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绘蓝图 | 本科生党支部党员前辈访谈交流活动


时间的脚步不断向前;

故事的书写永不停歇;

过往的历史未曾消失;

年迈的老人;

忙碌的中年人;

生机勃勃的少年;

不同的年代;

不同的视角;

故事在他们眼中播放;

历史从他们口中诉说。






暑期时间,仪科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的每位党员利用暑假时间采访身边的一位党员前辈,采访内容围绕其经历过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展开,通过线下的采访,深入了解不同年龄的党员前辈们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忆,回顾中国共产党99年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开展线上交流会,分享各自的采访成果,交流对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的深入理解。


01






王逸飞:姑太爷



姑太爷(最右边戴军帽)已经去世,采访根据我的回忆和我姥爷(被采访者、照片拍摄者)的复述完成。姑太爷任和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去世于2015年,是一名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革命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姑太爷在1938年参加革命,此时中国抗日战争形势正处于防御阶段,敌强我弱。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解放战争胜利后,姑太爷以共产党员的身份扎根地方,为西部的建设与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很少对人谈起他过去的经历,但总是十分关注我们后辈的学习情况,勉励我们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曾经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共产党人的身份不参杂任何利益得失,它意味着生与死,也代表着老一辈革命人闪耀的理想信念。他们是真正践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一代人,他们所传承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年轻党员以实干兴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


02






谢雨臻:父亲



Q

国家发展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面对祖国发展回望30年变化,有何感慨?

印象最深的是科技的蓬勃发展以及脱贫攻坚。脱贫说起来容易,但实现起来却非常困难,而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显然在这一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新中国的辉煌成就让世界瞩目,70年来的发展可以用迅速、稳定创新、繁荣来形容。


Q

对90后祖国后代有何期望?

希望年轻一代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科技作出贡献。对于科技的发展,以前我们更多的是走别人走过的路,而非自己踏出的路。就像我们拥有的是更多的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我们更需要领先与世界的科技,而非步人后尘。希望年轻人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责任,面对祖国的进步,年轻一代要正确面对挑战和机遇,正确掌握价值是非观,科技发展有好有坏,要顺应时代潮流,吸纳好的,摒弃坏的,为自我与祖国的发展做出努力。


03






秦明汉:父亲



Q

时光匆匆,转眼我党已经度过了 99 个春夏秋冬,请问您当时为什么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呢?

申请入党时支部书记也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当时是这样答复的:我出生在农,小时候家里生条件不是很好,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筐的农民,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包产到户等政策的推行,大家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常听到父母和乡亲们说都是党的政策好啊,这使我对党有了朦朦胧胧的印象;上学后,学唱了很多歌曲,如“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党啊 亲爱的妈妈等等,再加上这些年通过系统学习,我对党逐步有了了解,也懂得了自己应该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打动了我,我觉得自己也应该这样,多学习知识,做一名能够服务社会、造福百姓的人,我也愿意坚守这一理想信念,追随党组织,并希望成为其中一员。

Q

正值党的九十九岁生日,您有什么对党的祝福吗?

我祝愿国家繁荣富强,我党发达兴旺,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


04






黄羽柯:徐华



// 人物背景


徐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网络管理中心主任。拥有四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明年即将退休,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Q

零六年的时候,你已经45岁了,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加入中国共产党呢?

其实想要入党的心愿早已有之。改革开放初期,我的年纪和你一般大,看到社会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震撼的,党能做成这样的大事,是了不起的。当时心里是很憧憬、很向往的,但我是一个美术老师,我觉得自己的水平还不够,还要继续学习,这是其一;其二,我年纪还轻,还有很多年轻人的通病,不够踏实,没有多少积淀,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90年代我又到新疆援建,好几年才回来,回来之后,我就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


Q

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哪些镜头是你影响最深的?

第一个就是改革开放,它使我萌发了加入党组织、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理想。同时这种飞速的发展,也让我意识到,我还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第二个,是与我本人的专业有所关联的,九零年代末、新世纪初,教育部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美术老师我是很开心的。我是在小镇中学工作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学生们能接触到的事物远没有大城市那么丰富,我们希望能给小地方的学生灌输一些关于美的概念,让他们能有更大的眼界。


05






蒋天仡:爷爷

爷爷已经去世,听到采访目的的父亲给我观看了他在追忆父亲时写的文字,于是我有了一次穿越时空的访谈。





爷爷有一个近乎悲惨的童年时代

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不满10岁便被迫只身离开故土,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而且不满十一岁就进入资本家的工厂做了一名学徒。


上海的解放让爷爷有了崭新的人生

1949年,上海解放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爷爷带头批判了剥削他的资本家,他也成为新中国工厂的一名工人,因此开启了他崭新的人生。1955年,爷爷来到舟山群岛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中爷爷光荣的入了党,4年中荣立三等功三次,甚至参加了与国名党军舰的炮战,也因此,爷爷的小腿上留下了炮战的痕迹。服役期满,部队首长把准备提干、保送军校或回上海安排工作的想法告诉了父爷爷。可是爷爷却写了血书,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的边疆区。


爷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针对大庆油田掀起的岗位责任制,没有多少文化的爷爷给自己定下了要求:不说假话、一是一、二是二;做实在人;做忠诚人;对自己、对组织、对革命工作、对同事一丝不苟。一次领导检查,在汇报中,爷爷向领导汇报了自我要求。领导大为赞赏,后经队、矿、指挥部、局、部各级组织反复修改,“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著名的“三老四严”诞生了。也因此爷爷所在的井组得以以他的名字命名,爷爷也成为继“王、马、段、薛、朱”五大标兵之后,第二批被大庆油田命名的会战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



06






刘路辉:刘长福


Q

是什么时候入党的,为什么入党呢,当时入党难吗?

我1977年因为工作原因写了入党申请书入党,当时过了三年预备期才成为党员。本来当时一入党就宣誓了,但是因为文化大革命,后来拖了三年的预备期才入党,到现在应该有四十年了。


Q

作为老党员有什么想对现在的年轻党员说的?

新党员要记住革命,参加组织向前干,保卫祖国,为人民办事。


07






赖华楷:父亲



父亲作为部队院校一个新入职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90年代初参与了914型雷达侦察机的模拟训练设备的研发。


Q

您在研发这个设备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苦难和挫折吗?

与我合作的几位老教师和工程师的经验非常丰富,对于很多问题都有充分的考虑。再有就是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后面在实施的时候没有遇到什么意料之外的问题。所以说虽然这个项目是我提出的点子,但是它能够最后落地,在短时间内就投入使用,主要还是那几位老教授和工程师的功劳。


08






李茜:姥爷

Q

您对青年党员有什么寄语吗?

身为青年党员,学习肯定是首要的,要先把自己的课程都牢固掌握了,才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创造一些促进国家发展的东西,要善于思考,有创新的头脑,不能固守成规,不开拓,只吃旧饭,要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敢于面对困难,有自己的想法,不轻易被他人的思想动摇,学习各方的好的东西,以促进自身发展。



老一辈将书写故事的笔杆交入我们手中

身为大学生党员

我们应当铭记历史、奋斗现在、着眼未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继续将故事书写下去