定价将会趋同,港股股价会受益,港股 PB 估值从 2.6 倍向 5 倍提升 。
十、长期看中芯国际能赚多少钱,市值能到多少?
假设只考虑 14nm 先进制程,公司计划未来建设 2 座 12 寸的工厂,月产能 3.5 万片。晶圆 ASP 按照 4000 美元,净利润率参考假设能到 30%(台积电 2020Q1 净利润率 37%)。那么仅仅未来新建的 2 座工厂贡献净利润 10 亿美元=3.5*12*2*4000*30%,约 70 亿元人民币。A 股半导体公司平均市盈率 93 倍计算,未来市值可到 6500 亿元人民币。来源:芯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投稿或推广合作:wintech@wintech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